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治校大师李更生

作者:jkyxc 浏览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历经百年沧桑,这座灰砖青瓦、一门两进三院,具有典型江淮建筑风格的十几间平房,在江苏省淮阴中学北院的东北角,一如它的主人李更生先生那样雍容大度,沐浴着历史风雨越发显得庄重、安祥,正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治校大师——李更生。

李更生原名叫李亘孙,由于目睹封建统治黑暗,帝国主义张牙舞爪,他仰慕历史上那些刚正不阿、言行鲠直、为国为民的正直人物,于是改亘孙为更生,借以勉励自己。他怀着爱国的赤子之心,救国的凌云之志,1902年进入新办的江北高等学堂(今江苏省淮阴中学前身)上学。渴求知识的他,在这里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接触到了各种新思潮。他痛感拯救民族危亡,乃是刻不容缓的。通过学习中外历史知识,他更加坚信“兴邦必先兴教育”的真理。他认为:“自清道咸来,欧化东渐,而造成无量之隐痛者,皆教育事业不能与人争故也。”所以,他决心献身崇高的教育事业,毅然以创办教育、振兴国家为己任,从而树立了教育救国的宏图大志。

旧时代的“现代”教育观

他渴望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行列,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05年,他应皖中当局之聘,历任繁昌、宣城、太和等小学的主事(校长)。皖中的教育生活,是李更生迈出学校大门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他由皖南到皖北,对社会生活有了广泛的接触,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积累了初步的基层办学经验,为他后来回到苏北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更大的教育梦想,李更生离开皖中返回淮阴,被任命为江北师范附小主事,继续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致力于教育“匡饬校务,听夕不怠”。为增加教育经费,他奔走呼号:“言者谓淮阴省议员信能不背民意,不虚也!”在他担任江苏省立六师学监时,颁布了一些教育法令,虽然为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旧势力的阻挠给确立新教育制度带来了重重障碍。面对困难,李更生无所畏惧,决心摸索出一条建立中国新教育制度的道路。他治校如治家,和六师师生朝夕相处,共谋治校方略。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新旧教育制度交替的实际,吸收西方教育中一些有益的主张和措施,初步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从而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

李更生认为,教育首先必须贯彻爱国主义精神,而小学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他经常告诫学生:“诸生务以民族利益为重,热心小学事业。小学事业是陶铸国民的胚胎,首要的职责是灌输爱民思想。凡国内国情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外交方面的历史,应时时和儿童讲解,毕业而后,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为军,都要念念毋忘爱国。” 他主张教师要有“世界眼光”,学生应将“世界观念深印脑中”。

其次,他强调办学要面向世界,博采国内外众家之长。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关心时事。他说:“我国倡言教育十余年矣,而效果未睹……教师教授不善,管理不良,是其大病。”在办学的过程中,他深感教育理论的重要,曾坦率地表示:“我是江北高等学堂出身,不知道甚么教育。”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投身教育事业之初,他就注意学习教育理论。还在安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时,就买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学》和《管理法》等书籍认真研究;后来得到南通师范的两本实习评案,如获至宝。

第三,他十分重视教师的身教。他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而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加强烈。他说:“教师以言教人,不如以身教人。做到以身教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师范学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他身体力行的“八不箴言”,就是他身教重于言教的典范。“八不箴言”中有一条是:终身不抽烟赌博。过去,在闲暇时,他也曾和公教人员打麻将消遣。有一天,他感到这样做对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马上召集学生进行训话,在黑板上大书“李荃之恶德”五个大字,对自己的错误痛加剖析,以此告诫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掉赌博恶习。师生看到他如此敢于自我批评,口服心服。

此外,李更生非常重视学生专业思想的培养。他反复强调:“地方教育要先注重师资。”师范学校作为培养地方教育师资的基地,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献身教育的思想尤为重要。他常教导学生要“立定宗旨,求赴目的,誓以此身任教育之事,勿见异思迁”。在当时,小学教师地位低下,生活清苦,要献身教育,就必须有崇高的志愿。他在《赠别六师本科毕业生序》中,谆谆告诫毕业学生,国家所以重教育,盖“立国之本在是”,嘱咐学生要忠诚教育事业,“报吾民”“保吾国”,不要走上教育岗位后,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日为社会所融化,而忘自身为何如人”。在他的感召下,六师学生遍布江淮各地,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革新教育彰显大家风采

扬州城内有一条羊巷,光线昏暗,民国初年的江苏省立八中,就身处在这条狭窄深邃的巷道里。参差不齐的房屋零乱地挤在一起,瑟瑟秋风不时驱去着地上的残叶,一种冷落凄凉的景象笼罩着整个校园。李更生在这里——江苏省立八中,他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写下了有声有色的一页。

伴随着欧美各国教育改革的热潮,西方各式各样的教育理论和流派也一起涌入中国。中国的教育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已突出地摆在教育界的面前。李更生思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顺应历史潮流,敏于辨别方向,勇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求实精神,从不人云亦云。这一时期,他革新教育的愿望非常迫切。他敏锐地感到,在这样的时代里,中国教育必须走一条适合世界潮流而又切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于是,他每时每刻都在为此努力。在自己卧室中,他悬挂着“竖起脊梁担事”的横额;在案头上,他陈放着署有“更生思潮”四字的笔记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使落后的八中跃入全省先进行列,他“早作而夜思”,把每天所考虑的事情和想法一一记载在专备的笔记本上,并努力贯彻实行。这种奋发向上的革新精神,乃是他办好江苏省立八中的首要主观因素。

