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开往春天的列车

作者:jkyxc 浏览数:

“记住那奔向我们一心向往的峰顶的列车/它满载希望/来到辽阔的幸福境界/多少悲歌、多少呼唤/为了幸福我们望眼欲穿。”

四十年前,非洲诗人穆巴迪亚特的诗歌《阳光》,让世人听到了非洲人民对铁路、幸福、未来的深情呼唤。而那个时候,在非洲就有这样一条铁路,它满载着人们的深切期盼,从坦桑尼亚出发,穿越半个非洲大陆,行进至赞比亚,直抵温暖的印度洋,全长1860.5公里,它是中铁二院(前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和兄弟单位一起,承担大量勘察设计的工作,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坦赞铁路。

四十年后,大众瞩目的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港铁路也顺利通车运营。同样是东非腹地的入海通道,同样是中国铁路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同样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手笔,亚吉铁路的建设,有着再展雄风的历史宿命,也因此承载着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期盼。

亚吉铁路全长752.7公里,沿线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重要城市阿达玛、德雷达瓦,终点是吉布提港,全线采用中国二级电气化铁路标准施工,设计时速120公里,共分布45个车站,总投资约40亿美元(合人民币267亿元),由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负责施工。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是中非优势产能合作的示范性项目,也是中非“三网一化”合作的早期收获,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东海岸门户区域的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从技术之争到合作之路

今天,亚吉铁路被誉为在海外首次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跨国电气化铁路。事实上,“中国标准”要被非洲人所接受绝非易事。设计之初,受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埃塞人对“中国标准”持有怀疑态度。为此,“中国标准”不仅与“欧标”“美标”展开了充分较量,也与非洲的建设经历了漫长的磨合。

2009年,来自中国中铁二院的铁路勘察设计专家团队率先赴亚吉铁路项目现场进行踏勘。在此后漫长的七年间,从项目融资、征地拆迁,到技术标准的设定、项目投资预算等等,中国建设方、埃塞政府和民众之间展开了反复的磋商。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修建一条现代化准轨铁路,这对非洲来说是零的突破。万事开头难,没有现成的铁路设计规范,没有可供借鉴的相关项目,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支撑,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基础材料……一开始,摆在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人员面前的,只有一片片荒芜的土地、一张张疑惑的面孔、一串串听不懂的语言……

埃塞俄比亚总理、时任埃塞铁路公司董事长的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早年到中国考察了京津城际铁路后,就立志要在埃塞建设一条这样的快速铁路。因此在最初的谈判中,埃塞方要求设计的是时速160公里、预留225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铁路。

殊不知,设计时速每提高一个档次,各专业的配套设计和铁路装备都必须跟得上,建设投资也将成倍翻番,这与埃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相适应。再加上沿线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现有资料的极度匮乏、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冲突……这一切都使得亚吉铁路的勘察设计难度大大增加。

然而就在当时,固执倔强的埃塞人不仅对“中国标准”不甚了解,而且还要求既要严格控制投资,又不能降低铁路建设标准。中铁二院作为亚吉铁路的规划设计单位,只能耐心地向埃塞方介绍“中国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并邀请他们到中铁二院总部开展了多层级、多专业、多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培训,还组织他们到中国的铁路现场参观考察。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在设计方案中也結合埃塞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地对“中国标准”进行了属地化改良。埃塞铁路项目总体设计负责人、中铁二院土建一院线路所副所长龙宗明顶着巨大压力,带领中铁二院设计总体组对设计方案做了多次优化变更,并作为技术谈判代表与埃塞铁路公司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艰难谈判。

技术标准一再修订,设计文件几易其稿,项目合同也屡次更改。在经历了无数次沟通协商之后,埃塞方最终接受了时速120公里的设计标准。中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于2011年10月签订了EPC合同,又于2012年11月签订了EPC补充合同,而龙宗明也因此被埃塞方赐予了“Mr. Money”的绰号,成为项目部的“笑谈”。

