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先进经验及借鉴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促进学生的自由流动,形成了以“能力本位”为主要原则、注重“专业对口”的三种衔接模式,即以学制、编入制度和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接模式。同时,日本采取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完善“转入学”制度、改革学位授予政策、建立协商会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对中高职之间的贯通予以保障。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要从教育理念、制度保障、运行机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我国中高职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通。

[关键词]日本  中高职教育  衔接模式

[作者简介]王力维(1982- ),女,河南开封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江苏 常州  213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高本衔接’框架下分段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贯通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160275)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9-0090-07

“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对应用技能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了满足本国产业发展需求,日本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贯穿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有效实现了中高职学生的自由流动。近年来,我国中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良好,但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高职教育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条块分割严重、沟通受阻等,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此,本文深入分析日本中高职教育的主要衔接模式和改革中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一、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分析

(一)以學制为中心的衔接模式

日本以学制为中心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又被称为五年一贯制,或者准学士学位制度,实施的主体是日本的高等专科学校。为了满足日本企业对于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技术人员的需求,日本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创办了以培养职业技术骨干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专科学校,在其招生对象的选择上,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在学制安排上推行五年一贯制的教育。1961年,在日本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中,正式将高等专科学校正式纳入日本的教育体系。日本高等专科学校设立五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标志着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口衔接制度的正式建立。五年一贯制的出现,贯通了日本初级、中级和高级职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对口衔接。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各高等专科学校设置的五年一贯制教育课程基本相通。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并适当减少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五年一贯制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三年的学习,主要学习中职教育课程,其中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课程比重不断增加,文化基础课比重不断下降,呈现明显的“楔形”课程结构。在完成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之后进行专业划分,并从第二年正式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个阶段是后两年,主要学习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达到能够继续深造或者就业的水平。其次,教学大纲的编制。日本各高等专科学校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教学大纲进行编制,并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的自由流动。再次,采用学年学分制。每个学年都要求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如果学分不够,将面临留级的风险,而不能继续进行高年级的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后,总学分不能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就不能毕业。严格的学年学分制给学生带来压力,为了获得学分顺利毕业,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最后,完善的学历认证和职业技能认证制度。符合条件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技术科技大学继续学习。日本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认证,并负责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方便学生就业和升学。

总之,高等专科学校为了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所构建的五年一贯制教育体系,对中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衔接和融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沟通,满足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技能人才的需求。这种模式不仅衔接了中高职教育,还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升入大学的“对口专业”继续学习,攻读学士学位,为毕业生开辟更宽阔的出路。

(二)以编入制度为中心的衔接模式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满足社会人员提升学历水平的追求,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培养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造能力的技术人员。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日本政府新建了长岗和丰桥这两所技术科技大学。这两所大学从建立之初就开始接受职业高中、高等专科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科的毕业生,允许这些毕业生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这两所大学在本科三年级时提供300个名额招收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四年专业教育,在毕业时使其达到研究生水平。这种插班编入制度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插班编入制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设立了职高毕业生插班编入高等专科学校四年级继续学习的制度。职业高中毕业生在通过相关考试后可以依据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择编入高等专科学校的四年级继续深造,进一步拓展了职高毕业生的升学通道。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学校调查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日本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人数为1.07万人,其中插班进入长岗和丰桥两所大学进行继续学习的毕业生792名,进入其他大学继续学习的毕业生1900名,总升学率能达到25%。近年来,日本为了增加职业高中毕业生的选择机会,规定符合条件并通过考试就能以插班编入的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可供选择的学校有技术科技大学、专修学校、短期大学以及高等专科学校。多样化的升学方式推动了日本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插班编入的方式为日本职高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出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就业。

