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浅析德国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展开,以及科技的发展,19世纪人们在思想上受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实证主义应运而生。实证主义的奠基人孔德从审美的外部条件检视文学问题,他的社会学认识论和美学思想传入德国又影响了舍雷尔等一批倡导以实证主义进行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家。本文从实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德国的发展及其衰落等方面全面分析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法。

关键词: 德国实证主义 文学研究 文本分析

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本分析方法,已存在一百多年,本文试从历史根源着手,探索其在德国的发展历程。

布莱希特说:“艺术是独立而不孤立的领域。”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而是艺术家创作的一部分。艺术家本人也不是与世隔绝的,会参加一定的艺术学派。一个艺术学派即具有共同思想与风格的作者群,与属于时代的一整套思想与风气相关。因此,作品与作家时代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一观点被19世纪法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大力推崇。因为丹纳生活的时代正是科技长足发展,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科技不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甚至情感方式。口说无凭,一切都要经过实证才能得到证明或伪证。这种实验室的思维方式影响到文学,丹纳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精神科学,在研究方法上都是类似的。“雄心、勇气、真理也像消化作用、肌肉运动、体温一样都有各自的原因。美德与恶性就像硫酸盐与食糖一样,都是一种产品。每种复杂的现象都有其依附于另一些比较简单的现象的根源”。①因此,他主张运用自然界的规律,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研究艺术、研究文艺发展史。

使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在德国发扬光大的是著名的德国文学史家威廉·舍雷尔(Wilhelm Scherer),他的研究方法在19世纪后的30年对德国文学研究产生过深刻影响。

一、实证主义的历史根源

诚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所说:“实证主义是这个时代的公共财产。”所以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虽然被称为实证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却并没有发现这一理论。孔德学习和生活的时代以思想界的混乱和社会不稳定为其特色。②因为传统社会在革命与反革命及战争的纷乱中瓦解,孔德深感社会秩序和稳定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所以他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危机意志的产物,是对现实的反应。传统哲学探索事物本质的思维体系及抽象的思辨方法,很难回答工业社会中现实经济生活提出的问题。孔德指出既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就会按照一定的自然法规运行和发展。③于是,人们应该借助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手段获得社会知识,按照科学体现的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考察和调节社会。

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的基础是人类知识的源头只能是可以被观察的、通过感官经验获得的事实。在这些事实或者现象中,包含着规律性的东西,人们可以通过归纳法找到这些普遍使用的规律。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体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解释自然界的变化;二是玄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三是实证阶段,即科学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资料,探求事物彼此间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孔德把“三阶段规律”看做整个历史文明进程的基础,这一规律体系使得实证主义成为能与自然科学匹敌的、更客观有效的一门科学。

二、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发展

谈到实证主义在德国的发展,不得不提两个人物及其著作,他们对舍雷尔的德国实证主义研究影响很大。

第一位是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学家巴克尔及他的《英国文明史》。在书中,作者介绍了特定时间段内法国、西班牙、苏格兰和英国的文化史,证明了符合自然规律、不可避免的发展过程,尤其对气候影响文化的论点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作者认为在历史前进过程中三种规律发挥了决定作用,即自然规律、道德规范、知识规律。其气候影响文化的观点认为,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不同的精神和气质,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他从“西欧中心主义”立场出发,在书中将人类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和“非欧洲文明”两大类。他认为“在欧洲,自然受人类支配;在欧洲以外,自然支配人类”。此书于1860和1861年由Arnold Ruge翻译成德语并出版后,引起柏林青年学者的关注,这其中就有德国实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谢雷尔。

第二位是法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丹纳及其作品《英国文学史》和《艺术哲学》。丹纳在《英国文学导论》的“导言”中,提出著名的环境论。在《艺术哲学》一书中,又从作用于艺术生产和发展的三大社会因素出发,更全面地阐释了种族、环境和时代对文学的深刻影响。其中,种族即民族特性,一个民族天生的和遗传的倾向与身体的气质和结构所含的明显差别相结合,就产生了民族特性。这种民族性是民族“永久的本能”,不受时间的影响,在一切形势、气候中始终存在,民族性是文学艺术发展的永久动力。环境既指地理气候条件,又指社会环境。泰纳认为艺术的发展、人类精神产品的出现、衰落都应该从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寻找决定因素,各种不同艺术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时代包括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诸因素在内,泰纳把他们称为“精神的气候”,即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与自然气候对动植物的选择和淘汰作用一样,精神气候也对艺术作品起着选择和淘汰作用。一定的艺术品种、艺术流派只能在特殊精神气候下才能产生。另外,泰纳主张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文学作品。既然作品作为被分析和被描写的对象,那么探求作品中那些组成部分各自产生的原因与探究整个作品同样重要。作家及其生平、经历就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这种方法在实证主义中被称为“生平研究”。

