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生肖文化在剪纸艺术中的呈现与对外传播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生肖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生肖动物是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题材。生肖文化通过在剪纸艺术中的呈现得以广泛传播,而剪纸艺术则以生肖文化为主题得以发展传承,二者互为载体,互促发展。生肖文化起源于民间,在剪纸艺术中呈现,生肖剪纸具有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欣赏价值担当了文化传播的重任,而实用价值则承载了民俗功能。

【关键词】生肖文化;剪纸;属相

一、前言

十二生肖又为十二属相,古时称十二兽、十二神、十二禽等。十二生肖纪年最早始于十二兽纪辰,《蒙鞑备录校注》记“又按明陆《深春风堂随笔》云:方言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为人命所属,莫知所起”。[1]而关于十二生肖所属“属相”的记载则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之文献,如《庾开府集箋注》记载,“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当时已有此语”。至宋元之时,关于生肖属相的记载逐渐增多,至明时学贤即开始讨论十二生肖之源起,李诩、杨慎等认为,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说朱子谓不知所始。对于生肖起源,学者各抒己见,虽未有共识,但大多认为十二生肖主要源于图腾崇拜、动物崇拜和天文星象。

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俗文化关联密切。“生肖文化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传统纪时、纪月、纪年的历法,更主要的在于由此衍生、发展出许多同人生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事象”[2]。经由民俗事象,又可逐渐衍化出诸多民俗活动及艺术。作为民俗文化阐释符号的十二生肖是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题材,而剪纸则是对当地民俗生活、民俗文化的一种表达,其可生动、传神地展现传播生肖文化,二者互为载体,互动发展。挖掘、开发生动多彩的生肖文化,而后用剪纸这一带有强烈生活和艺术感受的表现方式,同时用其虚实切换、粗细结合的线条将十二生肖动物传神地展现出来,二者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通过考量生肖文化与剪纸艺术的互动关系,本文将深入探讨生肖文化在剪纸艺术中的呈现方式及对外传播途径。

二、生肖文化在剪纸艺术中的呈现

(一)十二生肖是剪纸艺术的重要主题

关于剪纸与人物、生肖的结合最早可见于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其中有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3]此处的华胜,最初时又叫人胜,即剪、镂出的小人儿,剪出的华胜可谓最早的剪纸。正月初七为人日节,为祈求生命繁衍、兴旺昌盛,则多用纸张剪出连串的小人贴在窗格之处或头鬓之上,以示祈愿。而后随着人日节的兴盛及生肖文化的发展,在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逐渐发展出人日节时剪作“老鼠嫁女”“老鼠娶亲”“老鼠灯”等图案,以作节日庆贺之礼。人日节衍生附会出老鼠嫁女及老鼠娶亲等传说及其他民俗,主要出于对老鼠极强繁殖能力的崇拜,期望各家各户均能子孙满堂、人丁兴旺。最初之时,将鼠作为子神,作为十二生肖之首,必定是对其繁衍能力的崇拜。

以十二生肖为主题进行剪纸创作的地区当属山东高密。高密位于胶东半岛东部,东依青岛,西靠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剪纸、泥塑与扑灰年画并称“高密三绝”,它们将高密的传统文化与丰厚民俗延传至今。高密的剪纸历史非常久远,虽具体起源时间暂不可考,但其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兴盛至清朝时期达到辉煌鼎盛的发展历史至今还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剪纸艺术在高密可谓深入人心,各户人家虽不是人人都能剪出一种动物,但各家主妇还都是有自己拿手的一两个剪纸样式的。高密剪纸因其风格粗犷而细腻,样式喜人而多变,以十二生肖为题材、突出而鲜明的剪纸特色在胶东一带独成派系。其动物剪纸风格独特,即便有人物的融入,也多是人怀抱动物或托举、骑坐动物等主题。

为寻找生肖文化和剪纸艺术的相关资料,笔者在2016年6月到7月间多次拜访了高密剪纸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范祚信老先生。范老出生于1944年,生活在高密市井沟镇河南村,主要以务农为生,其祖先早年由山西迁居山东。老先生的母亲就是一位剪纸巧手,在儿时他对剪纸非常着迷,常常缠着母亲要求学习剪纸,等稍大些的时候,在掌握了基本技能之后,他就琢磨着如何自己创作新的花样。翻看老先生所有的剪纸作品,发现主要主题都是人和动物,十二生肖一应俱全。关于为何以十二生肖为剪纸主题,老先生认为一来是因为本村自古以农耕为主,农家生活不免天天与马牛羊猪狗相关联,见得多了体会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想法;二来可能是本村村民的先祖特别重视生肖,所以在剪纸作品中生肖较多;第三个原因可能是有几个剪纸能手都爱剪动物,结果带动了大家剪纸动物的热情。

