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马麒主政时期青海地区民族教育述略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民国时期青海教育总体而言出现两个面向的突破,一是普通世俗学校的建立在量上出现扩张,二是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从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实质性转变。这两个变化为青海建省后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民国时期;马麒;穆斯林;蒙藏;教育

中图分类号:C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130—04

民国初期的青海地区。普通世俗学校教育依旧难以普及,让蒙、藏、回少数民族子弟走进学校,在青海地区无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乾隆年间杨应琚办回民社学,到马麒主政时期。历经一个半世纪。西宁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普通世俗学校。还是杨应琚创办的东关回民社学,学生最多时期也难超过20名,其规模无异于一所较大的私塾。实质性变化主要是在马麒主政时期,一是普通世俗学校的建立在量上出现扩张,二是少数民族教育出现从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实质性转变。这两个变化为青海建省后民族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以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为核心教育机构办学的肇始

近代青海地区教育的问题、变革的力量和希望全部集中在少数民族教育的近代转型。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如果不能完成从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转变,区域教育近代化课题的完成则无以期日。其中,穆斯林社会、蒙藏社会分别作为两大宗教势力领地,宗教教育的传统已在民众生活中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常态之中。宗教是民众社会生活的根基,近代教育方向的根本的出路在于宗教界对普通教育的认可:唯有如此。民众才敢走进学校。否则,就无从建立起一个宗教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离的真正教育体系。

民国元年马麒进入西宁时,有名可考的学校约四所:一是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兴文两等小学堂;二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西宁办事大臣庆恕设立的蒙古半日制学堂;三是乾隆十一年(1746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创建的东关回民社学;以及始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由西宁府五峰书院改建的西宁府中学堂。到1911年,西宁学生总数40名左右。西宁以外四县三厅学校数量约28所,学生总数不超过200名。上述学校皆设在东部农耕区内。日月山以西蒙藏聚居的游牧区内。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这时的青海地区,宗教教育依旧占据主导,垄断了社会教育资源,宗教至上的观念让普通世俗学校教育很难推展。马麒面对的是一个近代教育尚未起步的社会局面。

清代青海地区尚无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之一就是兴办教育事务。从清末新政西宁府劝学所设立。到民国初年劝学所废立不定的反复中,教育事务大多照旧由劝学所秉承马麒旨意执行。甘肃省一级机构于1906年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政。然其职责主要是“巡行点试”。每岁考试时配合地方官监督考试而已:增设的省视学,对府厅州县的学务工作给予监督指导。对西宁府执行较多的也只是政策性的方向指导。教育事务办理完全由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兼管。1907年在府、厅、州、县次第设立教育局、劝学所、县视学的教育行政体系。劝学所劝导地方绅士和土官头人资助兴学,属正式设立的地方教育行政事务机构。民国成立,各省提学使司改为教育司,总管全省教育事务,省下设县一级教育机关。这时民国教育制度正在创设时期。政策时兴时废。青海地区废府置县。昔日的劝学所职责基本上没有变化。劝学所设总董一员,就所辖境内划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1人。主要职责就是劝办负责学区内新式小学,推行初等教育。劝学所所长和劝学员由有一定声望的地方士绅担任;劝学所机构职能依附于公署。只依照马麒指令办事:最大的劝学员实际就是身为地方最高长官的马麒。

不论是劝学所还是镇守使署的教育科,几乎形同虚设。地方志资料没有专门记载教育机构信息,更缺乏其工作记录。清末民初青海地区教育行政机构担负的只是维持日常教学得以进行的琐碎事务性工作。教育权利几乎全归地方行政机构。地方主要政治官员就是地方最高教育行政事务执行者,教育行政无法游离于特定的政治氛围之外。这虽为马氏父子专权所致。但本质上是青海地区公民社会的发育不成熟。地方一级行政建置的不健全,以及复杂的多民族、多宗教因素导致。马麒要兴办教育,只能另辟蹊径。