受巴克尔和丹纳的影响,舍雷尔成了19世纪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史家。舍雷尔比丹纳更强调“历史学的标准是一切文学研究的工作基础”。实证主义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舍雷尔这一观点的实质就是在文学研究中发现规律性。舍雷尔把这一观点理解为“找到引起现象发生的力量”,这是与英法实证主义理论的交汇点,也是与自然科学的相通之处。在历史学中这种力量即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就像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定律一样,在历史学中,这种思想力量决定着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无论是历史进程还是杰出的历史人物,都可以追溯导致他们产生的力和影响。这一见解推翻了偶然事件和形而上学的观念是构成历史的力量的史观。

由于舍雷尔认为以实证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通的,因此重新使用因果关系这一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便不难解释了。舍雷尔将因果关系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由此看来历史应该被当做是一连串的原因和结果进行研究。因果联系在社会科学中与在自然科学中不完全相同。在自然科学中,因果关系是由各个特殊的原因和结果关系中归纳出的普遍适用的关系。舍雷尔认为,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则不以此为目的。因此他借用心理学上的概念“动机”代替因果关系这个概念。他将“动机”和“因果关系”这两个概念混合起来交替使用,这反映出他在思想上的摇摆。一方面他想追求一种“严格的因果关系”,即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因果循环链条。另一方面他试图将任何社会科学中的现象归结为引起其发生的原因,即对前面说到的,所有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精神力量这个原动力。舍雷尔认为,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科学研究方法和特点都彻底改变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更多地是指在认识时采取一种基本的科学态度,而不是指在各自的认识过程中完全一致。

在文学研究方面,舍雷尔主要持以下观点:

1.遗传、学问、经验公式

舍雷尔认为研究工作首先要针对“遗传,外部生活条件和推动作者的影响”。与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理论相似,谢雷尔将其归结为“遗传、学问、经验”。“遗传”指民族性格、家风等;“学问”指文学传统,“经验”指生平沉浮。实质上就是探索文学的源头、类似现象、平行发展及生活中的原型。歌德的《诗与真》中的“树可以长高,但终不抵天”是证明他观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2.融入是分析的前提

舍雷尔的因果关系论点一方面承认要观察环境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承认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没有一定之规,不能简单地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舍雷尔认为文学家没有显微镜,他不能进行解剖,只能进行分析。而他只有使自己融入作品,才能展开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靠近创作的想象,才能从作家的精神中体会作品诞生的过程。这让我们想起了狄尔泰的观点: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受限于个体的理解能力。尽管舍雷尔承认这样的观点,但他认为文学分析的目标仍旧是通过分析单个元素找到典型的、规律性的东西。他为此举出的例子是诗人从一串相近的经历中抽象出素材,通过想象力将它运用到作品中。

3.比较的方法

比较使得分类成为可能。因为当某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总是出现相似元素时,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找到普遍适用的规则。舍雷尔认为,比较能帮助文学史家找到超越时间的确定的认识。可解释性在他看来就是“大胆地合并和构建”。要从现在的、已知的相似情况中推出过去的、未知的情况。舍雷尔强调阐释过程中想象力的作用,并认为历史学家应该把事件的可想象性作为历史记录的补充。

总体来说,实证主义文学研究方法一是找到信本,即看包含文本的版本是否符合作者的意志或尽可能地接近作者的意志。二是从作者生平角度阐释作品。研究生平不仅指从素材和母题史角度寻找作品的根源,作家与过去的作家和时代的联系,还要研究作品对当时读者及后世作家的影响。

三、实证主义的衰落

舍雷尔学派的实证主义对19世纪的后30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积极意义在于舍雷尔使得实证主义文学研究在传统大学学科中得到了认可。

自80年代以来,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研究逐渐兴起。自然主义将文学创作限定为对感官经验的描述,并相信在精确观察后,可以模仿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自然主义作家霍尔茨将“艺术的自然法则”用数学公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作品《哈姆雷特爸爸》将这一观点通过“分秒风格”转化为现实。

90年代后,实证主义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的高潮都已过去。舍雷尔的继承者们把收集事实和素材本身作为目的。文学研究仅仅满足于堆积生平琐事、素材母题,而不把它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发现特殊事件背后隐藏的普遍规律,实证主义逐渐走向衰落。

注释:

①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Berlin:ErichSchmidt,1989,S146.

②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第七版).中华书局,2005:514.

③方维规.文学社会学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0.

参考文献:

[1]Dieter Gutzen,Norbert Oellers,Jürgen H.Petersen.Einführung in die neuere deut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Berlin:ErichSchmidt.1989.

[2]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西方哲学史(第七版)[M].中华书局,2005:514-527.

[3]方维规.文学社会学新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0-90.

[4]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460.

[5]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M].商务印书馆,2006:552.

推荐访问:实证主义 德国 浅析 研究 文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