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果树种类及其相关病虫害种类繁多。果树病虫害的广泛发生,制约了果树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产品数量的增加,降低了果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商品属性。文章分析了果树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与绿色技术,探讨果树病虫害技术在现代果品产业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绿色;传统

中图分类号:S6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15-2

果树病虫害防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断探索、改进、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四类基本方法,即: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传统的基本方法在病虫防治上都各具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采用的是将传统方法与绿色方法优化组合、协调运用的综合防治方法。

1 果树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

1.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为害。

1.2 农业防治

栽植优质无病毒苗木;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负载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剪除病虫枝、果,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老翘裂皮,翻刨树盘,减少病虫源,降低病虫基数;合理修剪,保证树体通风透光;柑桔类果树周边不宜种植芸香科植物,以防蚧壳虫大量发生;不与桃等其他果树混栽,以防病虫上升为害;梨园周围5k范围内不栽植桧柏,以防止锈病的发生和流行等。

1.3 物理防治

要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如防治吸果夜蛾、树干缠草绳,如防治柑桔黑蚱蝉,诱虫灯如防治潜叶蛾等方法诱杀害虫。

1.4 化学防治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2)提倡并鼓励使用农业部推荐的农药、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强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有针对性地、适时地、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未达到防治指标或益虫与害虫比例合理的情况下不使用农药。

(4)在使用农药时,应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每年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求施用,保护天敌。

(5)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时,应交替用防治药物。施药均匀周到,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2 绿色病虫害防治

2.1 生态控制

生态控制也称生态调控,是害虫防治的一个新策略。即在农田或果园生态系统的整体水平上,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充分利用作物、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和有益生物(天敌和拮抗菌)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采取生态学的手段,创造有利于天敌或有益微生物增殖和不利害虫或病原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尽可能地发挥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从而优化农田或果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柑桔园中种植百花草,减少红蜘蛛为害。在生态控制中,特别重视作物自身抗性、栽培防治(国内称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调控技术的灵活运用。果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因果树生长周期长,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其中节肢动物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生物群落结构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复杂,天敌和害虫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十分明显。

2.1.1 破坏病虫最适生态环境 许多病虫害发生为害重,除了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外,环境条件的诱导或适合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通过控制病虫的环境条件和破坏其适应的环境,来降低害虫的虫源基数或病菌的侵染来源同样可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从而避免化学药剂的使用,如葡萄的病害发生与气温、湿度最为密切,因此采用塑料簿膜覆盖避雨栽培,减少病害发生。许多果树病原微生物或害虫的为害与越冬场所隐蔽,如柑桔花蕾咀在树皮裂缝和土壤中越冬,葡萄根瘤蚜也在土中为害根部并越冬,许多天牛(桑天牛、桃红颈天牛)则躲在枝干内为害,各种食心虫一旦进入果实则难以防治,卷叶蛾则躲在卷叶中为害,叶螨、二斑叶螨、木虱常躲在翘皮下、树皮裂缝中或树盘下土壤中越冬,许多病原物潜伏于枝干皮下或落叶中等等,这些隐蔽的生活环境,为害虫和病原物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由于药剂防治不利,很容易成为新的虫源和侵染来源;果园由于管理不善,园内或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差、湿度大,常引起多种叶斑病、霜霉病、轮纹病等病害的发生;枝梢的徒长易招致蚜虫、卷叶蛾、木虱等害虫的发生;果园内积水常引起许多根朽病的发生。因此,必须通过一些栽培防治辅以必要的人工防治才能有更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

2.1.2 创造天敌和拮抗菌的最适生存环境 天敌和拮抗菌是果园生态系统中的有益生物群落,是果树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重要自然控制因素。因此通过许多栽培管理及人工措施来强化这些自然控制因素来控制有害生物,不但节省防治成本,而且减少了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提高了果品的质量。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保护植物、控制害虫为害的对策,早在公元304年,晋代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一本中就有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橘蠹蛾的记载。生物防治是通过生物、基因、基因产物的操纵和战略引进,导致自然生物间相互作用的平衡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生物防治就是通过丰富的生态知识,战略引进有益生物或基因、基因产物,从而达到稳定的、有效的防治靶标病虫的方法。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一个稳定的、持续的高产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生物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包括环境、各种生物的食物资源以及生物对天敌的忍耐、逃避能力等。作物病虫害的暴发,实际上是打破生物间生态平衡而造成的后果。生物防治的主要对策有:

2.2.1 控制害虫密度 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使之达到或低于可接受的阈值。主要途径有:其一,天敌的引进和移殖。即从国外和国内异地引进有效天敌来控制当地害虫,如1955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苹果绵蚜小蜂(日光蜂),防治苹果绵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引进澳洲瓢虫成功地控制了柑橘上的吹绵蚧。其二,保护利用本地天敌。即采取措施创造天敌生存和繁衍的良好生态环境以增加其种群数量来控制害虫,主要通过生态控制技术和科学使用杀虫剂来达到该目的。如为天敌提供适宜的食料和生存场所与使用选择性杀虫剂等。其三,天敌的人工大量繁殖和释放。通过室内人工繁殖有效的天敌昆虫或昆虫病原微生物并实现商品化,然后释放至果园来控制目标害虫。如我国已利用柞蚕卵以及人工寄主卵成功地繁殖松毛虫赤眼蜂来防治果树卷叶蛾、梨小食心虫以及多种果树鳞翅目害虫,再如人工生产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来防治果园鳞翅目害虫等。

2.2.2 利用有益生物作为活的屏障,用于排斥有害生物的为害或阻止其侵染 通过观察发现植物叶围、根围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天然的、共生的微生物对于果树有着不同作用:首先提供对外来侵袭者的防御作用;有些有益生物群落如微根际真菌,它们能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和水,同时保护植物根部免受病虫的危害。另外,在植株体内的微生物(内生型的)产生一些物质能抑制或驱除病原菌;在叶和根围的微生物(外生型的)能竞争或抑制试图进入植物体的病原菌。

2.2.3 诱导植物体内的抗性进行自然保护或抑制害虫为害 大多数植物具有保护自己免受病菌、线虫、昆虫以及其他侵染因子为害的基因潜力。研究发现,只有当侵染因子通过它们的控制机制、包围或抑制植物抗病基因的表达时,为害才能发生。所有的植物病原菌和许多害虫都能在植株体内诱发抗性。例如蚕豆、黄瓜、香瓜通过先接种产生局部病斑的侵染因子可以诱导出能系统保护免受真菌、细菌、病毒为害的抗性机制,这种保护作用能持续作物整个生长期。

参考文献

[1] 李会珍,朱跃冬.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分析[J].北京农业,2011,(03).

[2] 梁金霞,王延翠.果树冬季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3] 唐永伟,梁福兰,陈华,王坤宇.果园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

[4] 陈艳梅.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0,(15).

推荐访问:技术 浅析 果树 病虫害防治 方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