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内心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思想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内心和谐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是社会安全运行发展的保障,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个体内心失衡会导致:个体自杀、情绪障碍、官员会权力滥用,高校让学人浮躁,影响家庭,导至就业困难、贫困生心灵的扭曲。为此,构建和谐社会要关爱弱势群体、要善用人之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视教师的内心和谐、要改善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校园建设。

关键词:内心和谐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强调人的内心和谐,就是“以人为本”核心的具体体现。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必然要求。温家宝总理:“人内心的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和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它是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层面作的一个精辟的概括。如果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极大满足的时候,人们的内心不和谐不健康患得患失,以个人利益为先的话,这样的社会不能称之为和谐社会,只有人的内心和谐了,和谐社会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1.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

中华文明几千年,经久不衰,就是在于有一种强大的内在的凝聚力。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和”的思想亦称“和合”思想,即“人和、祥和、和睦、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内和外顺。”其中“天人合一”“中庸”等思想就初步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强调消除对立矛盾,团结互助……其要求与当今和谐社会是相通的。

“和谐”一词的原始经典的出处是《管子、兵法》如:“谐辑以悉,莫之能伤”指民众和谐又组织的好,则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能够伤害这样的组织。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人尽其才,个体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及社会的和谐,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

今天的佛教理论同样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示作用。如强调对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与尊重。《大般涅磐经》中使用了和谐一词。佛陀规定比丘要修习的“七法”第一就是“欢悦和谐,犹如水乳”马永胜(《文化漫谈》和谐社会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集大成者)[1]佛教强调“以人为本”、“报恩心”、“慈悲心、同感其苦”,推进人格和谐。佛教重视从当下做起,从内心着手,由自净心到净国土,由安自心到安民心,由平自心到平天下,就能实现“人心和睦、家庭和睦、人际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这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代人所说的“和”是不争不斗,人要与天地维持一种自然的状态,共荣共存。人与人之间互相包容,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 “谐”即同心。要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就不能独断专行,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遵循着一个轨迹,才能达到美满和谐的状态。

和谐社会:指社会各成员、群体、阶级、集团之间的关系互相融合协调和睦相处,充满活力与生机。社会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社会稳步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因为社会是由互相联系的个体构成的,人的主宰是人的内心,只有人的内心和谐,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政治、经济、法律体系,和谐社会才能有实现的保障。

2.内心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内心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至高境界。内心和谐是我国的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首次提出来的。即:一个人内心对欲望、名利、权利、他人、家庭、社会、祖国、自然事物的宁静与平和。是指一个人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态度,对内协调,对外适应,给家人和朋友带来安全感。

2.1内心和谐有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促进社会和谐

健康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的平衡发展及能够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个体内心和谐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接纳自我,有效的控制自我,适应环境。

个体和谐的核心在于人内心的和谐,努力实现内心和谐是个体成长进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每个社会成员如果能真正做到正确的对待他人、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困境和荣誉,则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

中科院心理所曾发表《2007年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介于“不确定”和“比较和谐”之间。49%的民众心理不和谐。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实现“阡陌纵横、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发展状态。即通过对人性的道德约束与礼仪规范实现个人的“仁心”就是内心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娴静、舒适、安逸”涂山峰、郭笑撰《构建和谐心理与心理和谐体系》《新视点》2007、7、6[2]

2.2内心和谐是社会安全运行发展的保障

内心和谐的实质是尊重个体的发展,强调个体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强调个体的发展要全面科学、适时、适度。这有助于把人们的竞争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人际关系的摩擦与激化。内心和谐所追求的是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从而达到保持社会和谐的状态。

否则,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人际信用的发展等造成损害,影响政府政效。如:由于内心失衡导致的犯罪、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妨碍和谐社会的正常发展与运行。

2.3内心和谐有助于社会和谐

内心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与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只有个体内心和谐,人格健康,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社会,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的融入他人,集体社会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协调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所说: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了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有序。

3.个体内心失衡对和谐社会的危害与影响

内心和谐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个体精神的关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社会个体成员内心的失衡,必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危害与影响。

3.1个体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1.1心理危机导致个体自杀,给他人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率为23人/10万人,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自杀至少对6人造成影响,还给国家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