经此一役,中方团队从技术专家到设计人员无不慨叹:中国铁路要“走出去”,强推和照搬“中国标准”是行不通的,关键还要在充分了解所在国国情的基础上,按照当地实际对技术标准进行适当调整,才能最终形成真正适合埃塞发展的、具有埃塞特色的标准体系,也才能建设一条真正能够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铁路。正如埃塞铁路项目经理、中铁二院土建一院副总工程师曾德礼所说:“亚吉铁路所采用的标准,并不是纯粹的‘中国标准’,确切地说应该是‘结合埃塞国情的中国标准’,这个标准在非洲以后的铁路设计建设中都将有重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

尽管勘察设计期间备受“折磨”,但埃塞人富有远见和较真的劲头,也令中国铁路设计师们深深折服。正是在埃塞人的执意坚持下,中方各专业设计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竭力满足埃塞方业主近乎苛刻的各种要求。

如今,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诞生了,独一无二的变电所设计在这条线路上完成了,最先进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在该线拉布车站实现了……很多“不可能”都已成为现实。秉持这种切实为非洲人民考虑、完全从当地发展实际情况出发的态度,亚吉铁路的设计方案最终赢得了埃塞业主的认可和好评,中国铁路人在非洲也逐渐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尊重。

从“阿里巴巴”到“China good”

遥想亚吉铁路勘测之初,那些陌生的中国面孔曾遭到了当地人的普遍抵制。历史上饱受奴役的非洲人,本能地认为一切外族人都是侵略者、掠夺者。中铁二院的勘测人员到现场开展工作,当地小孩儿们就在他们身后跟着用小石头追打,管中国人叫“阿里巴巴”(强盗的意思)。

也许,这个不友好的称谓还只是带来一些不被理解的委屈,而在勘测外业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其实每天身边的危险无处不在。猛兽、枪战、疾病、抢劫……任何一项都关乎性命安危。

亚吉铁路沿线途经很多土著部落,在水资源极度紧缺的非洲大陆,当地人依水而居,各个部落间有严格的区域划分,为争夺水源而发生的打斗甚至枪战时有发生,中方勘测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很容易误入其中。有一次,总体组在当地联邦警察的护送下赴现场做水文调查,突然十几个村民提着枪就围了过来,叽里呱啦地开始嚷嚷……埃塞是一个有着80多个民族的国家,共有90多种独立语言,当地的联邦工作语阿姆哈拉语以及通用的英语在很多土著居民中并不盛行,语言交流是外业工作中最大的障碍,即使聘请翻译也很难开展工作。而在当时的情势下,气氛愈加紧张。最后经过当地翻译的耐心解释和一番肢体语言的沟通后才算解围。

类似这样一言不合就被持枪围攻的经历还有很多,有时是因为勘测队在一个部落的管辖区域内聘用了另一个部落的小工,有时是村民们逼着工作人员用勘探的钻机为他们钻出水井……尽管这些“理由”说来让人哭笑不得,但在神秘的非洲大漠,在冰冷的枪口之下,这一切足以让人吓得魂飞魄散。

与枪战同样可怕的还有各种猛兽。非洲有着得天独厚的野生动物资源,狮子、花豹、野牛、鳄鱼、毒蛇、土狼等凶猛动物时有出没。尤其是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附近勘测时,时常能听到不远处传来声声狮吼,那声音着实让人毛骨悚然,勘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随时都面临着威胁。有一天夜里,孤身一人看护钻机的值守人员遭到一群土狼围攻,惊慌失措的他只好爬到钻机顶端,在上面与凶猛饥饿的土狼们对峙了整整一夜才躲过一劫。

在埃塞有种名叫“英吉拉”的传统主食,乍一看是张蜂窝状的灰白色大薄饼,用当地特有的苔麸和面粉混合发酵后制成,略带一股馊掉的酸味,摸上去有种奇特的海绵质感,看起来像一块脏兮兮的抹布。勘测初期项目部还没成立,勘测人员每天只能以此充饥,其直接后果就是不停地拉肚子。即使在多年后的今天,提及此事大家仍澎湃不已:“那酸爽,简直不摆了!”“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一碗简单的蛋炒饭!”所以,经过几年时间的朝夕相处,勘测队当时入驻的旅店大厨居然真的学会了做蛋炒饭。