1922年5月27日,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在西宁成立。宗旨为“促进回教青年学生教育。并阐发回教真谛”简称为“回促会”:马麒亲任会长。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俊为副会长,会址设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院内。成立后到194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改组。第一次是在青海建省后,由青海省第一任主席孙连仲主持改组。将“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改名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任命国民军派驻西宁城防司令安树德(回族)为会长。专门拨款在东关清真大寺旁边修建新的大楼作为回促会办公楼,同时在新会址内附设青海省第一所回族女子小学校:修改宗旨为“阐扬回教真谛,促进回民教育。灌输三民主义及学识技能,令其从事各种职业,达到自立生活为目的。”第二次改组由马步芳主持,1932年。将“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改为“青海省回教促进会”。虽然省略了“教育”二字,但正是这一阶段,回促会的办学达到了高峰。

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的创设,是马麒自办教育的重要起点。以穆斯林社会为主的回促会办学局面的形成。体现青海民族教育从宗教教育向普通世俗学校教育过渡中的半宗教半世俗特征。

二、穆斯林社会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起步

穆斯林社会经堂教育向普通学校世俗教育的过渡,由回促会创办“清真小学”实现,学校教育半宗教半世俗特征也由此形成。

马麒自办教育的起点依托原回民社学。但是,各民族“一视同仁”是其办学主导思想。1917年将西宁县高等小学校扩建为西宁第一所规模最大的半新式高级小学——“同仁小学校”(西宁县立高级小学校)。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成立后,改为会立西宁高级小学校。回促会的成立正是时任同仁小学校长邵鸿恩、教员田生芳的建议下,以同仁小学为依托申请建立起来的,成立后以邵鸿恩为主统管青海地区教育。马麒带动乡绅资助下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甘肃省主席刘郁芬题赠“有教无类”匾额以资鼓励。马麒在同仁小学做到了这一点,第一次在青海地区实现回汉合校招生。马鹤天来西宁考察时,以“甘肃回、汉民族,屡起恶感,发生惨剧,余以为消弭之法,不在兵力而在教育。故余极力劝回教人多入学校。并劝将清真学校一律改名,招收汉生,并人汉人学校。以期根本上消除意见。融合感情。统一思想。泯灭界限…总宜不分民族界限,期达各民族一切平等之目的。”“主张回教学校不必分离,以泯界限。且言语相同,亦无分立之必要,林烈敷、黎雨民等亦主张之,故不曰‘清真’而定名为‘同仁’,兼收汉生。”马麒听取马鹤天建议,表示在招收学生方面。“不分民族,一视同仁。”各族教育同步发展可看做是马麒主政期民族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从长远来看,实施的结果是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开始。其意义远非一名称的变化。学生由原来只有回族学生扩招其它各族,汉族学生逐渐增多,藏族、土族学生只有一二,为数不多,建省后增加起来。马麒倡导下,西宁府下各县陆续办起的小学校都以“同仁小学”命名:马步芳驻兵化隆甘都镇时捐资开办了第二所同仁小学。甘都镇随后成为化隆地区教育兴盛基地,同仁小学发展为甘都中学。民国前期回促会以“同仁小学”为核心发展地方教育的基地培育起来,以此为基础,回促会办学在青海地区全面普及开来。

回促会在各县分设的分会成为地方一级主办穆斯林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主办机构。最早在湟源、大通、贵德、碾伯、巴燕戎格、循化六县先后设立起县立回促会清真小学校。回促会办学的具体数目1934年10月青海省教育厅做了统计,总计7县设立回促会立完全小学校15所,教职员77人,学生数1575人:12县回促会立初级小学校建立共计76所,教员数225人,学生数3692人。是时省教育厅成立三年左右时间。设学建校工作才开始统筹办理当中,也就是说。尚未在青海全面开始建校工作。三年里所建学校在建省前马麒设立的基础上增加不会太多。上述数据中80%的学校无疑在建省时已经设立。至1927年,西宁城内较具规模的小学校有8所。西宁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是内地人来青海时都要前往参观的学校。属于规模最大者,有学生270余人,教职员12人,每月经费500余两。第二高级小学校,有学生80余人,教职员6人,每月经费银550余两。马鹤天考察时发现此校人数不及第一高小三分之一。而经费反而多。认为不合理,下令县长平均分配,他不知道此校乃为时人所称“少爷”学校。是当时青海地区权贵显要人家子弟集中的学校。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到1929年建省后出现在省府各类机关的主要人员名单上,马继援即就读于此校。及至建国后青海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里的主要官员、各机构主要组成人员中,回促会所办学校毕业者仍是地方建设队伍中的无可替代者,那是接受了近代新学教育背景的一批人。