李更生把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教育作为革新教育的首要目标。他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办公室走廊的墙壁上嵌上一块醒目的石碑,上刻“汝忘五月九日下午六时乎”十一个大字,用以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热忱,发奋学习,报效祖国。后来,八中迁移新址,又将这块石碑移到办公楼前的正南方旗杆旁边,以便学生朝夕皆可见到。“五四运动”时期,他积极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开展社会宣传,启发群众觉悟。

民主治校,密切师生关系,是李更生革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的民主作风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表现。他认为,革新教育,必须建立一种师生亲密无间、密切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必须用民主的精神进行教学管理,借以调动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凡属学校一切大事,他经常和师生员工共同商讨;学校重大活动,他也和师生一起参加。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每年招收新生时,他总是把新生的照片按照面貌特征分类,然后挂在办公室中,一有闲暇就仔细默认。新生入校时,每看到一个新生,他都能叫出名字来。他还定期召开全校学生代表大会,听取学生的意见、观察学生的反应;经常深入教室听课,了解教学情况。每天早晨早操和下午练拳的队伍里,少不了他那健壮的身影;每晚灯火通明的自修室里,常可以看见他会意的微笑;深夜的学生寝室里,也可听到他前来查铺的轻轻脚步声。他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学生也亲近他,尊敬他。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八中师生亲密无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许多八中学生回忆说:“在李校长的带动下,八中的师生关系竟是那样水乳交融。”

李更生办教育历来重视人才,求贤若渴。在革新八中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招聘德才兼备型人才,他真是踏破铁鞋,费尽苦心,其感人之深,尤似刘备三顾茅庐。比如理化教员董伯度(即董宪),蜚声大江南北,李更生就想方设法聘请他前来八中任教并热情接待。按照约定时间,董于某日下午三时到校。这天下午两点半,李校长已守候在校门口。董伯度一到门前,他就迎上前去,帮助卸下行李,亲自伴送到宿舍,一路上笑语融融,暖人肺腑。董伯度对此十分感动,为此一心扑在教学上,借以报答知遇之恩。后来,董伯度因家中老母需要照顾,决心回乡任教。李更生不便强留,乃亲赴董家,“大雪江南独叩门”,长跪于董母之前,恳求她促令儿子重返八中。董母看到这种情景,大受感动,立即催促儿子与他重返八中。此事传出后,有些亲友责怪他不该这样卑躬屈膝。李更生却正色地说:“我为学生而跪,何卑之有?况彼母亦我母也!”在他的多方罗致下,八中一时名流荟萃,人才济济。他们中既有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也有刚学成归国的新秀,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即如朱自清这样的著名学者,在他的热情聘请下,也欣然前来八中任国文教员兼教务主任。李更生聘请的这些教员不仅水平高,而且思想进步。八中有了这样一支杰出的教师队伍,革新教育就有了充分的师资条件。

革新带来了新气象,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原来守旧落后的江苏省立八中,短短几年时间,就跃入全省的先进行列,引起了江苏教育界的注目。八中人才辈出,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如考东南大学、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的人数都居全省之冠。当时远而欧美,近而宁沪,到处都有八中学生的足迹。

面对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李更生感到无比的欣慰,但并不以此为满足,八中取得的成绩激励着他再接再厉,继续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更生思潮”中,他憧憬着八中美好的远景,描绘出一幅绚丽的画卷,如扩建教室、礼堂,增建史地参考室、中外文书刊室,国乐、军乐练习室,建立漂亮的弹子房、健身房、游泳池,成立印刷部等等。

回乡践行“动的教育”

静静流淌的运河水,带回了一颗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赤子心,古老的清江大地伸开双臂拥抱离乡多年的游子。1922年,李更生回到家乡,首先是出任六师附小主事(校长)。从八中校长到附小主事,乃以高就低,降格使用。然而,他一心扑在革新教育事业上,毫不计较。他决心在六师附小为淮阴教育界树起一面革新的旗帜,他把红色定为校色,借以表达锐意革新的精神;他把六角星定为校徽,用以寄寓发展的希望。为了办好六师附小,他虽侧身运河岸边闭塞的小城,却时刻注意把最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办学的实践中去。当时,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风靡欧美,杜威本人也亲自来华讲学。面对一时风行的教育理论,李更生冷静地作了分析,汲取其中合理的成分而摒弃其糟粕,结合六师附小实际,加以运用改进。他反对束缚儿童个性的旧教育方法,主张以人为本地根据儿童身心的特点进行“动的教育”,强调“从事上磨”(颇似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此,增加了大量的课外活动,把六师附小的课外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儿童们办的自治周报,新颖有趣;足球比赛,风筝比赛,引来一片欢声笑语。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按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聪颖孩子允许跳级,对顽劣儿童则予以特殊教导。他重视环境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想方设法把校园和教室加以美化。在重视“动的教育”的同时,又不忽视灌输系统知识的书本教育(这些趋前的教育思想,极类现代教育的素养教育)。他捐书数千册,创办了儿童图书馆和博物馆。为了帮助学生从小打好外文基础,他开设了小学英语课。他主持下的六师附小,到处笑语盈盈,书声朗朗。难怪当时有人赞道:1922年2月至1925年10月,前后三年又八个月,先生尽瘁于初等教育,为六师附小放一异彩!

推荐访问:更生 大师 治校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