生病治疗也是一大难题。埃塞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状况较差,药店的药品不足且经常断货。勘测人员每次都要从国内随身携带很多常用药过去,如果药用完了,小病能扛就扛,稍微严重了就只能去大医院或中国援助的诊所就诊。中铁二院有个技术人员曾经患了急性肠胃炎,住院整整一个月都没见好,迫不得已回国治疗,一星期后就出院了,由于项目工期紧张,他又义无反顾地返回埃塞继续参与工作。

莫道他国无情谊,最是风雨见真心。在经历了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生活习惯的差异后,中国的铁路建设者们与非洲民众之间经过长期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已经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很多勘测人员经常与当地村民打交道,现在已经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土著语言;有一位勘测工人甚至在当地认了一位可爱的黑人干女儿;当地人过传统节日的时候,还会主动邀请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参加……

在中铁二院的项目部驻地,中非之间的文化融合更加让人欣慰。为增进项目的本地化进程,项目部聘用了一些埃塞本地人,其中有些是曾在中国留学的学生。工作时,大家相互切磋学习;工作之外,大家也在一起开展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这些埃塞人都以自己能够在中国企业工作为荣,因为他们得以有幸参与建设亚吉铁路这项伟大的工程。现在,埃塞员工们已经习惯了中国人的工作节奏,爱上了美味的中餐,甚至学会了打四川麻将。

最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会管中国人叫“阿里巴巴”了,如今,大部分埃塞人见到中国人都会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China good!”

从“阿里巴巴”到“China good”,

这只是中非之间文化交融碰撞擦出的零星火花,却也折射出中国给非洲带来的点滴变化,印证了中非友谊在新时代的又一次升华。

从设计铁路到设计未来

埃塞俄比亚有个叫“Melak(玛卡)”的小村庄,坐落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六年前中铁二院的勘测队刚刚到来时,这里还一片萧条,只能偶尔见到一两个人匆匆而过。而今,由于亚吉铁路的德雷达瓦站修建于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里,最初的荒漠变成了热闹的集市。每天清晨,当太阳的光晕微微越过地平线,熙熙攘攘的人群便在这里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在亚吉铁路拉布车站,中铁二院设计总体组在现场踏勘时,有一些当地人好奇地跑过来围观,当得知这是中国工程师们在为他们设计修建铁路时,有个人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这个人是当地的一名银行职员,他无比兴奋地说:“埃塞现在所有的生活物资都要靠进口,物价太高了!亚吉铁路通车后,交通运输便捷了,物价就会因此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越来越好!”这就是埃塞普通民众对亚吉铁路最质朴的期待。

亚吉铁路,即将深刻地改变这里人们的生活。该线正式运营后,将极大地提升埃塞到吉布提之间的运送效率,改变当地客货运输方式,使当地的客货运输从100%依赖公路转变成70%依靠铁路,时间也缩短到七小时左右。

这些还只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点滴掠影。

當前,埃塞俄比亚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中铁二院在设计亚吉铁路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布局等综合因素,并由此开展了铁路配套设施建设、铁路网发展规划、公路网发展规划、INDODE国际物流综合工业园区规划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对沿线的经济开发进行了深远的谋划。

中国人不只是为埃塞设计一条铁路,更要为这条铁路未来的发展负责。有了这些配套建设,亚吉铁路在实际运营中才能既保证运能,又能有力地带动沿线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这,才是我们真正想为整个东非地区设计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放眼整个非洲大陆,在以马里、加纳为代表的西非区域,以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为代表的东非区域,以安哥拉为代表的南非区域,中国的铁路建设者在开拓铁路工程核心业务的同时,还广泛涉足地铁、高速公路、房建、矿产资源、物流园区规划等等诸多业务领域,为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正如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所言:“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了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则相反,是为了真诚地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从坦赞铁路到亚吉铁路,从“友谊”纺织厂到非盟中心,中国长期以来对非洲的援助和建设,早已超越了政治态度和经贸合作,中非之间结成了互利共荣的亲密伙伴关系。

如果说,当年援建坦赞铁路,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与贫穷落后的非洲之间“患难之交见真情”的一份“铁证”,那么,如今的亚吉铁路,则是崛起的中国助力非洲经济腾飞的一双强有力的臂膀。这列向着美好春天飞驰的列车,必将成为中非友谊的一座丰碑,在新的时代里熠熠生辉!

推荐访问:开往 列车 春天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