展现生肖文化的剪纸样式多种多样。以范老的作品为例,其作品中不仅有形态各异、活泼灵动的十二生肖动物,还有诸多半人半兽的剪纸样式,具体包括鼠头人身、虎头人身、半龙半人等内容,此类造型可谓古代半人半兽形象的图腾崇拜的体现,中西古代文明中均多有记载。如中国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埃及人首蛇身的守护女神瓦吉特,波斯人首鸟身的祭司,以及雅典的人头马、埃及的狮身人面等均是古代信仰崇拜的主体。老先生的每一幅生肖剪纸都是一个生肖故事,一幕生活展现,因其将生肖动物与人结合在了一起,而非孤立的动物体现。老先生1991年已有《中國民间十二生肖剪纸》作品集出版,他现在的愿望是将近十几年剪出的生肖作品集成册子,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的民俗生活,了解生肖剪纸艺术。

(二)生肖文化融民间故事、生活习俗与剪纸艺术于一体

真正的生肖剪纸艺术并非仅是呈现一种姿态可爱、招祥纳瑞的动物形象,而是将与生肖相关的各种故事及生活习俗融入其中。由于生肖文化亦是民众对生活现象和规律的总结,通过剪纸艺术讲述生肖故事,展示生肖文化内涵,即用一种艺术叙事呈现另一种艺术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以鼠为主题的剪纸则更为丰富多彩,因为很多地方目前仍保留着每年正月初七过“人日节”的习俗,根据传说正月初七不但是人的节日,也是老鼠娶亲的节日,“老鼠娶亲”这类剪纸在各地极为流行,许多民间剪纸艺人都进行过各式创作。

许多地方的剪纸一般仅用于装饰窗户、房间等,但在胶东一带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以婚嫁为例,订婚、请亲、纳彩、拜堂等处处都要用到图案各异的剪纸。如若男女双方相互相中之后,男方需去女方家送彩礼,也就是形式上的订婚,在当时称为“定亲”,定亲之时男方需将提前准备好的上百个两斤多重的大馒头及其他各种鸡鱼猪肉装满大筐小箢送往女方家,且每一个筐每一个箢中都需放上事先剪好的剪纸,剪纸样式多以喜字打底,字上衬托新郎、新娘的生肖属相。

除婚嫁外,生肖剪纸也被广泛应用于贺寿等场合仪式中。由于老虎被称作林中之王,也多与长者和威严相关联,因此当地生肖虎的剪纸多以寿字打底,威猛之虎立于寿字之上。祝寿之日,寿虎剪纸多被贴在桃子形状的面饽饽上,当地人将其称为寿桃,寿桃之上再加猛虎之寿,寓意老人愈加虎虎生威,长命百岁。此外由于老虎威武异常,还被看作是丰收的象征,所以北方很多剪纸作品亦将老虎与收成结合起来。再者,老虎也多与孩童相关联,较为常见的成语就有“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等,因此在胶东剪纸中,多有孩童将猛虎高高举起的作品,以预示孩童的威猛之势强于老虎。范老先生的老虎剪纸也多是威猛之中透着可爱。

生肖剪纸具有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欣赏价值担当了文化传播的重任,而实用价值则承载了民俗功能。过去遇到干旱,需要祈雨之时,胶东百姓除了去当地龙王庙求雨外,鉴于龙与雨的密切关联,还会请村里或乡里的巧手们裁剪一些龙的剪纸,将其放进水井、池塘等处,以此祈雨,据当地百姓说,老一辈儿人说在水塘之处放置龙形剪纸,效果非常灵验。

特别是在婚姻方面,常常有“白马怕青牛”“黑猪反猴”“龙虎两相斗”等迷信忌讳。以猪猴相克为例,为破解夫妻不和或生活不美满,有些人家就将有一只长鼻子猪上骑着一只小猴样式的剪纸贴在家中,意味着猴子骑在猪身上,黑猪反不了猴,且寓意猪猴是象猴,一起到白头。①剪纸中积聚了此类民俗信息,反映了民俗文化主体,即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

