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总结 >

森林植被可防治地质灾害探索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森林有防治、减轻多种地质灾害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植被;灾害;地壳;密度;森林覆盖率;岩石

所谓地质灾害,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如火山喷发、地震、山崩、洪水等。在漫长的地球历史中,地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地壳的运动,地貌在发展,矿物岩在改变。“这种引起地壳组成的物质,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形成和变化作用,通称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又可划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换作用、地震等。地质学研究表明,外力作用总是与内力作用相联系,造成地壳变动的。内力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而外力作用则可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森林可以防治地质灾害不仅是指森林可以防治洪水灾害,更重要的是通过森林的水源涵养作用、水土保持作用、防风作用等可减缓外力对地表物质的剥蚀、搬运和沉积的速率和状态,从而防止、减轻地质灾害。这是经过对现代地质学理论和森林植被防护作用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得出的结沦。

地质学上的均衡说,认为地壳低的地方岩石物质密度高于地壳高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同板块间的平衡状态。在岩石物质密度相同的地壳中,地壳重量大的、较高的部分,其下面相应沉入地幔中的部分也越深,这一部外叫做“山根”,如果地壳某一部分的负荷减轻(如山的剥蚀、搬运)或加重(如地低凹处的沉积)均衡就要受到破坏,于是负荷轻的就要上升,重的就下降,以便达到新的平衡。1889年道尔顿用均衡说来说明地壳垂直运动。地幔对流说认为,地幔水平流动可以带动地壳底部,使地壳缓慢移动。在陆壳边缘部分,由于对流体下沉牵动硅铝物质遭到揉摺和局部溶化,便逐渐上升,形成山脉。膨胀说认为,地壳的下层物质为玄武岩,地幔上都物质为橄榄岩或榴辉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壓力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当地壳底部的温度增加时,体积小密度大的榴辉石,可变成体积大而密度小的玄武岩,因而使地壳膨胀,引起地壳上升。上升的地壳遭到剥蚀,剥蚀部分被搬运到低的地方进行沉积。沉积使地壳负荷加大,在地壳下部的玄武岩在压力、温度增加的条件下又变成榴辉岩,使地壳下降。

除上述学说外,还有地槽——地台说和地质力学说——近年来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板块构造说,认为漂移在软流罔上的地球最外层的刚性岩石罔,被各种断裂或构造活动带外割成很多块体。板块边缘是地球表面最活动的地带——在地幔中存在热对流,并有多个对流中心,对流上升的地方一般是洋脊——地幔物质涌出冷却形成新洋壳,后涌出的把洋壳向外推移,当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上地幔中,在俯冲带形成海沟(参考大地构造学说)。

由上述的地质学说和地壳理论可以看出,均衡学说仍是地壳稳定的基础。人类要维持地壳稳定、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论,尚不可对地质内力作用进行直接控制,但可以对外力作用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通过控制剥蚀、搬运的途径,来减缓地壳运动。在这些措施中,生物措施要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各类生物措施中,森林植被的作用最大,效率最高,所以森林具有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由上述的板块构造说可以认为,洋壳不断向陆壳冲击,如果陆壳没有剥蚀,或虽有剥亦不严重,洋壳就俯冲人地幔中,如果陆壳严重剥蚀、水土流失严重,使板块负荷减轻,则洋壳会冲入陆壳下部,引起地壳上升,形成山体或火山喷发。还有,洋壳为什么不断涌出地幔物质,从均衡说看,显然是陆壳不断向海洋输入物质造成的。整个地球重只有60000亿t左右,像黄河这样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人非溶性物质达24亿t,可溶性物质2.7亿t,是人类破坏自然以前的2.6倍,而从海洋返回大陆的则很少,而大部分沉人海底,使洋壳负荷不断增加,从均衡说看,是洋壳地幔物质不断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综上断述,从地质学的均衡说、槽台说、板块14造说,重力分异理论和地球动力说来看,恢复、保护森林植被,维持地球较大的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水蚀、泥石流等事件的侵蚀度,使风化物质地稳定,是维持地壳平衡,减少地质作用,防治地质灾害的根本途径。

推荐访问:植被 地质灾害 防治 探索 森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