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策略及实施途径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高中物理专题教学,是将某一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汇总与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的教学。专题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都自主的教学方式。它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是师生集体创作、重新整合知识及信息的过程,是师生集体智慧的产物。专题教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促进物理文化的传播。它是行之有效的校本研究,是潜能巨大、动态、开放的课程资源之一。

关键词:高中物理;专题教学;课程资源;师生共同成长;物理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6-0045-0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与学之间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他们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1]。所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通过控制学生实现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能动地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高中物理专题教学”营造了新型教与学的氛围。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强调,育人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目前,我国的高中物理教育已定位为大众教育[2]。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认为,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物理文化的普及过程,“高中物理专题教学”力求在物理文化传播上探索、创新。

一、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是将高中物理某一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汇总和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专题教学”由以下几个要素构建而成:教师和学生自主地按照一定目标确定专题名称;提供方案设计思路;设计专题方案;撰写专题内容;评估交流专题方案。具体地讲,确定专题名称时,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学习内容的内在规律性,从立体的角度审视教科书,对知识、实验、规律、信息、方法进行重新建构与整合。选材构思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深入挖掘教材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再创造过程。在对专题名称充分研究分析后,每个学生都要撰写专题报告。行文过程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专业文字的书面表述能力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必须反复阅读教材,研究教材,提炼精华,同时还要翻阅其他相关资料,反复斟酌,之后方能动笔行文,对于同一个专题,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水平不同,形成的文字风格肯定不同。同学之间的交流则成为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好时机,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同时还可得到教师及同伴的激励,更有利于扬长教育和才华展示,这无疑是动态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概括起来,专题教学阐释的重要观点是:

1.专题教学重在开拓创新。

自古教师的职能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学生心理及其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发生变化,原有的教学观念已经跟不上形势,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更新,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新课程的实施,体现着一个重要的育人理念——“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早已落伍,即使是“启发式”教学也需增添新的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需要新的设计思路。专题教学则为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提供了支持。

专题教学是一线教师原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新中有旧,旧中有新”的基本原则。此处的“新”不是引入新知识、新内容,而是对已学知识、规律再认识的过程。给学生以新面孔,即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分析和探究以前学过的知识和实验,使学生产生新异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达到对原有知识的内化、综合、系统和深化。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创新是一种责任[3],创新是一种心态,创新是一种工作作风,创新是一种人格特征。因此,专题教学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上,教学中必须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无论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选择还是讲课方式等,都要体现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专题教学重在培养能力。

在高中物理专题教学中,物理能力[4]的培养是研究的主旨所在。物理能力形成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学习内化的过程。物理知识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在此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又要培养学生将散乱知识根据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能力。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既能“撒网”(思维发散)又会“收网”(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网络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坚实基础。在专题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梳理及有针对性的专题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而储存于头脑中,掌握其本质、适用条件与相关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这就形成了有条理的知识系统。它需要师生一起行动,只是分工、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师应着力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起提示、引导、统领的作用。学生应致力于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上,积极主动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内化”,勤归纳,常整理,多联系,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和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不是物理概念、定理或其他物理知识应用的简单罗列和再现,而是要对物理知识进行重组、梳理和内化,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使学生能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对原有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最终培养和锻炼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能力。

3.专题教学重在形式多样。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物理情境,我们需要通过比较,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方法或形式进行物理专题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专题片、实验设计、科技制作、科学报告、专题展览及专题讨论、辩论等。而高中物理专题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微型、章节型、方法型、能力型等。

微型专题教学

多用于起始年级教学中,例如摩擦力专题、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等。这种专题形式立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理解概念、规律及其适用条件、推导结论,形成章节中的知识元或能力元,为形成知识网络做储备,经过一段训练后,可形成章节内的知识网络。

章节型专题教学

它是穿插在微型专题教学中的一种小综合专题,例如力学专题、运动学专题、力、电综合专题、力、热综合专题等,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总结性的色彩,是对一章中重要示例和技巧的总结与回顾,是相关知识链接,综合能力的一种初步训练,应注重知识的灵活选择和知识的迁移、重组,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大有益处。

方法型专题教学

它是依据物理研究方法、分析思路等划分专题,例如平衡状态专题、恒力作用下直线运动专题、恒力作用的曲线运动专题、变力做功专题、万有引力与库仑力作用下圆周运动专题等等。这种专题的使用多见于高考第二轮复习,涉及章节多、知识点多,是一种大观念的物理思维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大网络系统,提高灵活的思维能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应用上更加熟练。

