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

乌克兰军事工业透视

作者:jkyxc 浏览数:

乌克兰原为前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位于欧洲的东部,面积约为60.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1803万,军队的总兵力约32.8万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乌克兰无论从领土面积、人口总数,还是从历史传统来看,都只能勉强算是中等国家之列。但该国却有着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强大而又基本完善的军工生产能力,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前苏联通产“受益人”

乌克兰的军事工业之所以发达和齐备,这同前苏联时期,前苏联向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工业多年一如既往的强大投资和资源的优先分配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是前苏联整个军事工业的最重要基地。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脱离前苏联,同时也将前苏联设在其境内的所有军工企业一并收归乌克兰所有。据当时西方权威军事分析机构的估计,乌克兰独立后所拥有的军事工业占原苏联全部军事工业的近30%。现有700和工厂和50万名从业人员,其军工产值约占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1/3。自独立以来,由于国际武器市场(主要指独联体国家和东欧各国)对乌克兰原产军事装备需求的迅速萎缩,及乌国内订货量的大幅度缩小,乌克兰军工企业日子很不好过,多年来主要靠维修外国的苏制旧装备、出售库存旧货维持生ito但随着许多东欧国家武器需求转向西方,乌克兰兵工厂“吃老本”的日子难以为继。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呼声席卷乌克兰军工行业。乌克兰各大军工企业都力图用新观念开发新装备,从而积极跻身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武器市场。

军事工业门类齐备

目前,经过独立后十多年的不断调整,虽然乌克兰的军工企业的数量较原苏联时期有所减少,大部分军工企业也早已从单纯的设计和生产军用装备更多地转向为生产各种相关的民用物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乌克兰的近半数企业和科研机构还是与国防工业息息相关。特别是那些主要集中在机器制造业、冶金、燃料动力业及高技术部门的大型,特大型企业,它们还是主要以生产火箭装置、宇航装置、军用舰船、飞机和导弹等军工产品为主业。

虽然时至今日,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已经历了近二十年的阵痛,但由于过去的基础雄厚,其还是拥有上能制造出洲际导弹、航空母舰这样的特大型高精尖武器装备,下能制造出单兵枪械及弹药的全面而又强大的军工科研及生产力量。从航天及导弹研发生产上来看,在前苏联时期,乌克兰曾一度是世界排名第六的战略导弹生产国,当然当时它是作为前苏联的一个主要加盟共和国来进行统计的。目前,乌克兰仍然拥有两座主要的洲际导弹及航天火箭装备的生产厂,即巴甫洛夫斯克州的“南方机械制造厂”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机械制造厂”。

在军用造船工业上,乌克兰建造水面军事舰船的能力很强,多年以来其规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能进前三甲的。前苏联的6个建造大型水面舰只的造船厂有3个位于乌克兰所属的黑海沿岸。而位于黑海沿岸尼古拉耶夫港的“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唯一能制造航空母舰的造船厂同在尼古拉耶夫港的“六一公社”造船厂则以巡洋舰和驱逐舰著名于世,是前苏联唯一能建造“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的造船厂此外,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造船基地和基辅造船基地还有一大批像“大海造船厂”这样的具有特色的中、小型军用造船厂它们主要建造护卫舰、快艇等小型军用舰只。

在军用航空工业上,乌克兰在继承前苏联最主要的军用运输机设计局——安东诺夫飞机实验设计局的基础上,以其为龙头组建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特大型军用航空装备及民用飞行器生产企业——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不过由于未来军用运输机安70的研制和生-产计划一直受挫。近十年来,安东诺夫航空联合体主要以为外国过去装备的“安”系列军用飞机提供升级服务及制造了一系列商用支线飞机为主,如27座的安—38型涡轮螺旋桨飞机、52座的安140型涡轮螺旋桨飞机、52座的安74TK-300型涡轮喷气飞机等。这些飞机已经获得适肮证并开始成批生产。

