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作者:jkyxc 浏览数:

草木染,是采用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等为染料,提取色素,使天然纤维材料着色的传统工艺活动。西南地区,地处偏远内陆,少数民族聚集众多,且与外界沟通较少,长期处于封闭与半封闭状态,得以草木染遗风尚存。

一、应天时

“天”是自然天象,其运行规律为“时”。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上古先民认为“万物有灵”,同时强调随四季变化、按生命循环规律来合理安排造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种蓝制靛须“春月烧尽山土……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红花须“二月初下种”,“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等等。

“天时”不仅指代自然时间的天象变化,也投射为人类社会更迭不断的“时代”。黄帝制定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采;商周,等级礼制浩繁,设掌染之职,草木染成为部门生产方式;战国以后,农业技术和药物知识进步,蓝、茜、茈等成为重要经济作物,出现规模经营;发展到明末清初,伴随手工业经济的多样化、政治秩序的集权化、系统化,染坊异常鼎盛,染料的种植与出口都达到了顶峰。

二、得地气

“地”指地理区域,其表征在于“气”。

川西高山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相互交错,使全区气候类型众多,为万千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云南有“植物王国”之称,四川植物种属也极其多样,染料植物无论山野自生还是人工栽培,都可自成体系。

该地区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少数民族众多,并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也使得草木染凸显出地域个性,如:川西藏族所用氆氇,多扎染为几何十字花,经皂斗染成黑色,少数染成红、绿等色;贵州“境内苗民,妇女衣裙用蜡画布,花彩鲜明”,便装一般浸入靛缸染成藏青色,朴素大方、经久耐用……

三、取材美

“材质对人的价值在于被人类所利用和改造。所以人类文化的发达史竟以材质的进化来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至于传统手工艺的分类也有从材质划分的角度进行:陶瓷工艺、丝织工艺……”,草木染的得名亦是如此。

具笔者考察,西南地区染料植物大致有350余种。蓝草至今有26个民族还在使用,大理巍山将其产业化,成都则有以此得名的“染靛街”。茜草用以染红色,《说文》:“茜,茅搜也”,“搜,可以染绛”,就是指这种草。四川红花的产量在唐朝时居全国之冠,其中唐安郡与德阳郡每年还要向朝廷进贡。“巴蜀亦沃野,地饶巵、姜……”栀子和姜黄都是著名的黄色染料。此外,染黑多用皂斗与五倍子,至70年代末蜀锦染色仍延用“碗子青染丝法”与“倍子青染丝法”。

古代的四川,因为蚕桑业发达,被称为“蜀国”、“蚕丛国”。丝纤维具有优美的光泽、舒适的触感,因而成为最优质的染色载体。经草木染后,柔软而又光亮、轻盈而又华丽,向外传到西方,认为是“天堂”里才有的东西,引人啧啧称奇。

四、论工巧

“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

工巧体现在染匠“依乎天理”,染料植物从种植到采摘,强调“斧斤以时人山林”;染料色素从提取到染色,力图物尽其美。周代掌握了多次染色的方法,“一染縓,再染赪,三染纁”,颜色渐次加深;春秋战国广泛采用含单宁酸的草木染料,用涅做媒染剂染黑;北魏《齐民要术》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制靛工艺;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套染技术进一步发展;清代形成了染色的不同地方体系,如“于锦江河濯帛,而暴之于地上”的著名锦江染式等。

西南地区染匠技艺精湛,日本正仓院保存的“蜀江太子御绢伞”和“蜀江小幅”等印染丝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兄弟民族中至今流存下来的特色印染工艺,如:水族的豆浆染;瑶族的“弄哥吊”染等等,都是漫长岁月劳动经验的积累和提高的结晶。

透过历史发展脉络,不仅感受到草木染顺时而生、应时而动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感受到西南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自然之“地”和地区风俗、社会人文等社会之“域”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深刻影响。草木染所用均为大自然钟灵毓秀的美材,依循染匠的考察和选用,构成了工艺语言传达美感的媒介物,可谓“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2007年度西南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起步项目资助,编号:2007Q140。]

参考文献:

[1]王玮:《中国传统草木染历史发展概述》,《四川丝绸》,2007.3。

[2]张来、刘宁:《贵州黔西南地区布依族染料植物调查初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

[3]颜恩泉:《云南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4.2。

王玮: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推荐访问:工巧 地气 天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