(三)以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接模式

日本实施推荐选拔优秀的职高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被誉为“社会人特别选拔制度”。这种以推荐选拔为中心的衔接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评价措施:首先,实行多样化的考试选拔制度;其次,为优秀毕业生提供推荐入学的机会;最后,对于学生的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评价,在升学总体成绩上进行加分。这种制度主要实施对象是职高的毕业生,推荐选拔的具体措施除了使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还会以调查问卷、面谈、撰写小论文等多样化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所有的评价结果都会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课程学习成果。因此,在计算综合成绩时会给每种评价结果分配不同的比重,公平公正地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运用推荐选拔的方式进行招生时有以下特点:首先,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中,通过推荐选拔入学的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50%;其次,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再次,面试成绩比重较大;最后,为这些通过推荐选拔入学的学生提供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机会,解决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的问题。这种推荐选拔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每所高等职业学校进行推荐选拔的时间都是分散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推荐选拔考试,增加升学成功的几率,推荐选拔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日本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二、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先进经验梳理

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衔接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体来看,日本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转入学”制度等方面,加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并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加以保障。

(一)明确学校定位,重视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到个体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职业发展需要。各层级职业院校应在明确学校定位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并注重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日本的法律对各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各阶段教育衔接的顺利进行。21世纪初,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修改了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在原先的培养目标“发挥个人特长,发展学生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前提下,新增“重点加强学习内容与职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2007年,日本政府对《学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围绕实施细则做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树立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养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阶段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实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大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入掌握专业技能,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和实践性”。不难看出,在日本法律规定的培养目标中,职业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受到重视。不同阶段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同样的主题,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样系统化的培养目标有助于不同阶段教育的衔接。

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体,人才培养目标是“给学生传授职业技能,培养其职业发展能力”。在高等专科学校所实施的“专攻科”教育基础上,通过职业指导,让学生在毕业前成为有高度专业知识和素养、视野开阔、跨学科能力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人才。日本高等专科学校不仅沟通了技术高中、专攻科项目和技术科技大学,还通过“转入学”“编入制度”和推荐选拔等制度,推动普职融通的进程,形成了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普职融通、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二)建立课程共享与学分互认制度,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

日本各层级学校的明确办学定位和连贯性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依据。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制度,则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可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需要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相互合作,对此日本不仅建立了中职教育共享课程和高职教育的开放课程,还构建了中高职学分互认机制。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学审议委员会提出建立以学分制为基础的课程选修生制度,为大学以外的学生提供学习大学课程的机会并提供学分,若该学生日后进入大学学习,作为课程选修生所获得的学分被大学认可。提供高职教育的职业类短期大学、专修大学、技术科技大学以及高等专科学校后一阶段的教育,都可以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共享课程,学生可以提前学习高职教育的相关课程,获得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之后的学分。同时,高职教育的教师会定期去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的职业学科进行授课,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沟通做出努力。除此之外,为了推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的职业学科利用“综合学习时间”,开设一些培养学生自我管控与发展能力、职业素养等相关的课程,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做好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其日后选择职业打好基础;积极利用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选修生、公开课等制度,努力让学生提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日本建立的课程共享和学分互认制度,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可能。

(三)完善“转入学”制度,实现中高职学生的自由流动

日本的“转入学”制度贯穿中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并覆盖所有的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转入学”制度是指职业学校的学生免修一部分课程,中途转入其他类型或者不同层次的学校。但是,要获得“转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符合《学校教育法》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日本法律法规规定,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的毕业生可以转入高等专科学校的四年级继续学习,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技术科技大学或者普通大学的三年级进行学习。据统计,2007年有超过25%的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通过“转入学”制度进入大学学习。“转入学”制度并不局限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学生流动,学生也可以选择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继续深造,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进行流动。“转入学”制度促进中高职学生的自由流动,为学生进入大学提供更多机会,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同时,“转入学”制度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专业和学校的机会,只要达到相关要求就可以进行自由流动,拓展学生成才的渠道。日本“转入学”制度的建立,为大量处于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进入大学进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为了避免学生不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日本相关部门专门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建立了与“转入学”制度相配套的“初學年教育”制度。“初学年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短时间的教育援助,被定位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从职业高中到大学的转变阶段。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和态度,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转入学”制度与“初学年教育”制度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在中高职教育、普职教育之间的自由流动。

