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上海内河港航管理及发展前景

作者:jkyxc 浏览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非常荣幸能应邀与各位一起参加“首届中国内河航运高端论坛”,共同探讨我国内河航运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共同展望我国内河航运业发展的前景和规划。

上海市管辖范围内现共有内河航道196条,航道里程 km,其中Ⅲ级以上航道28.6 km,占航道里程总数的1.4%。据2009年统计,上海内河沿线共有港口泊位个,泊位岸线长度 m,最大设计靠泊能力为 t级。2009年上海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万t;在主要大宗货类中,金属矿石占10.0%,水泥占8.1%,煤炭占4.7%。

目前,上海内河港航管理的主管部门是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航务管理处、地方海事局则受其委托,具体负责内河港航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

1管理机构概况

我单位是一家“一门四牌”的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即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上海市航务管理处、上海市航道管理中心、上海市船舶检验处。受法律、法规授权和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承担着上海市地方海事管理、水路运输管理、内河港口管理、内河航道维护和管理、船舶检验等行政管理及行政执法职能。

当前,我单位的管理区域主要包括本市境内196条航道、994户内河港口企业、255家水路运输企业、365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家内河码头单位以及2.6万名内河船员(其中持证船员1.6万名)。2009年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近73万艘次,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万t。

2上海内河港航管理的主要做法

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近年来,我们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推进上海内河航运事业发展为主线,牢牢抓住维护内河水上安全这一工作重点,围绕“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规范水运市场、服务航运中心”和“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洁静”的总体目标,通过“五个抓”,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内河水域特色的监管模式。

2.1以抓安全强化日常管理

安全始终是我们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的最大难点所在。针对上海内河通航环境特点,我们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对水上交通安全进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管理,特别是在应急处置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包括值班指挥体系、应急救助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以市地方海事局总值班室为中心、区县地方海事处值班室为基础的应急指挥系统,优化了应急响应机制,并以海事站点为依托,以社会专业打捞、拖带、疏浚、应急物资储备等单位为主要力量,形成条块结合的搜救网络,并联合水上公安、市容环卫、水务等政府部门,构建水上应急搜救体系。

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如打击超载、通航环境专项整治、“两防”(防船舶碰撞和防污染)、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和水上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平安航区”等,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近年内河交通上报事故数及死亡人数逐年递减:2005年17起,死亡19人;2006年15起,死亡19人;2007年11起,死亡13人;2008年11起,死亡11人;2009年16起,死亡9人,整体安全形势始终受控。

借助这次世博安保的契机,我们在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方面也作了一些优化,比如改变勤务模式,确保一线24小时有人执勤、机关总值班室24小时待命,通过VHF,GPS,RFID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入沪船舶的监控等。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我们觉得世博安保的手段还是十分有效的,船舶、船员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我们的管理威信明显提升,世博后我们打算延续某些好的做法,使上海内河的安全形势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2以抓规范解决管理难题

上海的内河港航行业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内河航运在上海地区已初现端倪,但直到宋政和三年(1113年),上海地区才在当时的华亭县设置了第1个航运专管机构市舶务。在漫长的发展里程中,上海的内河港航管理在不断完善、成熟的同时,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问题。

