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如何上学生喜欢的历史课

作者:jkyxc 浏览数:

历史教学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如果把历史课仅仅看成是讲古人之事,对学生要求仅仅是熟悉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倒也容易;比如说听、背、记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流程,但结果是这样的课一定枯燥,而且,学生也一定不会喜欢。但如果为了让学生喜欢历史课,课堂上进行频繁讨论或者频繁的视频,比如说:某老师在讲述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引用了日本NHK电视台的《映像的世纪》一个片段。纪录片中有日本广岛、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之后的惨烈情况。一些学生表示,日本得到这种结果是活该。教师听到后也不做任何的表态。这样的课堂貌似生动,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是没有什么真实的收获,学生不会真正的爱上历史课堂。这两种模式分别来自课改前和课改后的典型课堂,他们都没能完成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基本的载体都不能实现,历史课堂的精神价值又如何体现,学生又怎能真正的爱上历史课堂呢?

其实无论怎么改革,历史教学一定不可以离开历史基本知识的讲授,还一定“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历史课的学习,识记是基础,运用是目的。”一个历史教师成熟与否,根本看他是否心中明了他所讲授的学科要教给学生什么,该怎样去教。因此,我们好的历史课堂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观点的教育;让历史教学成为传承人文情感的桥梁;让学生从心底真正的感受到历史的魅力,真正的喜欢上历史课堂。本文想从以下两点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粗浅认识,试图构建学生喜欢的、承载历史学科使命的历史课堂:

一、承载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要秉承传统,更要连接现实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有明确的共同指向,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教师是在课堂中体现和实现目标而不是生硬的完成目标。

例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时,过去的教师常规方法都是制定“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意义”、“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等教学目标。这样在教学当中必然是直白的讲解和生硬的灌输。但如果把目标确定成“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成就了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和平外交有利于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课时,就可以不再是对这一事件本身进行再一次浓墨重彩地描述,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郑和是如何如何的伟大;而是挖掘隐藏在这一事件深层的因素,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解析这是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上。而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究活动,对郑和下西洋所展现出的我国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航海水平及航海智慧有了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可以激发了他们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胆识和胸怀。这样的历史课堂就是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在过程中学习历史,在参与中喜欢历史,在思考中感受历史的精神魅力。

二、教师试着打造出学生思维活跃的历史课堂,激活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提倡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创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认识和探究历史的氛围,而不是让学生消极被动地去熟悉历史。

但同时课堂应当是学生思想上而不仅仅是形式上踊跃参与的课,应当是内容丰满、充满思辨的课,更应当是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愿意参与的课。

例如在新中国外交的学习中,为了追求课堂的气氛,有的老师在讲授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几分钟就让他们来扮演周恩来和尼克松,学生倒是兴高采烈,但其结果只能是草草收场。

但是曾经我听过的一个老师的课,他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节,讲到美国军队多由民兵集成,他在投影仪上打出一尊执枪的民兵塑像,讲述了塑像寓意,并顺口背出凿刻在像基上的碑铭“坚守阵地,在敌人开枪射击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吧!”讲到英军投降时,他毫不造作地准确说出英军统帅带领几位将军、几位校官,在何地向美国将军交出佩剑。数字之精确只使听者心服。这样的历史教学能够实现精神的传承,还可以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课堂效果。课堂气氛的活跃有时是形式上的有时则是思维上的。我想我们历史教师应该打造出更多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

当然,上出学生喜欢的历史课,历史教师更要注意自身的提高和积累。只要我们明确目标,愿意学习,经常反思,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会从内心喜欢历史,感受历史的。

推荐访问:喜欢 学生 历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