乌克兰在地面武器生产方面,特别是陆军部队用的主战坦克、装甲车辆研制和生产方面,有着在独联体内仅次于俄罗斯的强大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前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坦克和装甲车辆设计单位奠洛佐夫设计局,及规模最大的坦克生产厂马雷舍夫坦克生产厂都在乌克兰境内。近年来,它们先后研制生产出先进的T-84主战坦克、BT-84重型步兵战车,及最新在阿布扎比“IDEX-09”国际武器展中亮相的T-84E主战坦克等,这些武器都受到了外国专家的好评,在世界地面武器装备出口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主要军工企业及武器装备设计单位

南方机械制造厂该厂位于乌克兰东部城市第聂伯彼德罗夫斯克,是一家以生产航天火箭及导弹为主的军工联合企业。在前苏联解体后,虽然该厂的规模有所收缩,但它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火箭及导弹生产厂家之一。在前苏联时期,约有60%以上的各型地对空导弹,40%以上各型的战略导弹都是由该厂独立生产或与其它军工企业合作生产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厂主要生产可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的sS-18型战略导弹,同时还生产过sS-24型导弹,并将其改进为S S-25型铁路车厢式导弹。这种导弹系统在外表与普通货车车厢一模一样,可沿铁路线任意机动,能避开间谍卫星的跟踪侦察。

此外,一直以来南方机械制造厂的航天技术也很先进。原苏联第一颗通讯卫星所用的运载火箭就是由该厂生产的。而且其研制的现代化的“旋风”和“极点”型运载火箭能将数吨重的物体送上宇宙轨道。该厂研制的巨型运输机。安124鲁斯兰”火箭发射平台能从万米的高空将宇航器发射至太空的任何预定点,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这一技术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在苏联解体后,该厂曾一度以销毁自己曾经生产的战略导弹等武器艰难维生。值得一提的是,该厂曾在上世纪90年代将军用的SS-18“撒旦”洲际导弹改造成民用的运载火箭。而这个项目因为将原有的核导弹变废为宝而意义显著。另外,南方机械制造厂一直同俄罗斯导弹及航天工业的关系密切,为俄各种导弹和航天火箭装备提供零部件和技术服务。

目前,南方机器制造厂共有员工近24000h,,能够独立设计和生产一些尖端的导弹和宇航产品。据乌克兰国家宇航局局长尤里·阿列克谢耶夫在2008年4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2008年到2009年,乌克兰计划交由南方机器制造厂制造12枚国产的“天顶—M”火箭运载火箭。另外,根据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在2005年签订的《2007年-2011年乌俄航天探索合作框架书》,南方机器制造厂还将参与两国2010年进行试飞测试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这种新型火箭分为3种类型:可将达3.5吨的有效载

荷发射到低轨区域的轻型火箭;14.6吨载荷的中型火箭以及24.5吨载荷的重型火箭。

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总部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是目前乌克兰国内最大的国有军用航空及发用航空器研制和生产企业。该生产联合体的主要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前苏联安东诺夫飞机实验设计局。该设计局的首任总设计师奥·康·安东诺夫是前苏联最杰出的飞机设计家之一。他曾设计过多达60余种的各型飞机,获得过前苏联的国家奖金、列宁奖金,并两次获列宁勋章。长期以来,该设计局以设计大、中型运输机而见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局曾设计出一系列小型和中型民用和军用运输机,如安—2、安—8、安—10、安—12等。其在上世纪4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安-2型多用途军用运输机共生产了_—_万多架,创造了单一型号军用运输机量产的世界记录。上世纪60年代该设计局转向研制生产大型的远程军用运输机,如研制成功了安22、安—124、安—225等。其中安—225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六发涡轮风扇式重型运输机。