近年来,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了5个历史遗留难题:一是解决大量老码头无《港口经营许可证》的难题。根据“依据规划,兼顾历史,分类管理,逐步规范”的原则,在10个区县全面铺开,从抓经营资质管理入手,对新建内河港口进行统一的开港前验收,对无证老码头进行安全评估,逐步完善内河码头监管机制。二是解决浮吊船管理难题。以“裁减总量、规范存量”为目标,2006年11月启动浮吊船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清退、搬迁、取缔等措施,基本清退了黄浦江一级水源保护区内自来水新取水口上、下游各水域内的浮吊船及严重妨碍通航安全的浮吊船,完善了浮吊船规范作业管理制度。三是全国首家解决了挂桨机船禁航难题。按照交通运输部《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不予转港、不予检验、不予登记、不予发证等措施,至2004年底拆解改造168艘经营性挂桨机船,在全国第一家完成拆解改造任务;2007年1月1日零时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经营性挂桨机船禁航工作。四是解决渡口渡船改造的难题。将渡口渡船改造列入2007年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配合原港口局实地调查了解情况,直接参与审图、检验等具体工作,保证了实事工程提前完成任务。青浦、松江、奉贤、崇明共新建渡口码头8处,修缮18处,打造新浮码头7座,新建渡船6艘,让乡镇渡口渡船成为当地群众出行的“放心渡”和“平安渡”。五是探索解决浦江游览市场监管难题。以推行电子客票为契机,推进浦江游览市场规范化建设,要求浦江旅游企业和客票代售企业从2007年4月25日起全面实行凭电子客票检票登船。这项工作开展难度最大,由于利润空间大、“黄牛”已成群体等各种因素,虽经多次集中整治,仍有反复。我们希望能借这次世博的契机,从源头上规范起来。

2.3以抓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

在行政管理和执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我们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经过几年的建设,不论是内部沟通平台还是对外监管平台,都已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成熟中。在内部沟通平台的建设方面,上海地方海事系统已全面应用政务网、办公自动化网,并实现了市与区县共60个站点的有线专网连接;船舶数据库、签证数据库、收费数据库和船员数据库基本实现了数据整合。在对外监管平台的建设方面,地方海事系统已全面使用电子签证收费系统(“一卡通”系统)进行签证收费;黄浦江上游松江段约9 km的航道上已建立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该重点航段的24小时实时监控;张泾河26.89 km航道内安装了19个监控点进行重点航道监控;苏州河视频监控系统已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到2011年5月将在全线安装86个监控点,实现对苏州河全线的视频监控。此外,我们还开通了上海内河水上交通联播台,每天分,16:00,21:00等3个时段循环播放,为船民提供航行通告、水上水下施工情况、水上交通管制情况、船员培训考试、海事政策法规、天气预报、潮汐变化、水闸开关、水域环保、水上治安等实时信息,还有一个962001的短号码全天候为船民提供咨询服务。

2.4以抓制度完善管理模式

为扎实做好航务和地方海事管理工作,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努力中,逐步建立了对内、对外的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经全面梳理,2009年编印了《工作规范汇编》和《工作制度汇编》,其中的126件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涵盖了对内、对外管理的各个方面,使管人、办事、管物等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自2005年9月船检中心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英国劳氏船级社这一国际性权威认证的省(市)级船检机构后,我们把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船员证件管理中,建立船员教育培训和考试发证的质量管理体系。2009年,我们还在市交通港口局的统一领导下,全面梳理了行政审批事项,从为民、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精简审批环节,将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合并了5项,3项缩短了审批时限,并完善电子政务功能,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实现网上行政审批,使行政审批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流程更加规范。

通过这一系列制度,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清晰、简洁、规范的流程,管理模式更为规范。

2.5以抓队伍提升管理能力

队伍是我们执法的根源、工作的基础。因此,加强内河港航管理,重在锤炼好、培育好我们的队伍。我们一向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包括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素质提升等等,并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区分不同的对象,如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机关职工、一线执法人员等,根据其工作特点开展培训和教育。2009年来,我们还开展了准军事化、正规化建设,以集中军训等形式培养干部职工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工作作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3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从内河港航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觉得,我们工作中仍然面临着不少难题,比如:

3.1构建内河集疏运体系面临瓶颈

从现状和未来发展看,内河航运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具有沟通江浙沪、辐射长三角、连接洋山深水港的特殊作用。交通运输部和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列入了《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但在实际的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中,上海面临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内河航道等级偏低(Ⅴ级以上内河航道仅占10.5%)、尚无专用的集装箱船、资金匮缺、专业人才不足等困难,上海内河航道与周边地区水运体系形成断层,航道建设推进面临困难,发展内河航运特别是内河集装箱运输遭遇瓶颈。

