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他者释码与主体认同: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本土文化逻辑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不可否认,当代艺术视野下的中国建筑艺术已然处在了一个多元文化影响的复杂语境里,设计者与批评者在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筑思想的同时,也逐渐开始思考应当如何构建起一个具有当代审美意义的中国建筑艺术体系。他们不仅要试图从他者角度完成对当代建筑艺术的认知与释码,更应通过本土文化逻辑为自己在整个世界当代艺术语境里寻找到“安身立命”的身份认同,最终梳理好自身的文化逻辑、完成在当代多元语境中的文化逻辑旨归。

关键词:中国建筑;当代艺术;本土文化;文化逻辑;互释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21-0013-03

1 模仿与失真:他者视角和释码的文化逻辑倾向

中国当代建筑的文化逻辑起点放置于整个世界语境来看是非常复杂的,但在其自我的艺术表达上来看,大致都离不开“主体”(self)或“本土”(native)、“他者”(the other)的逻辑倾向——不同的倾向,自然拥有其不同的文化审视和审美阐释的视角了。

他者语境的逻辑倾向主要是指源于西方的文化视野对自身的思考,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发挥一些积极作用。阿尔蒙多·尼兹曾提出“他者”视角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这只有通过比较、倾听他人,以他人的视角看自己之后,才可能实现。通过这些手段,我们最终才会向他人,也向我们自己学习那些我们永远不能通过别的方法发展的东西”[1]。一方面,基于他者的文化逻辑可以使中国本土建筑可以基于其他角度对自身有更多维度、全面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西方理论及文化形成借鉴,发挥实际应用价值。不过要指出的是,尽管对他者逻辑倾向引入具有必要性,它亦能在观念、实践上所能实现非常重要的价值,但一味强调以“他者”逻辑来过度阐释中国当代建筑艺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某些时候,这样的行为反而是对本土建筑文化的殖民式破坏——譬如目前在中国很多当代建筑艺术的设计里,依然能够窥见某些作品过度强调对西方当代建筑思想、观念、意识和形态有意“模仿”的痕迹,或他们对西方建筑中存在的一些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的表现形式刻意“挪用”的現象。部分建筑设计者大量借助西方现代或后现代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设计理念,却又处处体现出他们对本土人文关怀和现实观照的认知缺失,不仅面对本土大众时显得“炫技”或“故作深态”、以至于很难让他们获得审美认同,甚至目前还出现了一些为了迎合西方审美所创作的那些充斥着西方审美趣味建筑艺术作品、过度迎合大众甚至市场资本所作的那些充斥着低劣格调的建筑艺术作品。这样的建筑作品自然也是画虎类犬之作,其理念基本是对后现代艺术中平面化、解构、复制、商品化等特征的教条式解读,缺乏必要的哲学体系与文化思考。

尽管后现代建筑强调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借鉴使用(“后现代建筑所体现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热衷于运用历史建筑元素,尤其是古典建筑元素”[2]),这对于不同地域发掘本土及传统文化并在当代建筑中使用而言是积极,但其中更多的观点仍然对当代建筑艺术发挥着“破坏式”的误导作用,在中国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后现代完全强调以他者的视角来进行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释码,很多时候会出现误读,甚至会出现有刻意为之的“失真”,以至于最终消磨掉其本应具有的本土文化价值和当代批判价值,对本土文化的过度贬低会使之成为他者文化逻辑的附庸。有的西方评论家总会按照自己的文化逻辑去评判中国当代建筑艺术,“要看中国的东西,更要看到与西方的关系。游戏规则在他们手中,要想取得入场券,就得听从游戏的规则”[3],有的偏激无知观点还认为中国建筑的设计不够“规整”、“严谨”,缺乏理性尺度——这样的解读明显就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误读与无知。此外,有的西方建筑评论家“需要在中国的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西方’华语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塑造一个西方视角和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说穿了,这是一个西方意识形态的阴谋”[4],而西方艺术市场有意预设的资本陷阱也会让当代建筑艺术从对“价值”的追求变为对“价格”的追求,进而对许多中国本土建筑设计者与批评者与普通民众产生误导,这样的逻辑倾向显然也会是功利性的、预设立场性的、失真的。这需要所有批评者的重点关注。