前苏联解体后,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归属乌克兰国有,后更名为安东诺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联合体成立之后,在军用飞机研发和生产领域主要就是安70宽体短距起落中型军用运输机。虽然安—70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进入试飞阶段,但由于其项目的主要合作者俄罗斯倾向于扶植本国的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中型运输机,而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在独自完成这一项目上又存在着很大困难,加上新世纪以来两国之间越演越烈的政治冲突,安70项目可以说是前途未卜。不过在2008年10月,据乌克兰有关方面表示,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目前正在同中国联合研制改进型号的安—70—600型运输机。此外,在2007年该联合体还同印度签署为印空军装备的20至30架安32军用运输机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合同。这个项目的改造时间为两到三年,主要工作将在印度的班加罗尔修理基地进行。虽然合同的总额双方都没有透露。但按照惯例,改造一架飞机的费用不少于100万美元。目前有关印度安32军用运输机的改造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

由于众所周知的不利因素,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近年来的收益一直处在负面化的地位,下属的不少企业日子都不好过。不过俗语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2008年7月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总经理德米特里·吉夫在接受一家西欧军工媒体的采访中透露,目前安东诸夫航空科技联合体及其下属的各个企业的总市值在lOO亿欧元以上。

黑海造船厂该造船厂位于黑海边上的海滨城市尼古拉耶夫市,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是黑海地区最大的军用造船厂也是曾被人们熟悉的前苏联造船厂该船厂作为前苏联时代唯一的航母建造总装厂集中了很强的舰船科研和生产力量,曾被誉为“前苏联大型水面舰艇的摇篮”。前苏联时期海军的所有航母——“莫斯科”号、“列宁格勒”号、“基辅”号、“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戈尔什科夫”号、“库兹涅佐夫”号,以及前苏联解体时尚没有能够完工的特大型的“瓦良格”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全部都是这个船厂建造的。在前苏联时期,从上世纪60年代建造第一代航母“莫斯科”号起,黑海造船厂就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装备及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该工厂最辉煌的时期,曾用过“每三年有一舰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舰下水”的均衡建造的生产节奏。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不景气,黑海造船厂被分成总装厂造机、渔船、铸锻等四个独立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的私有化大潮中,该造船厂也实行了私有化,其原有的90.25%的国有股份被转让给了个人投资者。后来得益于乌克兰政府的免税政策扶持,造船厂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近年来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之后,黑海造船厂还拥有下属“子午线”造船厂黑海机械制造厂“霓虹”绝缘油漆粉刷厂黑海家具厂黑海建筑安装公司等子公司。此外,黑海造船厂还拥有独一无二的中型吨位船舶流水生产线,可以生产宽度少于16.5米、载重量低于6000吨的各种型号船舶。其负荷量为80000吨的浮坞可以接纳长度140米、宽度30米的船舶,发达的堤岸基础设施可以为各种用途的船舶提供维修服务。最近两、三年里,由于国际钢材价格不断上涨,大幅抬高了造船业的制造成本,黑海造船厂实际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从前年以来,乌克兰政府力图重振国家的造船业,给了黑海造船厂等企业许多的优惠政策。

目前,黑海造船厂正在满负荷运转,为希腊和英国的一家合资公司建造四艘载重量为4.7万吨的油轮,这一合同金额达1.5亿美元。同时,在2007年底有消息称,黑海造船厂正积极与有关外国客户就建造8艘3500-4000吨以及1艘105000吨大吨位油轮展开谈判,并将在近期购买新的技术生产线,实施新一轮公司的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另外,从2007年起,黑海造船厂还参与了乌克兰新一代护卫舰一一幻影级多功能舰的建造任务,预计第一艘该级护卫舰将于2010年前后在该厂建成。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市场和新开拓部分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已无法同前苏联时期同日而语,因此黑海造船厂想要重新恢复往日的最辉煌时期的景象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该设计局位于乌克兰东北部的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市,曾是前苏联重要的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研发机构,也是目前乌克兰最主要的地面武器设计单位。该设计局于1966年1月由前苏联KB-60坦克设计局和第190实验坦克制造厂合并而来,在1979年以前被称为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而亚历山大·A·莫洛佐夫曾被任命为该设计局的首任局长和总工程师。鉴于奠洛佐夫在设计局里工作的50年期间在坦克研制方面的杰出贡献,1979年,哈尔科夫机械制造设计局被前苏联政府正式改命为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这个名字g用到了今天。在上世纪60、70年代,该设计局曾因设计和改进了著名的T-64、T-64A、T-64B、T-64BM,以及T-80、T-80U等一系列主战坦克为闻名于世。在前苏联末期,根据苏联国防工业部于1987~5月27日颁布的第328号部长令,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兼并了原属于马里舍夫坦克制造厂的以研制重型全履带式重型牵引车而著名的第61设计所。至此,莫洛佐夫设计局完成其研究范围的大扩张,它不仅仅研制主战坦克,其触角伸向了军用履带车辆的所有领域。