在高校中,因心理危机导致的自杀死亡人数呈上升的趋势,且自杀者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高学历、大学生占自杀者群体的50%--80%湛宝华、石立平《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及救助策略》09、1、13(下载中心)[3]

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10天内发生四起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将2006年称之为“中国大学生自杀年” 杨金江《大学生理智型自杀的分阶段干预研究》2006. 大学生自杀年[EB][4]

大学生自杀不仅给家庭带来灾难,且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给国家带来损失。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个体所需的爱、关心、需要、尊重等达不到要求,当他们心灵深处感到被社会、团体、组织、亲人抛弃,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失败时如:失业、疾病。。。使他们丧失社会归属感及做人的尊严时,他们痛苦不堪,心理危机自杀发生。

3.1.2社会竞争的压力导致情绪障碍人数激增且蔓延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约有超过2600万的抑郁症患者,但接受治疗的不到10%其中有10-15%的病人死亡于自杀。除发生在特定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外,且开始向正常人群蔓延。

抑郁症不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工作效率下降,还使人的寿命降低。抑郁症目前在亚洲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将上升到第二位。

上海医生单怀海的调查显示:在4326个样本的统计中问:“在是否会感到焦虑不安”统计结果占55%,调查还显示:女性、白领、事业单位(警察、教师、公务员、医生等)属于心理危机易发群体。50%的学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7%-21%。学生中自杀、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孙轶伟 新华社 每日电讯 2007、7、8[5]

可见情绪障碍,使个体的聪明才智受到遏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与严重影响,曾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2社会环境因素

欧文:“人是环境的产物”在社会现实中,人的价值观、人的道德行为、人格特点,是在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影响人的内心和谐。

3.2.1社会竞争压力导致官员心理失衡

快节奏,高效率,强有力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使职场人群变得更加暴躁抑郁。调查显示:北京公务员中人际关系异常的达到60.7%,焦虑的38.4%,抑郁35.6% 。新华网论坛之声[6]《中国当代官员心理问题的社会学分析》的作者,刘车超博士认为,现代官员中出现了许多让人担忧的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或负面成分,主要有以下八种意识膨胀:即贪婪,玩忽,纵欲,邪情,迷信,专横,攀比,虚伪等。又如,某女干部因为未成功竞聘成为某省国税局副处级岗位竟然雇人用硫酸泼向竞争对手。侯大伟,丛峰《经济参考报》心理测试当官要过人格关2006.2.21[7]

内心失衡,导致官员们在行使其职权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偏差,乃至违法乱纪,践踏社会公德,难以在公众当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党内高官的腐败亦如此。无内心的和谐,社会和谐只是低级与表面现象。只有内心和谐才能达到社会的终极目标。

3.2.2高校“官本位”膨胀使学人浮躁,影响学术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职能更倾向于管理职能,行政官员掌管着人、财、物等大权。在高校一旦做了官,科研项目的获得,职称的评定,都要比普通百姓拥有明显的优势,个别领导利用手中的权利与教师争课时,拿高额的津贴费。

官本位,使高校的学术尊严受到极大的挑战,学术精神沦丧。如: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滥评职称,滥发文凭、教学科研评估中弄虚作假,学术上的权钱交易等,个别领导大权独揽,滑向腐败。教师成为行政权威的附庸。有的认为创收是收益,教学是支出,为此另谋职业。有的专家教授在权利与金钱的诱惑下,谋求行政职位,造成专业技术人员资源的浪费。还会危及到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事实上,教师的威望在于学术水平与人格魅力。

3.2.3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人格特点,道德水平,为人处世,行为方式,都会对子女的行为方式,内心和谐造成影响。如:单亲家庭的子女往往:孤僻、自卑、胆小、缺乏安全感……目前,我国离婚的夫妻保持在120万对左右,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其中54%的犯罪青少年,是离异家庭的牺牲品。丁芳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8]

4.3就业困难导致的心理失衡

4.3.1供大于求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

“十二五”期间,大学毕业生年均667万,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2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每年登记的失业人数预计10000万人。据预测,我国劳动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任仲文《八个怎么办》学习参考 莫荣《做好就业工作的压力挑战和机遇》人民出版社2011.8第一版[9]