由此可见,完全用西方的逻辑倾向来看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其中着实会有很多观念与中国本土文化逻辑相悖。从文化思维上来看,类似于这样的西方后现代阶段的文化逻辑倾向往往强调着对他者的尊重、以此来消解主客体之间对立的关系,但这样的文化思维若放在中国当下的文化现实,则会显得有些“过度”理性。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往往强调着对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关系的观照,传统建筑需要呈现出对“天人合一”关系的追求和强烈的人文关怀,这和西方从外在物质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分离的文化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不能一概论之。从设计思维、空间和线条的认知再到对建筑空间的布设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自然观与西方机械自然观等差别当然也会间接反映在建筑艺术的思维差异性上。若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在自我表达中一味“模仿”和 “失真”、一味强调他者语境的他者文化逻辑倾向,未免也会让文化逻辑倾向显得有些过于偏颇、迷失方向、本末倒置了。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建筑艺术还是应当基于本土文化的逻辑倾向,“他者”不应成为基础,而本土文化的“主体”应成为关键的核心——从后现代到当代文化语境,依然如此。

2 主体与认同:本土文化和精神的文化逻辑意识

不过,有很多设计者和批评者已经看到因过度重视以西方文化逻辑看待中国当代建筑艺术而产生的那些负面影响(模仿、失真),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研究与设计、源于本土文化逻辑中所成长的人,以及对西方建筑艺术有过深入了解、自我审视反思的人——相对而言,他们会更容易觉察西方当代建筑艺术的逻辑倾向,也能够让他们带领更多人去认真思考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应当如何去完成本体身份的验证,以及真正实现本土文化的自我阐释。

经历过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后,中国本土文化和精神的逻辑意识已经逐渐在当代艺术中冷静和觉醒。“因为随着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发生,是打破了,使我们放下自己的阵地,投降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中国自己的东西吗?这能叫中国当代艺术吗?”[5]所以,在意识到某些当代建筑艺术过度倾向于西方文化逻辑的问题之后,他们也开始强调在自我表达中透露出对艺术意义和本土文化思维的追求,而非一味拘泥于对艺术形态和方式的桎梏,也尽量避免了舍本逐末、迷失自我的表达。比如刘家琨所设计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大楼、水井坊博物馆、西村·贝森公园等作品都较为充分考虑和结合成都、重庆等地的地域文化元素,还有李晓东基于丽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所设计建造的淼庐等,这些建筑在借助西方建筑理念的同时表现出一个属于中国本土文化的逻辑倾向,并试图透过这样的表达来完成当代建筑艺术的本土化诠释,这些对艺术的当代性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而言,都有较好的案例参考价值。有的观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需要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以‘仁’为人性的道德关怀中,以‘和而不同’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旨归……使之成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批判话语和关怀”[6]——这对于当代建筑艺术而言,亦是较好的镜鉴。

文化逻辑对于文化身份的验证至关重要,“本土化”则是其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要求设计者和批评则要对本土文化和精神产生意识,并将在当代建筑艺术中将其发扬光大,这与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想中所述的新地域主义(New Regionalism)的部分主张不谋而合(“为重新建立民族精神的理想而回到自身传统文化的深层认识与探索中,以获得创作的灵感或理念……对于大部分新地域主义的实践来说,从形式上或从材料的选用和材质的表现上找到本土文化中传统建筑的某种联系,以唤起地方精神,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7]。)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者和批评者不能形成过度推崇本土文化逻辑而完全排斥外来文化,也不能过于偏激以至于形成“唯我独尊”式的文化中心主义、排他主义、本位主义。一般而言,主体和身份的认知意识应当要看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艺术理念和形式所体现出来的、最为核心的逻辑意识是否具有中国本土化的批判精神、人文理想和当代审美意义[8],所以,当面对多元文化的逻辑意识的时候,中国当代建筑设计者与建造者更应以谨慎却又不失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并由此完成主体与认同的本土建筑文化意识。

3 身份与诉求:平等对话和融汇的文化逻辑旨归

中西方当代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彼此认同的,也是互为主体(inter-subjectivity)的,它们的对话前提应该是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并且在此基础上愿意把二者放置在同一个位置来进行平等对话。这不仅仅是中国从西方“他者”的禁锢与误读语境中去争取立身之所和表达自身文化诉求的机会,亦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在西方文化逻辑之中必须要完成的文化逻辑旨归。当然,这样的“平等”并不是指西方后现代所宣称的、浮于表面“互为主体”的尊重[9],更是基于互为独立主体、对彼此文化的理性宽容與尊重,旨在通过不同地域本土建筑艺术身份与诉求的实现,最终完成平等对话和融汇的文化逻辑旨归。实现这一旨归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一不是基于本土传统文化及当代艺术视野之上的。