近些年来,我们用剪纸艺术不断呈现十二生肖文化,同时又将生肖剪纸作品印刷在邮票、明信片等物象上在海外发行,这种做法不但传播了生肖文化,而且传承、发展了传统手工剪纸艺术,二者互为载体,既体现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又展现了欣赏价值,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生肖文化与剪纸艺术的对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其有利于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文化的发展[4]。据笔者调查,走向海外的中国剪纸图案十二生肖占较大比重,相较于京剧脸谱、花草树木等内容,反映农耕生活、与命理运势密切相关的生肖剪纸更受外国人欢迎,这与西方亦有与命相运势相关的十二星座文化不无关联,不同文化的相通与共性更易于其交流与传播。如何真正地让我们的生肖文化、剪纸艺术“走出去”,与西方文化对接互动,克服文化交流中的负迁移,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一)生肖剪纸邮票海外遍地开花

对外传播主要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而且具有受众国际化、目的明确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特征[5]。若要推动生肖文化的对外传播,发行带有生肖图案的邮票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因为“生肖邮票已被公认是世界上连续发行时间最长,题材内容最统一的主题”[6]。此外,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物质载体与文化价值内容同样重要,海外国家生肖邮票的发行,不仅使异文化者认识了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生肖邮票,而且生肖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也得到了一定展现。自1950年日本发行第一枚生肖虎邮票伊始,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发行了生肖邮票。大量生肖邮票的海外发行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域外呈现的重要渠道。

以1996年鼠年与2016年猴年为例,1996年亚洲、非洲、欧洲的众多国家发行了生肖剪纸邮票,其中越南以中国民间故事为主线,设计了鼠新郎、鼠新娘、老鼠娶亲乐队三种形式的邮票,不仅让越南人了解了中国的生肖,而且使中国的民间故事亦得以传承。当年,冈比亚发行了丙子鼠剪纸,加纳发行了四只老鼠轿抬新娘、老鼠娶亲的邮票,而帕劳则发行了10只老鼠娶亲的生肖邮票。此外,鼠年的剪纸灯笼,单纯的剪纸老鼠的邮票在各国的发行更是数不胜数。2016年,英国根西岛、加蓬、美国、列支敦士登特别发行了剪纸风格的生肖“猴”邮票,这一年邮票的设计大多邀请华人设计师操刀,由此将更多的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不但向海外传播了生肖文化,而且极大推广了剪纸艺术。

因此,将剪纸艺术与生肖文化结合在一起的生肖剪纸邮票的发行,传播了剪纸艺术,承载了生肖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相较于泥塑、雕刻等艺术形式,剪纸作品因具有取材便捷、视觉呈现效果明显、鉴赏价值高、易于推广等特征,在国际传播中拥有独特优势。

(二)生肖文化、剪纸技艺绽放对外汉语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是专门针对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者开设的课程。由于外国学习者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拥有同样的兴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可用于日常交流及其工作交际需要的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的交流学习来进一步提高其汉语言能力,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以生肖文化为例,许多外国人看到十二生肖时因不能真正了解其文化的意義和精髓,仅将其看作是十二种形态各异的动物,某些动物反而会让其感到恐惧,如龙、虎、鼠等。因此生肖文化的对外传播不能仅仅以展览的形式展示之,而是希望外国人能真正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思想和价值理念。以生肖龙为例,我们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神圣之物,而外国人大多将其看作是非常惊悚、让人惧怕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文化的不同造成了诸多认知上的隔阂和差异。如何消除生肖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克服给汉语习得带来障碍的负迁移现象,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此外,孤立地介绍十二生肖文化给异文化人群,有时会略显枯燥和单一,搭载某种艺术形式的生肖文化传播想必更具意义。若将生肖文化和剪纸艺术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应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亦可使其充分理解、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

因此,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给外国学生讲解生肖文化时需首先介绍一下生肖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以生肖“龙”为例,教师在讲解时可由龙的传说、故事,龙图腾在中国先人生活中的意义入手,向学生作“龙”的相关介绍;而后向学生展示有关“龙”的各式剪纸,让学生了解到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威严、崇高、可敬之物,而非罪恶、恐惧之代表。此时,当学生的文化负迁移逐渐消除,对龙文化的兴趣逐渐产生时,则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参与“龙”的剪纸,调动起其学习生肖文化的积极性,丰富课题生活。同时,中国剪纸艺术所体现的美的期许、寄托,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亦可通过这种生肖文化的教授得以呈现。

总之,将生肖文化、剪纸艺术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由于将民俗文化渗透到文化类教材中去,极大地增强了此类教材的趣味性、多元性和文化厚重性。