4.3.2就业歧视:服务行业只看包装,不看实质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的一项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就业领域存在的各种歧视现象依旧令人担忧。包括: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身份歧视、相貌歧视等。

某下岗女工在应聘家政服务员时,招聘方以身高不够,被拒绝试用。因身高相貌被拒之门外,使求职者倍感痛苦,产生不公平感、人情冷漠感,自卑心理,甚至心理畸形变态。为此一些大学生不惜重金整容,已达到得以被用人单位青睐的目的。还会导致社会丑恶现象。如:给造假学历、假身份证等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对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就业歧视导致的个体内心失衡,已成为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因素。

4.3.3知识结构与技能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大学生回炉技校,则是最好的例证。此外还有城镇就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技能低,政策壁垒的限制、就业规定不从实际出发等因素导致就业难,内心失衡。每日电讯:2010、4、23、的《后毕业时代:一个大学生的无奈转变》的调查显示,94%的后毕业群体心理焦虑。

4.4贫困生从生活落差到心灵的扭曲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去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4.4.1因贫困而压抑。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吉林大学某女生说:看到别人穿名牌、上网、出游自己很羡慕,但自己拿着各种经济救济才得以读书,没有资格想这些,否则就是不求进取。

4.4.2因贫困而自卑。贵州师大某班主任:贫困生每天节衣缩食,月伙食费不足160元。某贫困生每天用馒头蘸盐水吃饭……但却拒绝了学校的帮助。

4.4.3因贫困引发悲剧。郑州师专学生科杨保德:某贫困女生,日常生活中连袜子都买不起,衣物都是同学送到,一天竟吊死在上层床上。原因是唯一的亲人舅舅家的房屋被台风吹到了。单纯刚 史俊庭 新华社 每日电讯 2005.1.11[10]

4.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促进个体内心和谐的应对策略

4.1构建和谐社会要关爱弱势群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个体内在和谐是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谐的基础。和谐社会要体现人文关怀,向弱势群体倾斜。让每个人的创造性都发挥出来,不能人为的压抑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要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

如:不要歧视在城里打工的外地(农村)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心理疾病患者等。因贫困,他们可能有被主流社会抛弃之感,这与和谐社会不相适应。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救济与关爱。

构建和谐社会,就得有言论自由,这是和谐平等的前提,带着有色眼镜说话,不是言论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不准许上访、阻止上访等)不能消除利益冲突,只能堆积仇恨,仇恨是和谐的腐蚀剂。

在高校中,就要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从心理健康的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渠道对贫困生、综合素质差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生理缺陷的学生提供帮助。

所以,只有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使之内心和谐,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

4.2构建和谐社会要善用人之短

用人之短,就是恰当的利用某些人的短处,及某些工作的特殊性,从而达到一种不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与传统的扬长避短的用人方式截然不同。现实中用人之长可能造成人才的浪费,由于判断的差异也可能导致用人不当。用人之短,就要有胆、有识、对人的个性特点、缺点毛病加以分析,把人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因人施用。徐殿龙《经济参考报》《善用人短》2007.7.6 [11]如:让好出风头的人去做公关,让视力不好的人去暗室做感光材料,让心细如发的人做纪检等。

做好用人这篇文章,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能。现代管理有句名言: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对于任何有身心缺陷的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歧视他们,否定他们,对他们带有偏见,一棍子打死。而应让他们融入社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与兴趣爱好,努力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才能人尽其才。古人: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发挥具有不同个性成员的潜能,加快和谐目标的实现。

4.3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

作,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治疗内心不和谐的主要的方法与手段。

4.3.1心理咨询:它是通过咨询(顾问、参谋)的方式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找到内心不和谐的症结所在,并进行有效的疏通。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有,情感疏导、减压疏导、择业疏导等并坚持心理疏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它是增强内心和谐及群体和谐的有效手段。

4.3.2心理咨询应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预防为主、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坐诊式、预约式、约谈式、关怀式、电话咨询、网络咨询、转出等方式。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防的工作体系。咨询还包括咨询场所的建设,咨询师的培养及资格认定等等。

