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河南省干旱灾害时空演变特点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根据河南省20多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基本气象资料以及自然灾害数据库,在其中选取河南省典型站点数据,计算河南省1963-2012年月尺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分析干旱发展规律和干旱演变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50年间除郑州外CI指数呈上升趋势,干旱加剧,年代间有往复波动;三门峡受地域影响干旱程度较轻。

【关键词】干旱;时空演变;河南

Space-tim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 in Henan Province

LI We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meteorological data as well as the natural disaster database in more than 20 st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1963 to 2012, in which the selected typical site data in henan province, calculate scale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dex (CI) and analyzed regional development rule of drought and drought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1963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 index is on the rise in addition to zhengzhou in henan province 50 years and every ten years have reciprocating movements; Sanmenxia city drought is influenced by regional to a lesser degree.

Key words: drought; space-tim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Henan province

引言

河南省位处黄淮海流域,水文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干旱灾害频繁发生。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该地区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加,干旱灾害存在进一步发展的风险,需加强重视干旱灾害的偶发性、变化性和难预测性,以免其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之一。通过选取河南省五个典型地区进行分别研究分析,试图找出河南省1963-2012年50年间干旱的发展规律,从时代、区域方面展开河南省干旱情况的研究,剖析成旱原因与旱情发展特点。

1、资料与方法

根据河南省20多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基本气象资料以及自然灾害数据库,选取河南省的郑州,三门峡,商丘,南阳,新乡等典型站点数据,该五市地理特征明显,地貌各异,适宜从区域性上发现干旱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的计算方法为:CI=aZ30+bZ90+cM30(式中:Z30、Z90——分别为月尺度和季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M30——月尺度相对湿润度指;a——月尺度标准化降水系数,平均取0.4;b——季尺度标准化降水系数,平均取0.4;c——月尺度相对湿润系数,平均取0.8。)

2、河南省时代-区域干旱演变特点

为更好解决河南省干旱问题和减少旱灾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区域地理方面发现干旱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干旱程度与特旱程度两种情况作出统计分析,对干旱频率与干旱强度深入研究。

从总体五市50年间变化上来看,明显可以看出河南省干旱情况处于逐渐加重状态。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3个特重旱区:分别是南阳、新乡以及商丘。三地处于平原或盆地地带,2002年后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成为了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三门峡地区地貌以丘陵山区居多,一部分影响了大气环流的蒸发量和降水量,所以减缓了该地区干旱情况。从各个市级地区来看,每个地区在5个年代间发生的干旱等级划区次数各异,见表1:

另一方面,1963-2012年50年间全省范围内发生特重干旱等级的次数持续攀升。除郑州在60年代初的特重旱情以外,大部分特重干旱旱情都发生在90年代以后。其中,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两个发生特重干旱等级旱灾最多的地区——南阳与商丘。在今后的预防极端干旱天气灾害中,应着重加强这两市的旱灾抗灾减灾预防工作。从5市级地区分别看来,每个地区在5个年代间发生的特重干旱干旱等级划区次数见表2:

3、结论

在河南省五个典型市1963-2012年50年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的数据中清楚的表现出:21世紀后,除了郑州地区外,其余地区干旱加剧,并且旱情在总体呈下降趋势的同时,年代间有往复升降的过程。在时代-区域干旱规律研究分析中发现,1963-2012年50年间五个典型市发生旱情最轻的是三门峡,可能原因是因其地处河南西部山丘地带,气候复杂,降水与蒸发都与其余四各地区所处的平原地区有所不同。发生旱情最为严重的是新乡。造成严重旱情的原因可能是:一、新乡市为豫北重镇,平原地带占了整个新乡地区的78%,受温度和降水影响最大。二、新乡紧邻河南省会郑州,随着郑州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郑州地区内出现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岛效应以及雾霾等气候污染对新乡的降水和水环境造成了影响,从而影响了新乡的干旱情况。另一方面,21世纪后,商丘和南阳的干旱加剧情况最为严峻,可能也与其工业发展影响了该地区的降水量与蒸发量有关。另一方面也发现,新乡的干旱情况受降水影响较大;而郑州、三门峡、南阳则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 邹旭凯,张强.近半个世纪我国干旱变化的初步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8,14(6): 679-687.

[2] Liu J L, Stewart R E, Szeto K K. Moisture transport and other hydrometeorology cal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e 2000/01 drought over the western central Canadian Prairies[J]. Journal of Climate, 2004, 17:305 - 319.

[3] 马柱国,任小波.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4): 195-201.

项目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42102310290)

作者简介:李雯(1990—),女,苗族,贵州贵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理论与方法。

推荐访问:河南省 干旱 灾害 演变 时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