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作者:jkyxc 浏览数:

高考是人生晋级的里程碑,也是分水岭,决定着千千万万学子的人生道路。

本届高考有两位考生的事迹引起广泛议论。一个是北京文科状元的“教育不平等论”,还有一个是甘肃残疾考生的求助信。

北京文科状元、来自北京二中的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即是说,考生所在城市和家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高考成绩,继而决定了他的命运。

而来自甘肃定西的残疾考生魏祥,以648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因生活不能自理,他写信求助,希望能带母求学。最终,清华大学给他俩安排了两室一厅的套房。清华的回答是,“清华不会让任何一位优秀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好啊,你负责自强不息,我们负责厚德载物,清华校训有了新解。但愿每一个有困难的学子都得到应有的不失尊严的救助。

两位高考生从两个侧面提出了同一个社会命题:即在当前一片“寒门难再出贵子”的抱怨声中,我们到底该怎么办。道理好似很简单:一方面社会制度应该改革呀,打破户籍、教育资源集中、录取率等诸多方面的不公平,打通寒门子弟阶层晋级的玻璃门、天花板;同时,另一方面你得先努力,我才会帮到你,就像清华对待魏同学一样。

但现实的困境要远比以上大道理复杂得多、困难得多。我们必需正视教育不公平对整个社会公平造成的损伤。

可以说,社会固化是从教育不平等开始的。教育的不平等是起点的不平等,之后会导致一系列不平等,比如因为不能上985、211,就不能进好单位,没有好单位就留不在大城市……总之,由于这个起点不同,同学境遇不同,人生的分叉就越分越大了。

不妨比较一下衡水中学与北京高中的差别。衡水中学“学生晚上要穿着衣服睡觉”“吃饭只有五分钟”,虽然校长辩称,衡水中学的学生有着很丰富的精神生活——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而北京的很多学校,学生们按照个人意愿自主选课,充分保证了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不用像衡水中学或毛坦厂中学那么拼,因为北京的一本录取率是24%,而衡水中学所在的河北不到12%,河南这类高考大省更只有7%。

北上广的同学考不好还可以出国。高考对他们是选择题,而对河南、河北等省份高考生则是唯一选项。

考上好大学并非万事大吉。毕业后在招聘一关上,正如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名额上向本地生倾斜,同样,在招聘市场上在京各大单位也是以北京户籍优先。上海、广州莫不如此。为什么逃离北上广又逃回了呢?因为机会都垄断在了中心城市。

甘肃定西的魏祥是幸运的。但毕业后等待他的是什么?不能再指望某个机构去救助他。我们应该寄希望于公平的人才市场,为各个阶层的青年才俊提供充分的职位。

抱怨是没有用的。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需要每个机构每个人从具体细节上去努力。而打破教育不公平,大学尤其是关键的一环。清华救助残疾生給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众所周知,在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通常都是应试教育,无不以追求升学率为圭臬。那么,大学教育相当于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如果在中学是应试教育,追求“一分干掉一操场”的优胜劣汰,那么到了大学则应多一些关爱教育,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平衡此前的教育不公。甘肃考生魏祥并非弱者,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强者,他缺少的是一份关爱,一次平等的机会。

魏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爱,让自己更乐观。生活中,快乐是魏祥传递给身边人最多的情绪。先天疾病、父亲去世,困境没在他脸上写下忧愁。“希望有一天我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甚至帮助别人,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看似巧合的是,清华给魏祥回信的执笔者有着相似的经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高丽莹,看到魏祥的信心有戚戚焉。这封回信是由她代表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执笔的。高丽莹的父亲也曾患重病,妈妈一个人撑起了四口之家。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妈妈的乐观坚强支撑了这个家。相似的经历让高丽莹对魏祥体会更深,她因此对魏祥写下了“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样的字句。

如今,高丽莹积极参加到各种实践和公益活动中,在校期间曾无偿献血,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践组组长,参与十一校园志愿讲解,赴青海省支教,担任志愿者。

关爱是会传递的。“只要相信生活,努力生活,人生就不会是悲苦的,没有人是上帝的弃儿。”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推荐访问:请你 足够 人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