4.3.3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强调高校中所有的教职工都负有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心理教师直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开设心理健康选修、必修、讲座等课程,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思想,党政干部及从业人员,在服务管理工作中积极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的格局,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对于社会个体成员来说,要学会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学会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加人际交往,淡泊名利,以诚待人等)

4.4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教师的内心和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究其本意来说就是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喜欢和敬佩尊重学生的老师。”

有学生描写他们的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满脸的旧社会,五官错位,紧急集合”反映了教师内心的失衡的现象。《京华时报》记者张灵2011年04月12日报道:北京朝阳区教委对1253名教职员工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66.1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2007年3月湖北工业大学教授 郭秀兰 使用scl-90心理测试量表在高校教师中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讲师职称的教师各种精神症状因子超出常模人数的比例高达34%,职称越高、学历、学位越高,各精神症状因子超出常模人数的比例越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如人意,必将影响到教学工作乃至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当教师把不良的情绪体验发泄到学生身上的时候即表现为对学生的讽刺,挖苦、斥责、侮辱,变相体罚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豁达的人生态度、创造力等遭到遏制及毁灭,甚至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的破裂,酿成悲剧。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价值取向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的师生关系,才能使两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而上述目标的达到有赖于教师内心的和谐。而教师的内心和谐有赖于学校所在的外在环境及对教师的工作、生活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要大力开展关爱师生工程活动,扎实的开展师德教育,让教师在工作中真正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努力发扬大学精神用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熏陶人,感染人。

4.5构建和谐社会,要改善就业环境

4.5.1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

2009年4月8日《每日电讯》转载《中国青年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77%的大学生有创业意识,但真正实施的只有3%,美国25%。原因何在?一是严格死板的登记与繁琐的审批制度。我国111天,加拿大只需2天。我国的审批费用达到年薪的11%,美英只1%。

二是61.63%大学生缺乏启动资金,生存环境困难。各种税务不堪重负。成功率低。2010年广东省积极要求创业的大学生不到15%。

4.5.2尽快破解影响就业的“人造壁垒”

叶健、刘方伶 《经济日报》2009、2、9报道山西的一些民营企业、银行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求职者的信心受挫。县乡两级单位人才缺口大,但又人才难进。大学生想通了下基层,基层却不敢用了,担心养不起。

4.5.3要通过政策规范用人单位录用行为,禁止恶意招聘。帮助学生做出职业规划,加强实训实践。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就业的广阔天地。注重中小城镇企业的发展,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高校要对专业规划做出合理的设置。

4.6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校园建设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

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需求,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更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高度上来。二是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思想,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根本。学者要独善其身,不慕虚荣,不为名利,不受物欲之累,真正使大学成为进行科学探索的场所,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使知识分子具有探索科学知识真谛的勇气。从而带动一流的学科建设,争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以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要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的需求。通过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科技校园、建设校史、党史、陈列室等隐形教育,弘扬本校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学校的庭、台、楼、阁、陆、湖等实现教育功能,以期达到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实际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使教师能了解到新的信息、学术动态、科研成果、开拓视野、启发思想。使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国情、社情、培养动手能力,全面发展。通过校园大学生的演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征文、辩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交际能力、管理能力……使之身心愉悦,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马永胜.(《文化漫谈》和谐社会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集大成者)

[2]涂山峰、郭笑撰.《构建和谐心理与心理和谐体系》《新视点》2007、7、6

[3]湛宝华、石立平.《大学生应急心理危机及救助策略》09、1、13(下载中心)

[4 ]杨金江.《大学生理智型自杀的分阶段干预研究》2006.大学生自杀年[EB]

[5]孙轶伟.新华社 每日电讯 2007、7、8

[6]新华网论坛之声

[7]侯大伟、丛峰.《经济参考报》心理测试当官要过人格关》2006.2.21

[8 ]丁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家庭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9 ]任仲文.《八个怎么办》学习参考 莫荣《做好就业工作的压力挑战和机遇》人民出版社2011.8第一版

[10]单纯刚、 史俊庭.新华社 每日电讯 2005.1.11

[11]徐殿龙.《经济参考报》.《善用人短》2007.7.6

作者简介:

张晓荒(1962-),女,湖南祁阳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骨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推荐访问:构建和谐社会 启示 内心 和谐 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