首先,中国本土的建筑设计者和建造者可以适度挖掘与利用丰富的本土化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并将其所承载的美学风格、文化内涵和符号信息等融合到当代建筑艺术作品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这些中国文化形态和文化逻辑的符号、图式、风格和语言,使中国当代艺术能够建立起来,也奠定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更是确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安身立命的根本”[10])。当自身的作品已经具有较高质量、独有艺术审美特质且拥有坚实的艺术思维基础之后,中国与西方当代建筑艺术的文化逻辑便可以以彼此尊重的态度开始平等的交流对话,并由此逐渐展开和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本土文化逻辑旨归的当代艺术话语体系,在独立与融合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目前从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实例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建造者和批评者开始关注于此,他们对本土传统建筑文化和当代艺术的融合展开了越来越多的探析,并整体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现在还有一种趋势,那便是将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文化思维与西方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之后,尝试将某些设计与建造思维结合起来,最终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达成二者之间的逻辑旨归。尽管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有很多不同,但当当代建筑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可以发现看似不同甚至矛盾的二者其实也有很多相近、相通之处。比如极为推崇中国古代建筑作品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他所设计的“流水别墅”作品基于周围的自然景观,无论是材料、空间与地形之间的和谐,还是对流水、树木等自然元素的融合,都透露出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有机自然观的理解。再比如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品摆脱了一味的西方设计风格,但又不拘泥于本地的传统风景园林等建筑特色,飞檐翘角与建筑细部呈现出来的是对本土文化的观照,以西方几何的效果呈现来化用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元素,整体建筑效果既有西方建筑理念的融合,又不失对本土文化的立身和诉求,已然完成了平等对话和融汇的逻辑旨归,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代表之作。

阿尔蒙多·尼兹(Armando Gnisci)曾从“后殖民”的文化概念来认识当下的文化语境,提出“只有在他者文化体系的参照中,反观自身文化,才有助于实现放弃西方中心主义……质言之,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在相互理解中才能实现。”[11]这对于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实现平等对话和融汇的文化逻辑旨归而言,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质言之,如何实现“共同发展”和“相互理解”尚需商榷,其未来的发展向度何去何从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机遇。

4 余论与总结

他者释码与主体认同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当下及未来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筑艺术的本土文化逻辑亦是必要且极具争议的一个议题。在这之中,尤其对于他者视角和释码的文化逻辑倾向、本土文化和精神的文化逻辑意识、平等对话和融汇的文化逻辑旨归三者的关注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关乎到中国建筑艺术在当代视野下的本土化发展脉络,也关乎于它在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如何寻得安身立命、获得发展机遇。

除了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艺术自身的探讨之外,还需要研究者着眼于整个世界文化系统,打破中西方二元的文化隔离层,“……将不同文化圈的艺术,由内向外,由外向内,多次往返,进行双向的阐释,由此达到相互理解与沟通……在了解中西双方不同特征的基础上,相互阐释”[12],并“需要用互释研究的方式,不偏不倚地作双向的阐释,同时在互释研究中,通过了解他者艺术文化,再反观自身一边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艺术文化”,从某些建筑作品的个例研究一直延展到对本土建筑艺术、当代建筑艺术的整体性研究,最终使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理清文化逻辑、探索发展向度,最终完成逻辑旨归、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德]马勒茨克.潘亚玲译.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戴维·哈维.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商务印书馆,2004.

[3]罗小未主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二版.

[4]王静主编.迷上当代艺术的20个人[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72.

[5]李倍雷,赫云.中国当代艺术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206.

[6]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7.

[7]王佳倩.历史环境中的新旧建筑结合[D].重庆大学,2002.

[8]赵星.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D].天津大学,2005.

[9]卢建松.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当代价值[J].建筑学报,2008,(07).

[10](意)阿尔蒙多·尼兹.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J].罗湉译,中国比较文学通讯,1996,(04):8.

[11]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1.

[12]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5.

推荐访问:建筑艺术 本土 中国当代 主体 认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