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工作计划 >

在增量中调整,在转型中升级加快推进内蒙古新型工业化进程

作者:jkyxc 浏览数: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加快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工业经济规模明显扩大、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18?郾4亿元,是“十一五”初期的3?郾6倍,剔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23?郾3%;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能源、基础原材料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逐步被打破,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并举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在能源、冶金、煤化工等领域拥有40多项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郾5万亿元,为“十二五”时期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提供了保障。但内蒙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区情并没有改变,未来工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总量小,产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偏重,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的3/4,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足10%;经济增长主要以“原字号”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延伸加工产业、配套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生产力布局分散,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西部地区有不小差距;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很突出,受铁路和公路煤炭运输通道能力制约,以及电网输送能力限制,能源工业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努力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蒙古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空间所在。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工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继续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继续扩大工业总量,努力提升发展质量,保持工业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在转型中优化升级的原则,围绕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和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以及区域性产业基地,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产业配套;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加强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增强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内蒙古工业总量进入全国前10位,工业增加值达到11600亿元,年均递增17%;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

“十二五”时期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重点

(一)创新工业发展路径,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是内蒙古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大力发展延伸加工制造业。主要是依托已经形成的煤化工、冶金等产业基础,继续延伸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及下游系列产品等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和以PVC延伸加工为主的盐碱化工产业链,提高加工深度,开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继续延伸钢铁深加工和铝、铜、铅、锌、镁等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高强度机械用钢、高强度轿车用钢、高级无缝管、高档精密不锈钢板带和电子化成箔、铝轮毂、电线电缆、高精度装备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

二是要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围绕运输机械、工程及化工机械、采煤机械、风力发电设备整装及零配件配套为主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以包头为主的全国较大规模的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和风能电力设备生产基地,以呼和浩特为主的特色电动机械制造业基地,以鄂尔多斯为主的化工机械和汽车制造基地。

三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呼伦贝尔和兴安、通辽和赤峰、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包头和巴彦淖尔5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建设西部沙漠地区兆瓦级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打造国家绿色能源基地。新材料产业主要是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加快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及硅材料、锗材料、铀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生物制药产业主要是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法,重点建设生物发酵产业基地、微生物培养基示范基地、生化制品产业化示范工程,做大做强中蒙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示范推广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积极推动共伴生矿产资源、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高清晰度彩电、光存储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高端软件等新产品,构建呼包鄂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

四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在鄂尔多斯、赤峰、通辽、乌兰察布加大对纺织、服装、鞋帽、皮革、小五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尽快做大规模,形成支柱产业。重点推进品牌设计、包装、储运、营销、金融服务、工业设计、工业软件、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科技咨询等为工业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行业整体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在环北京、环沈阳等华北和东北大城市建设大型物流配送加工、交易中心,积极融入核心经济区,加快建设全国性煤炭、PVC、稀土等优势产品的交易、储运中心。加快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二)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加快四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国家能源、新型煤化工、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延伸、升级、配套。

一是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工业发展水平。煤炭工业重点是在适度扩大煤炭产能的基础上,提高产业集中度、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大力推行煤炭清洁生产,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提高矿井水复用率,采煤机械化水平达到95%。“十二五”期末,全区原煤产能达到12亿吨。电力工业依托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重点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扩大电力外送能力,积极推进城市热电联产和煤矸石发电项目建设,适度发展生物质、沼气发电项目,重点推进5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

二是继续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突出绿色品牌,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发展以乳、肉、绒、薯、粮油、果蔬等加工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加强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乳品加工,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羊绒加工,呼和浩特市、通辽市玉米深加工,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加工,呼伦贝尔市大豆加工,锡林郭勒盟和通辽市牛羊肉加工,巴彦淖尔市番茄加工等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和冶金建材产业。加快煤化工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步伐,积极推动新型煤化工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打造精深加工产业链。鼓励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大型煤电—电石—氯碱—聚氯乙烯联合生产项目,适当发展氯丁橡胶、甲烷氯化物等产品,积极发展盐酸、液氯、PVC、PVA等下游深加工产品,打造PVC延伸加工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萤石资源,发展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打造萤石—氢氟酸—氟化工系列产品一体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乌兰察布氟化工产业基地。冶金建材工业主要是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有色金属产业,推进有色金属加工业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建设包头、呼伦贝尔、通辽、赤峰、锡林郭勒、巴彦淖尔等冶金工业基地。全力推广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为主的水泥生产技术,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