(四)改革学位授予政策、招生政策,促进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

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虽然在1960年左右就被正式纳入日本高教体系,但在学位授予方面一直存在争议。学生从这两类学校通过毕业考核后仅能获得毕业证书,没有相应的学位证书,造成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状况,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升学和就业。1991年,日本文部省调整了学位授予政策,为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授予“准学士”学位。对于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没有加以区分,但实际上这两类毕业生是有差别的。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并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日本于2005年7月创设了“短期大学士”制度,为短期大学毕业生授予“短期大学士”的学位。这样短期大学的毕业生和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所获得的学位有所区别,有助于区分两类学校的毕业生。日本通过改革学位授予政策,弥补学位授予的空白,有助于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与此同时,日本的文部省为了促进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对招生政策进行改革,1962年建立高等专科学校的同时创建了“编入学”制度,允许符合要求的社会劳动者、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考试的方式进入大学学习。“编入学”制度是针对高等专科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专门课程毕业生等,实施的入学选拔考试。依据专业对口的原则,技术科技大学通过“编入学”制度招收更多的学生,使生源结构多样化。2015年日本进一步扩大“编入学”制度的覆盖范围,规定完成高等专科学校的“专攻科”全部课程的学习,可以编入大学继续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升学渠道,加强了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五)通过协商会制度,建立中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

加强中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中职教育的升学率,还能够为高职教育获取更为稳定和多样化的生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高职教育机构之间合作范围逐渐扩大,急需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协商会应运而生。日本协商会是在地方教育委员会主导下,所建立的中高职教育沟通与对话平台。通过协商会平台,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信息交流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政府机构人员了解中高职教育机构发展动态,学校管理人员了解政府政策,各学校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协商会平台的建立,使得中高职教育机构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在加强学校和政府的联系的同时,还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通过协商会组织交流活动,高职教育机构采取公开课、讲座等形式,开放高职课程,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去中职院校授课,为中职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前学习高职教育内容,中职教育机构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高职院校课程、组织参观交流活动、提供升学和就业指导等方式,促进学生了解高职院校。通过协商会平台,不仅有力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也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日本全国范围内共有25个都道府、4个核心城市的地方教育委员会与大学建立了协商会制度,共有近600所高中与大学建立协商会。

三、日本中高职教育衔接对我国的启示

(一)中高职的衔接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推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是实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不仅为了吸引生源,促进升学和就业,更是为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拓宽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自身理想的通道。日本中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未来从事的职业,提升自身对职业领域的基本认知,帮助毕业生进行就业和升学的选择。我国加强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理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最终目标,促进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自由流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内容要求,到2030年,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具体要求成员国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促进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合作;确保各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能够正常转换。借鉴日本经验,我国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强化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大力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首先,建立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不只是学制方面的衔接,更要注重各阶段教育机构间的学分转换。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的学分转换体系,保障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能够顺畅地进行学分的置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转学机会,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局限于当前的学习任务,还会进行长远的学习规划。其次,以学分转换体系为基础,为学生和在职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学习日本的“转入学”制度、“编入”制度。以学分转换体系为基础,促进学生在不同层级和不同种类的学校之间自由流动,并为同等学力人员和社会人员提供继续学习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的机会,促进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落实。最后,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学分转换体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获得更高水平的学历资格和技能提升。

