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希兰的科学诠释学实在论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实在论是希兰科学诠释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和显著属性。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世界本体论,一方面赋予了科学活动的“前理解”,另一方面从定义上将科学实在论与知觉和现象学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奠基于知觉的视域实在论,回答了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的实在性判据;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的理论客体的实在化理论是科学诠释学实在论的核心,理论客体实在化的途径是“阅读”仪器“文本”以及由知觉呈现理论客体,实在化的条件是具身化主体的在场以及理论客体同时被理论和实践所负载。

关键词:希兰;科学诠释学;现象学;实在论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8-0107-09

作者简介:

曹志平,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明杰,厦门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福建 厦门 361005)

1983年希兰(Patrick A.Heelan)出版了著作《知觉空间与科学哲学》。在这本著作及其他论著中,希兰系统阐述了自己的科学诠释学,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和欧洲形成的“诠释学的现象学”科学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希兰常常用“诠释学的和现象学的科学哲学”(Hermeneutic and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诠释学的或现象学的自然科学哲学”(Hermeneutic or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的诠释学哲学”(Hermeneutical Philosophy of the Natural Science)来称谓自己倡导的科学哲学理论。希兰的科学的诠释学在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上,主要受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影响;在自然科学基础方面,则是受到了量子力学及其哥本哈根解释的影响

像其他科学诠释学理论一样,希兰在科学对象的实在性、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及科学真理等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是其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内容。希兰的科学诠释学是实在论的。他不仅明确批判了以下面三点内容为核心的传统科学实在论:“(1)实在:这是一种其存在独立于人类文化、语言和历史的结构;(2)科学:这是一种积累地导致上面定义下的知识的探究;(3)真理:这是于上述定义下之实在的符合”Patrick A.Heelan,Space-percep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p.173.

,而且用生活世界本体论、视域实在论和理论客体的实在化,构建出了科学诠释学的实在化理论。在这里,生活世界是一切意义的源泉,“实在”的意义直接根源于生活世界的本体论,是由知觉给予的;“视域”作为知觉所构建的生活世界领域,是实在的本质结构和判据;一切科学的理论客体,只有通过可读技术的应用为理论和实践所负载,从而“本地化”为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才能最终成为生活世界视域下的“知觉实体”,成为被人类公共社会生活所认可的“实在”。上述三部分相互连接,在诠释学的视野中回答了科学实在论何以可能的问题。

一、生活世界:科学诠释学本体论

生活世界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希兰的科学诠释学实在论的基点。用希兰自己的话说,“我们的任务是在当代生活世界给现代科学一个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P.A.Heelan, Why a Hermeneutical Philosophy of the Natural Science,Man and World,1997,30,p.273.

。在希兰的科学诠释学中,生活世界本体论具有哲学解释原则的意义和作用。

希兰的“生活世界”概念来源于胡塞尔,但他又将“生活世界”概念连同现象学方法在海德格尔生存论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认为人类探究者在一种哲学反思中发现自己无从选择地、偶然地“被置于”人类历史的某个时空,意识到自身仅仅是“被抛于”生活世界当中。将科学与“生活世界”及“此在”的“被抛境遇”结合,对于科学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希兰将海德格尔的“诠释学的现象学”作为了他的科学哲学的本体论基础,意味着希兰为自己用“生活世界”、“具身化主体”、“知觉行为”、“文本阅读”以及“视域”等概念现象学地理解科学实践从本体论上找到了和胡塞尔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不一样的合法性。

1、希兰将生活世界作为科学哲学的本体论,将之理解为科学的出发点、目的、意义和归宿。不仅对科学从哪里出发、科学的意义为何、科学的目的是什么等的理解要从生活世界出发,而且对于科学对象的实在性、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真理等问题的理解也要从生活世界出发。由于生活世界既不是传统唯物主义理解的自然物质的总和,也不是主观主义所想的仅仅是对客观世界形而上的理论描述,而是人类生存的、人类实践不断创造的成为人类一切意义的源泉的世界,因此,将生活世界作为科学哲学的本体论,作为哲学理解的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意味着希兰有可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镜像反映”的传统实在论,也不同于主张科学是主体建构的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诠释学实在论的理解路径。

2、生活世界作为科学哲学的本体论,它在定义上就将科学诠释学同知觉实践和现象学方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希兰曾说:“现象学或诠释学传统下的科学哲学家,将被一种新的追求所引导,这种追求不论是在有意义的问题的选择还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上都不同于分析传统的哲学。这样一种哲学应当致力于研究建构性问题、人的具身化主体性和世界——作为实在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没有进入分析的科学哲学视野的问题。”Patrick A.Heelan,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Silverman, Hugh (ed.),Gadamer and Hermeneutics: Science, Culture, and Literature,NewYock: Routledge, 1991, p.224.

在现象学那里,生活世界是由知觉奠基的。希兰对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继承,使他天然地具有了知觉对呈现生活世界具有基础意义这样的现象学观念。奠基于生活世界的科学诠释学,必然意味着一种科学现象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此在”的诠释学理解,赋予了现象学研究新的视角和内容,而现象学分析为科学诠释学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证据。知觉是怎样构建着科学探究者的生活世界,科学的理论客体又是怎样被知觉实践所建构,并通过知觉实践进入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成为生活世界中的实在内容的,这些都是希兰要通过对科学的现象学分析阐明的问题。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决定了科学诠释学的现象学方法,组建着科学诠释学的内容。

3、生活世界作为科学哲学的本体论,在理解科学的哲学原则上,意味着不从任何哲学命题出发的彻底的批判性。在1997年芝加哥大学举办的“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会议(Conference on After Postmodernism )上,希兰提交了名为《后现代主义之后:自然科学中的诠释学领域》的论文。在该文中,希兰详细阐述了生活世界对于包括科学理解在内的一般人类理解的意义。希兰指出,认为生活世界是作为日常世界之说明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生活世界不是日常世界的一种模式,也不仅仅是对日常世界的一种描述,因为它没有以抽象的方式被简化为某些内容的范畴目录。生活世界更确切地是一种通过将我们反思的关注引向先于我们对一切事物、机制之范畴和一切观念理论之思考的前理论的、前判断的、前概念的活动,来历史地展示在日常世界之实践的现实中的人类理解和劳作中的存在。这样的展示是一种作为人类经验的本体论维度的存在,且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作为如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在世之在)的存在。

推荐访问:实在论 诠释 科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