(三)海外展览、文化艺术节呈现中国民间技艺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在生肖和剪纸的对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而海外展览、文化艺术节中所呈现的生肖内容和剪纸艺术却引起了外国人的广泛兴趣。以美国俄亥俄州为例,每年5月,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亚洲节”,每到节庆之日,中、日、韩、马来西亚等诸多亚洲国家的文化艺术展演就齐聚一堂,不仅让身处异域的亚洲人尽情回味了家乡文化艺术,而且深深感染了当地的美国人。2014年亚洲节时,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几名河南籍留学生就进行了剪纸技艺的展示,同时对中国剪纸的历史、发展做了详细阐述,引起众多人围观欣赏。除此之外,美国的社区公共图书馆对民众免费开放,也欢迎不同背景文化的民众进行优秀作品展览。这种展览为中国生肖、剪纸艺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机遇,让外国人不仅惊叹于中国手工艺术的伟大,而且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热爱生活、期许幸福安康、友爱和善的品质。若此时将生肖内容融入剪纸,不但可增加剪纸艺术的花样,活泼可爱的生肖还能吸引更多人群了解、关注中国文化,尤其能引起孩童的兴趣。

我们的民间文化因其民族性及与异文化的差异性,在最初时对异文化者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吸引,但最初的印象和冲击消失之后,又会因其独特性和历史性,较难被异文化者所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文化“走出去”时需要做到原文化与异文化的适度结合。也就是说,“传播者在选择传播内容和方式时要有所取舍、提升与创新,注重对世界文化共性的展示和文化差异的改造,注重用现代元素展示传统文化主题”[6]。

笔者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期间,在哥伦布市上灵顿区图书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剪纸作品的展览。所展示的作品均为我从国内带去的生肖剪纸,之所以展示生肖主要源于美国人对星座的认可和了解,十二生肖与十二星座在某些方面的匹配使他们能更加理解我们的生肖文化。展览期间,我一方面尽可能地将与各个动物有关的生肖故事及生肖的文化意义讲解给外国友人听,同时指出生肖和星座的异同;另一方面也以笔者拙劣的技艺剪出一些简单的花草及星座图案剪纸,但当外国友人看到他们熟知的星座图案竟能通过一把剪刀在一张纸上被如此奇妙地呈现出来,无不感到震惊。但由于笔者仅会简单剪纸,对复杂图案无能为力,不能现场展示,不失为一种遗憾。希望以后我们的留学生在做类似展览时能现场展示更高的剪纸技艺,也希望中国的剪纸艺人能走出国门,将其精湛的剪纸技术呈现给外国友人。

四、结语

生肖文化与剪纸艺术可谓互为载体的民间文化传承方式。生肖文化将生活习俗、民间故事融为一体成为剪纸艺术的重要主题,而剪纸艺术又通过其独特的视觉呈现效果、极高的鉴赏价值等特征将生肖文化用多样化的艺术展现方式予以呈现。让中国丰富的生肖文化和精湛的剪纸技艺走出国门,开展对外传播,更有利于其在多文化交流中实现进一步发展。通过海外生肖剪纸邮票的发行,对外汉语课堂中生肖文化和剪纸艺术的融入,海外展览和文化艺术节中生肖剪纸作品的大力推广展出等多种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运用,将极大地促进生肖文化和剪纸艺术的传播。随着时代变迁,习俗更易,生肖剪纸的样式内容亦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通过剪纸艺术将生肖文化更加广泛深入地传承下去,如何借助泥塑及由此为基础衍生出的动漫、影视产品将生肖文化传播出去,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联2016年年度课题(16-ZZ-WX-12V);山东省社科普及课题“图说山东民俗文化”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关于猴骑猪的剪纸除在山东高密某地方过去有所流行之外,周卫先生在《中国民间十二生肖剪纸》一书的序言中亦有提及。

参考文献:

[1]孟珙.蒙鞑备录校注[M].清光绪二十七年刻笺经室丛书本.

[2]曲彦斌.生肖文化考(上)[J].文化学刊,2012(4).

[3]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5.

[4]赵跃.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交融: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问题探析[J].理论学刊,2014(2).

[5]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全球传播丛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

[6]李楠.民间生肖文化传播的当代意义[J].现代传播,2013(6).

[7]张莉.民间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文化调试[J].河南社会科学,2014(9).

(作者为青岛科技大学讲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

编校:郑 艳

推荐访问:剪纸 生肖 呈现 对外 传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