能力型专题教学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物理学科的能力考查要求[5]: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能力专题教学不容忽视。它可以渗透在其它形式的专题教学中,也可以依据在《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单独开设,也可将上述能力进一步分解、细化,以增加能力专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多种形式的专题教学不是僵化和孤立的,选择哪种形式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使用,要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可以是一种形式的应用,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综合使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对专题内容的分析研究成果在小组、班级进行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交流和沟通中,配合默契,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专题教学作为一种动态课程资源,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为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教学舞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搭建了更坚实的桥梁。可以放飞每位教师、学生的思想,尽情展示每个人的个性才华。

二、高中物理专题教学实施途径

新课程强调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呼唤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特别重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校本研究,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整合本校的优质智能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策略,正是因校制宜、因生制宜的行之有效的校本研究,是潜能巨大、动态、开放的课程教学资源之一。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就是把高中物理某一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汇总与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专题教学的设计思路是,将学科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的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整合形成专题,如卫星专题和传感器专题;将学科课程中的部分重点、难点内容整合形成专题,如摩擦力专题和弹簧专题;将学科课程中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要求与知识应用整合形成专题,如牛顿定律专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的实施途径很多,主要有课堂教学、专题片、实验教学、科技制作、科学报告、专题展览及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

课堂教学是专题教学的主战场,老师要精心选题,将课程中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要求与知识应用整合形成专题;将学科课程中的部分重点、难点内容整合形成专题,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挖掘更深更透,增强不同模块之间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专题教学可以系统地研究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挖掘物理的内涵,使物理学的科学思想发扬光大,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思维支持。课堂专题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这里不再赘述。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的重要素材。通过开设实验专题,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系统的实验操作,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创新意识;通过对实验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有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增强对物理实验的亲近感,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电学实验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但学生失分较多。将电学实验分类组成专题,可以使电学实验教学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电学实验专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而后可进一步细化形成微型专题。如: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多用电表测电阻、用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半偏法测电阻等。从而熟练运用电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解决更加综合的实验问题。

专题片教学也是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的有效途径,它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有些章节后面,可以安排知识应用的专题,系统分析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物理知识在高科技中的应用。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一章结束后,可安排卫星专题,详细介绍卫星的种类及发射、回收、运行等最前沿的科技知识,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有关卫星的知识。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专题教学素材,它既是物理专业知识的专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专题教育素材。其中渗透了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关注科学的最新进展,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科技制作及作品观摩也是高中物理专题教学的一部分。它通过作品的设计、研发、制作等过程,有效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高二物理中电场和磁场的概念都十分抽象,通过学生对电流的磁场,尤其是环形电流磁场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加深对电流产生磁场的理解。还可以组织一些小规模的专题展览,在观摩与探讨中,轻松愉快的学习与成长。

专题辩论或讨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一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多角度探讨,在探讨过程中,划分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专题、解决问题,同时有所分工,分别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专题解决中。这种合作式学习方式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学生围绕专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学生有关的前知识,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讨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学生会经常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解决专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个要点,可以变成某个主题上的“专家”,通过合作,学生可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由于专题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这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探索的机会,而且需要对专题更深层的理解,而后再将各个方面的见解集合起来,这实际上是共同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智慧。

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发表个人看法,还可以集中每个小组的典型见解在全班或全年级甚至全校进行演讲辩论。也可在课下将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写成小论文,在学校、教室墙报公布张贴,再引出更多的交流。这种专题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发展,提高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专题教学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共同创造了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共同成长,促进了物理文化的传播。

物理文化是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从牛顿力学诞生以来,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威力的文化力量。其发源于西方,并从西方向全世界传播,逐渐成为全世界人民共有、共享的主流文化之一。在人类的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两大文化中,后者的重要部分就是物理文化。

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定位为大众教育。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播物理文化,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因此,高中物理教育不应仅是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而且更要突出其文化特征,重视对学生探索、求实精神及科学审美观等的培养。专题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加深理解物理课程与物理文化的关系,使我们加深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J].电化教育研究,2001,(3).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锦岳,吴承埙.物理学发展中的创新思维选例[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12.

[4]续佩君.物理能力测量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5]教育部考试中心.物理考试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推荐访问:高中物理 途径 教学策略 实施 专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