(二)中高职的衔接和贯通需要整体设计,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

多年以来,为了推动中高职教育衔接,日本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整体设计,涉及衔接理念、培养目标、实施环节、实施手段、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目前需要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整体规划,并辅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第一,衔接理念方面。要贯彻终身教育理念,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为有意愿进行学习的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和服务。第二,培养目标方面。中高职院校要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设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保障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促进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顺利进行。第三,实施环节方面。具体实施中高职衔接的过程包括招生、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毕业评价和就业升学等环节。我国政府应通过法规政策对每个具体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保障职业院校实施中高职衔接的每个环节都有依据。第四,实施手段方面。我国政府要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举措,以保障中高职教育衔接落到实处。日本为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建立了“转入学”制度、“编入”制度,并完善学位授予政策和招生政策,建立学分互认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我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学分互认体系,然后根据我国国情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高職教育衔接的实施。第五,体制机制方面。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除了需要法律的保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我国政府应尽快建立中高职衔接的管理体制,使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体系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于现有的升学制度进行完善,拓宽学生的升学途径,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普职教育的交流以及公私学校的合作。

(三)重视中高职专业和课程体系的衔接,促进产教融合项目的开展

在推动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进程中,通过优化和调整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紧跟时代发展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技术人才。近年来,日本的短期大学开设了“地域综合科”专业,该专业是职业院校为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开设的新学科的总称,该专业的课程选择较为多样化,面向学生和在职人士,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我国在进行中高职教育衔接时要注意专业设置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结合地方特色优势资源设置专业,注重专业建设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及时淘汰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及时建立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同时,中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保证二者专业设置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强化中高职教育衔接,不仅要重视专业层面的衔接,还要加强课程体系的衔接。首先,在入学考试的内容方面,应考虑不同来源的学生基础不同,针对学生报考的专业设置考试科目。其次,对于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中职毕业生,要做好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基础的专业选修课程,弥补学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最后,为了保持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双方要及时进行沟通与交流,保障在“专业对口”原则指导下进行招生。与此同时,要加强中高职院校的产学官合作。中高职院校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能够获得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实训场地以及技术支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产教合作项目为纽带,促进中高职院校共享产教合作的经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推动产教融合“项目群”的发展壮大。

(四)完善招生和“转入学”制度,促进中高职学生的自由流动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招生制度和“转入学”制度还不够完善,职业教育的招生方式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导,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只能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借鉴日本推荐选拔考试的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测评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相关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在中高职教育招生考试中,除了传统的纸笔测验,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撰写小论文、面试、实践考察等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转入学”制度较为严格,对学生转学的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大多数学生只能在本学校、本专业按部就班地学习,很难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流动。这种状况不利于学校之间进行竞争,也不利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因此,需要加快改革“转入学”制度,可以采用编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插班学习的机会,避免重复学习课程浪费时间。通过“转入学”制度的改革,不仅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以进入高职和职业技术大学学习,也可以经过相关的考试选拔进入普通本科院校进行学习,接受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之间自由流动,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和发展通道。

[参考文献]

[1]沈學初.当代日本职业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刘红梅.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挑战——以专门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

[3]陈冬,任开隆.日本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特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4]李春生.日本五年一贯制高等专科学校的地位与作用[J].世界教育信息,2003(Z2).

[5]宫靖,祝士明,柴文革.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演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6]蒋春洋.国际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特征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4).

[7]文部科学省.学校基本調査[EB/OL].(2018-08-02)[2018-09-20]. https://www.e-stat.go.jp/stat-search/files?page=1&t

oukei=00400001&tstat=000001011528,2018-08-02.

[8]文部科学省.2000—2006 年『高等学校教育の改革に関す る 推 進 状 況』[EB/OL]. (2008-11-21)[2018-09-20].http://www.mext.go.jp/a_mennu/shotou/kaikaku/main8_a2.htm.

[9]天野郁夫.大学改革のゆくえ——模倣から創造へ[M].陈武元,译.东京:玉川大学出版部,2001.

[10]李梅,高益民.日本短期大学学位制度的创建与实施[J].潍坊学院学报,2014(4).

[11]陶学梅,李作章.日本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政策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7(18).

[1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推荐访问:日本 衔接 借鉴 先进 模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