三、以蒙古半日学堂为基地兴办蒙藏教育

(一)清末蒙藏社会新旧过渡的突破

与宗教对穆斯林社会教育的羁绊相同,造成蒙藏教育滞后的原因除了宗教教育影响以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对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开展更显阻碍。杨应琚自乾隆年间在西宁办学,到继任者皆以兴学设教作为政绩的主要内容而捐资设学,不可谓不努力:其中建功最为卓著者是东关回民社学的创建,这是青海地区第一所专门的少数民族学校。但是,直到清末,青海地区不见一所有关蒙藏的普通世俗学校的建立。《西宁府新志》、《西宁府续志》两部重要的地方史志中,不见有关蒙藏学生入儒学就读的明确记载。只是在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年)任西宁办事大臣的长白文孚所撰的《青海事宜节略》中记载,乾隆元年(1736年)六月。“奉旨:唐古忒学生内着派往西宁四名。西藏二名,令其认真学习。西宁学艺者后裁;派往西藏四名,五年更换。”派往西藏的学生要去学习的地方只能是寺院。要学的肯定是藏文:派往西宁的是去“学艺”。如果是技术一类的“艺”,也不需要去社学学习,专门进入儒学的学生几乎为零。

清朝时期没有设立专管蒙藏地区的教育机构。藏区事务由理藩院统辖,蒙藏教育处于随事而设,随官而治。晚清新政成立学部不久,统一规划和调配边疆地区教育被提上日程。驻藏大臣联豫呈递在西藏办学的咨文后获准后,新式学堂在藏区设立起来。不久,学部又针对《奏定学堂章程》不适宜在蒙藏边疆地区推广的情况。拟详细研究蒙藏教育情形,饬令学制调查局制定《蒙藏学制章程》,并计划会同理藩院一起推广蒙藏学制。1908年,学部拟定《满蒙文高等学堂章程》,设立满、蒙、藏文科的预科、正科和别科。招收中学堂毕业生入高等学堂。然而,青海地区无生可招,这时的蒙藏游牧区仍由中央直属。清末新政,各地兴办新式学堂,理藩院遂于宣统二年(1910年),催办青海蒙古两蒙旗教育。西宁办事大臣庆恕即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创设蒙古半日学堂。青海地区蒙藏民族教育出现突破。民国时期的建设皆以此校为基地改办、扩办不断发展起来。

(二)以蒙古半日学堂为基础的扩展

蒙古半日学堂是专为青海地区蒙藏子弟设立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清王朝在甘、宁、青地区为蒙藏民族设立的首所独立的民族学校。“故蒙藏教育有正式之设施,在边疆中首推青海为早创也。”同“是为青海(专指西部游牧区)学校教育之第一声。”课程仍然是儒学教材,以《三字经》为主,用汉语授课:招来的学生却大多听不懂汉语,初办时唯教习一人,学生十余人,成立之初只招收蒙古族。1912年,宁海镇守使设立后,改为宁海蒙番校学校。开始由单一的蒙古学堂变为兼收藏汉回族学生。“当时西宁区域垦牧兼营之藏族学生。日渐加多。”1919年扩充为蒙番师范学校,“培养蒙藏师资,以为推进小学之基础。”这时的青海地区尚无专门的蒙藏中学。1925年学校朱绣担任校长,大加整顿。学校发展出现质的飞跃:增招中学生一班,分教育、垦殖二科,“以造就实用人才。”朱锦屏以其在青海地区政界的影响力。请地方政府直接下令,令蒙古二十九旗王公选送学生入校。政府强制入学令很快生效,附小蒙古族学生。骤增至五十余名之多,次年又增加招收师范本科学生一班。朱锦屏的整顿见效以后,为了扩大学校规模。蒙番师范学校遂在1926年改为宁海筹边学校。青海蒙番学校在1919年扩充为蒙番师范学校后。毕业学生开始成为实施地方蒙藏教育的资源,并很快在牧区办起了第一批蒙藏小学校。“玉树、卡不卡(即今恰不恰)、都兰、果密(即共和县),各地蒙藏学校之成立,皆为该校毕业之师范生所首创。”贵德县第三区蒙番初等小学校1所。为此“在镇署设立专科,以司其事。蒙藏教育至此渐具规模。”建省后又改为“青海省省立第一中学”,杨焕任校长。建省后青海省教育厅成立,全省中等教育规划中。新成立的“青海省第一职业学校”、“青海省立蒙藏师范学校”都由此校分出另立。