“十二五”内蒙古工业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

(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注重支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和新建重大项目相结合,注重非资源产业、新兴产业与承接转移项目相结合。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储备和调度管理,注重金融支持,强化银企合作,提高投资效益。各盟市依据本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后发优势,主动到相应发达地区协调、沟通对接产业转移项目,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突出地区优势、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利于节能减排及发展循环经济等原则,继续组织实施工业重点项目,保持全区工业投入稳定增长。

(二)实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着力集聚国内外先进生产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大力推动价值创造,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攀升。深化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国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重点突破,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构建科技创新的技术研发、实验检测、信息情报、成果转化的平台体系,培养科技和人才市场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上市融资、债券担保等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开放式的科技合作体系,为提高全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靠拢的原则,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共享的基础上,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聚集各类生产要素能力和项目承载能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促进产业集聚和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开发区(园区)扩区升级。符合条件的自治区级园区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园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政策;符合条件的盟市、旗县级园区批准为自治区级园区,享受自治区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政策。

(四)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着力实施“三大示范”工程。围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富民与强区并重的目标,鼓励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民工创办微型企业,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万户,实现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实施“以创业带就业”工程。围绕自治区重点建设的60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0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为产业延伸、升级、配套提供支撑,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围绕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每年重点支持100户中小企业在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同时,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五)发展循环经济,构筑循环型工业体系。围绕内蒙古资源分布情况,重点建设有色金属、盐化工、氟化工、煤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稀土深加工及其延伸循环产业示范工程。推广一批工业循环经济典范,着重推进企业内部工艺循环、园区内部企业循环、地区之间产业循环三个层面的循环发展,推动循环产业链延伸耦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围绕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通过实施国家强制性、超前性能耗标准、产业准入、节能评估、清洁生产、电价调节等措施进行综合监管,加大节能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高耗水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不断优化工业用水结构。在重点优势产业中积极推广应用一批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实好国家各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融合。加快呼包鄂乌(乌海)国家级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建设,并逐步向全区推广。积极推动煤炭、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强自治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统一应用平台建设,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的比例超过50%。积极推动电子政务,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社会和文化事业信息化。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化支撑能力。

(七)强化工业和信息化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坚持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突出抓好高瓦斯矿区、大型煤矿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积极推进金属和非金属矿山企业、尾矿库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强化项目安全设施核准审批,跟踪危险化学品项目进展情况,监督企业依法合规建设和试生产。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可控。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重要信息系统容灾备份中心,推进全区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和数字认证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建立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并与已有监控平台对接。加强政府部门互联网接入与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实施政府网站安全综合治理工程。在民爆行业继续打击“四超(超时、超产、超员、超量)”和“三违法(违法建设、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行为,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水平。

(八)建立健全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机制,保障工业平稳运行。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动态及煤电油气运供需变化,提高对煤电油气运供需走势的预测水平,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全面提高煤电油气运保障水平。继续推进中西部地区电煤供应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加大东部地区煤炭的出区比重,有效缓解西部地区铁路运力的紧张局面。着力解决电力通道“瓶颈”制约,加快实施以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送电通道建设为重点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工程;尽快完成蒙西电网“三横四纵”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和蒙东电网500千伏统一电网建设。协调做好呼和浩特石化公司500万吨成品油扩建项目施工期间的成品油调进,促进神华集团、伊泰公司煤制油项目尽快达产并就地销售,稳定中部地区的成品油供应,缓解跨省区铁路调运成品油的压力。加快天然气、煤制气生产及管道建设,努力增加市场供应量;加大天然气(煤制气)管道安全运输管理,有力保证稳定供气。配合铁路部门加快铁路通道、煤炭战略装车点建设和专用线整合,大力发展物流业,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加强供给侧、需求侧的管理和协调,保证电煤、成品油、天然气(煤制气)运输和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白货(指运价较高的物资)”物资运输,进一步提高全区煤电油气运保障能力。

责任编辑:康红波

推荐访问:内蒙古 增量 工业化 加快推进 转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