1991年8月乌克兰宣布独立后,由于国内的经济危机致使研究经费极度缺乏。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的坦克研制几乎陷于停顿状态。外加上,乌克兰大规模缩减国防经费使该设计局得不到订单维持生产,老化的生产设备无法得到更新,这种局面持续了数年。为了保持坦克

生产线的开工率,至少是低速的生产,设计局不得不将许多生产军品的车间推向了民品市场。经过数年努力,莫洛佐夫设计局保住了它在坦克设计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开始不断冲击国际市场。1993年,莫洛佐夫设计局在巴基斯坦作了T-80U D主战坦克的演示。演示非常成功,随后在1996年8月,巴基斯坦与乌克兰签署了购买320辆T-80U D主战坦克的合同,交付期限为1997-1999年,这笔大订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经费上的困难。同时,也是在1993年,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开始在T-80U D主战坦克基础上研制新型的T-84“堡垒”主战坦克。该型主战坦克后来通过了严格测试,最终在1999年成为了乌克兰陆军的制式装备,并在2000年8月参加了乌克兰独立10周年阅兵式。

前不久,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又在T-84“堡垒”主战坦克的基础上设计生产出了火力更强、机动性更好的T-84E型坦克。该型坦克还在今年2月份参加了两年一度的阿布扎比“IDEX-09”国际武器展,并取得了有关专家的好评。此外,冷战结束后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还积极参与为国外T-54、T-55、T-59、T-62坦克及各种苏式的装甲战斗车辆提供改进升级服务。由于装备这些老坦克的国家一般军费十分紧张,无力购置新主战坦克,改进装备是他们比较乐于实施的方案。因此,近十年来,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这个市场找到了不少的商机。

未来前景难测

由于世界安全环境和乌克兰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军工生产的规模变小;乌克兰军工企业比例过大、占有投资过多,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独立后,由于国外军事订货大大减少等原因,乌克兰一直对军工企业实行转产的方针,确立了“生产部门非军事化”的方针,以使军工生产与军事战略的防御方针相适应。鼓励军工企业大力开展民用产品,将其生产潜力转用于民用产品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改造。同时,乌克兰也鼓励自己的军工企业挖掘出口潜力,多生产用于出口创汇的产品,开拓国际军火市场。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的保障,缺乏民用产品市场,加之军工企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故乌克兰军转民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目前,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等大气候的影响,乌克兰经济比较困难,难以支付军工转产的费用,致使已转产的军工企业的效益很差。

此外,乌克兰的军事工业还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乌军工企业的最主要合作方和出口对象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独联体国家。而近年乌克兰首先是在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同俄罗斯有重大的矛盾。俄方首脑曾多次表示,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俄乌军工行业的联系必然会完全中断,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减少乌克兰军工企业的出口空间。另外,由于俄,乌两国在军品生产和出吐既是合作关系。更是竞争对手。俄罗斯一直以来对乌克兰的军工企业采取拉拢兼打压的策略,乌克兰安东诺夫航空科技联合体的安70军用中型运输机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这无疑是挤压了乌克兰军事工业向外发展的空间。

推荐访问:乌克兰 透视 工业 军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