马麒的教育政策对各族一视同仁,但教学内容,因民族不同而显差异。清真小学设立阿文、教义二科;蒙藏学校设立藏文课程。宁海蒙番小学校改为宁海蒙番师范学校后。规定以“培养宁海区小学教育师资。开化蒙番民族。增进宁海文化。启牖新知,养成优秀人才为宗旨。”学校在科目选择和讲授内容方面。一改传统的旧式教育。开设了国文、国语、英语、生物、矿物、史地、乡土等科目,选修边事、垦殖、测绘、养羊学、农业、化学等科;同时开创性地设立蒙文、藏文班;由于缺乏教材,又在黎丹组织下自编蒙藏文乡土教材,学校教学内容既贴近地方需要。又使用内地通行科目。成为发展蒙藏教育的基地。通过十年时间的努力,1923年时,大通县、贵德县、共和县、门源县、等地共设立蒙藏小学20多所,受教学生人数约800余人。

在穆斯林社会清真小学校和蒙藏教育专设阿文、藏文课,是学校前所未有、因地制宜开设课程的创举,在吸引了穆斯林、蒙藏子弟入学的同时,从寺院聘请阿訇、僧人为阿文、藏文教师的做法让宗教人士不自觉中走进学校世俗教育的课堂。其行为本身昭示的意义在民众眼里超出了学习本身。尤其在佛教界,僧人虽然还不能从观念上完全接受普通教育走进蒙藏社会,但是其教学行为被蒙藏民众理解为是对入校的支持而消解着对普通学校的抵触,观念上对立的坚冰趋于消融。尽管尚难做到完全接受,这一步迈出的力量促使交流沟通日益密切并出现文化教育领域内的合作,黎丹主持下汉藏知识精英编纂的《藏汉小辞典》最先在西宁学校流传使用,后石印出版,成为国内首创。部分佛教经典被黎丹等人翻译成汉文石印发行。虽然这一时期蒙藏教育在民众中普及的程度远不及穆斯林社会。但是。总体质量及在藏区文化教育上的开创性贡献却远绍其上。

四、结语

从1912年马麒上任到青海建省,20年左右时间里青海地区教育兴盛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由宗教教育到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过渡,显著的成就是小学教育得到前所未有发展。农业区实现小学教育的初步普及,游牧区蒙藏民族开始初步接受世俗教育,传统观念有了松动。从数量上来看,1910年时,青海地区学校类型只有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总数是28所,学生总数是184人:到建省前的1928年。学校类型由小学到简易师范、女子学校、职业学校全部出现,小学数量增加到278所,小学生人数增加到9887人;虽然在办学条件、师资、学生数量方面稚嫩无比,但是相比于民国初期的空白状态。起码已经有了形式上的确立。小学教育发展最为快速,学校数量增加了约9倍。学生更是以将近10倍的速度很快攀升:穆斯林民众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蒙藏民众子弟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普通世俗学校里:比之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青海地区教育在此20年时间里的发展速度之快仍然只能以前所未有来形容。

到建省前。伊斯兰教的清真小学。蒙藏民众的蒙番学校,公立、私人自办学校同时并立。青海地区自主办学达到了高峰。“当时学校更新,内容充实,可谓青海蒙藏教育昙花一现之极盛时代。”这种“极盛”是青海地区穆斯林社会、蒙藏社会的整体教育短时期内超过皇权时代全部的体现:教育领域一时呈现百花齐放景象。社会显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气度,虽说这些学校与内地相比稚嫩无比。但在青海地区长时段的历史发展来看。是开启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前奏曲。

推荐访问:主政 青海 时期 民族 地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