3.2港航市场管理难度较大

依法履行行业管理是立足之本和有所作为的具体体现。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难度日趋增大,如浦江游览市场监管难的问题如何根治至今仍然困扰着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管理与扶持之间的关系。

3.3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影响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

一方面,上海市地方海事局机构设置不匹配,导致与市内其他部门和江浙两地地方海事部门的沟通、合作不够顺畅;另一方面,区县地方海事的体制不顺,也影响了全市地方海事系统业务工作的推进效率和执行力度。

4上海内河港航发展前景的设想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都得到空前的提升。相应地,上海内河航运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9年底,张德江副总理提出“加快发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航运”的要求,这既体现了国家对内河航运的重要,也为我们发展内河航运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将把建设安全型内河航运、集约化内河运输、旅游型内河航线、智能化港航管理作为中短期的目标来加以推进。

4.1安全型内河航运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借助今年世博安保的契机,我们将在安全管理方面强化措施、优化手段,逐步建立起报港签证、巡航检查、行政执法、应急处置等一套完整的安全监管流程。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安全目标责任;二是建立网格化巡航制度,推进码头、船舶“户籍化”管理,加强本市内河重点航段、重点水域的监管;三是加强内河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船名标志和内河交通标志的安装工作;四是增强应急救助能力,筹备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并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事故预防和救助;五是加强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事先申报管理,严厉查处谎报、漏报、错报的行为;六是加强危险品码头的现场监管,重点做好危险品码头的源头管理、动态管理,维护内河港口的稳定局面。

4.2集约化内河运输

要实现集约化内河运输的目标,关键是航道和船舶两个方面。在改善航道条件方面,我们将继续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快推进“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网建设,2010年年底前完成赵家沟、大芦线1期工程,完成杭申线、黄浦江航道主体工程,大芦线2期开工,并配合完成“十二五”航道建设规划、“十二五”城市维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在优化船型方面,2009年我们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第1批符合内河垃圾运输特点的集装箱船舶,上海开始采用360 t级和500 t级的内河集装箱船转运市内生活垃圾,相信其他货种也完全可以通过内河集装箱船运输。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推广内河集装箱船型,不断提高内河中转和运输效率。

4.3旅游型内河航线

目前,上海内河的邮船、游艇、游船产业已经初具雏形,浦江游览名声远播,七宝、枫泾的手摇船历史悠久,苏州河水上旅游也于2010年4月28日正式开通,因此,上海发展绿色航运、旅游型航线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今后,在规范浦江游览、推动苏州河旅游、优化区县水上旅游航线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努力探索如何使这些分散的水上旅游景点之间实现贯通,并创造条件,争取实现水陆互动,使内河在市民生活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4.4智能化港航管理

传统的纯粹依靠人力来管理的劳动密集型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上海这样水网密布的城市,更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监管模式。我想,智能化港航管理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

其一,建设并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些信息化监管平台,今后不仅要完善、优化已建信息平台的功能,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再开发或整合一些信息渠道,比如报港签证全电子化、市内危险品运输量比较大的航道全线视频监控等,这些都需要交通运输部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其二,打造高水平港航人才梯队。人才是港航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港航人才应该接受过专业教育,业有所专,且综合素质较高,具备必要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今后,我们在港航人才队伍建设中,将进一步优化年龄和学历结构,综合考虑一线需求、岗位需求等因素,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

总而言之,内河航运是一种载量大、能耗低、占地少、有利于环境的运输模式,是一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大力推广。作为长三角航道网的枢纽节点,上海内河港航的发展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作为具体管理部门,上海市航务管理处、地方海事局也会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规范行业、服务企业、依法监管、强化安全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荐访问:河港 海内 发展前景 航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