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2010回望世博历史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世博会究竟是个什么“会”?

带着这个待求证的问题,我进入浦西园区。这里有中国航空馆、信息馆、船舶馆、日本企业联合馆、上海企业联合馆等,这情景让我想起1851年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世博会始于“工博会”。

诞生便是演化的开端。世博会最初的50年是大型展览时期。体积巨大的火车、高达20米的蒸汽锤,是那个时期代表性展品。

变化自第二届世博会就发生了。1855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人们发现,法国人确实感性。他们在工业馆之外,又开了一个艺术馆。从此,世博会还是“艺博会”。展会的名称也改了,从“万国工业博览会”,变成了“世界博览会”。

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策划者布朗的未来世博会理念是:“展示概念,而不是实物”。

费尔斯大转轮这个高80米的大家伙,史无前例地把1440名惊叫着的游客“旋”上了天空从此,世博会还是“游博会”。

20世纪开始的40年,是世博会的工业美学时期。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目标是“确定每一门科学和艺术学科的当前状态,并强调人类知识和力量在每一个分支中要解决的新问题。”“福特流水线”展示的便是工业美学。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罗丹的150件雕塑作品,突出了博览会的艺术特性。法国卢米埃兄弟制作的电影,为观众带来新鲜的娱乐方式。世博会,还是“娱博会”。

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热狗、冰淇淋蛋筒热销。11年前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爆米花、蓝带啤酒、麦片、箭牌口香糖大行其道。世博会,还是“食博会”。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首次提出“主题”的概念。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米老鼠与唐老鸭出现在屏幕上。许多观众询问:“有米老鼠与唐老鸭的玩偶出售吗?”

20世纪40年代,世博会跨入技术美学时期。

1964年,纽约世博会。出现迪士尼主题公园。文化创意给历史留下记忆。

20世纪70年代,世博会掀开生态美学的一页。1970年,大阪世博会,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体现了对人文的重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主题是“人·自然·科技·发展”,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博会的延伸项目也体现出这种美学观念。上海世博会安排了10条旅游线路,也多是自然游、文化游:杭州的山水之美,苏州的园林之美,周庄的水乡之美。

经历了大型展览时期、工业美学时期、技术美学时期、生态美学时期,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与人文关怀成为世博会的重头文章。

159年的历史,亦长亦短。从“工博会”,到“艺博会”、“游博会”、“娱博会”、“食博会”、“创博会”、观摩会、交流会、研讨会,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人类完整文化的“博”览会。

文也彬彬,质也彬彬;文质彬彬,然后世博。从浦西到浦东,从科学到艺术,从美景到美食,从歌舞到诗篇,从建筑到思想,从产品到观念,在上海世博会,人们观赏完整的文化,享受完整的生活。这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切始于世博会”变得更真切。

“世界是那样丰富广阔,生活是那样丰富多彩,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歌德)看世界,要厚积:过生活,要博观。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良机。不入春园,怎知春光美如许?不去上海世博会,怎知今日世博“博”如许?

推荐访问:回望 世博 历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