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批判性思维在幼师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创新性思维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极力培养的思维方式之一,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当前在我国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和重视,而是一直沿用传统的思维教学模式,导致我国的教学模式逐渐僵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结合幼师物理教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在幼师物理教学中具体应用方法,为今后的实际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批判性思维;幼师;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8-0141-03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纵观物理学的发展,不少重大的发现都和批判性思维有关。比如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言论,从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爱因斯坦没有局限于前人的约束,而是大胆地对牛顿力学进行质疑,促进了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同时对自己狭义相对论的批判,又诞生了广义相对论。这些都足以证明物理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批判性思维相关内容阐述

(一)批判性思维的起源和发展

批判性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主要含义为辨别或者判断的能力,在希腊语中是krinein,意为决策(Decision Making)。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概念,认为细致地、持续和能动地思考一些被假设或者任何的行为,洞悉支持它的相关理由以及进一步指向的结论等。批判性思维甚至可以向前继续追溯,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精神助产术,这为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树立了典范[1]。格拉泽在20世纪40年代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提出教育改革,70年代,批判性思维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则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恩尼斯是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他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一直在精简。

在实际思维过程中,逻辑思维所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但是逻辑学自身的抽象性比较明显,人们在生活中更习惯使用思维内容和语言载体,批判性思维和这些仍然有一定的距離[2]。这就导致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有效逻辑推理十分有限,更多时候人们所关注的并不是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而是直观上是否具有合理性。美国批判是思维中心的研究主任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以一定的标准来对思维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思维的改善。批判性思维也是对信念和行为进行积极熟练地解析、应用、整合和评估的行为。

(二)批判性思维的具体性质阐述

不同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认识具有差异性,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性质进行解释:首先是逻辑解释,批判性思维包含发现错误等否定性的含义,也包含关注长处的肯定性意思,所以逻辑思维仍然是最基础的关注点。其次是修辞解释,肯定了合理性论证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最后为辨证解释。人们在合乎道德的原则下所做出的正当或者合理的决定,不仅仅需要一方来说服另一方面,还需要两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促进分歧和冲突的解决。

(三)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加利福尼亚地方政府在1980年提议对该州的州立大学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而且以明确的文件进行规定,学生只有修满学分才可以圆满毕业[3]。这种要求很快也在普通的高校中普及开来,使美国高校的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折点。诺瑞斯认为应当把批判性思维当作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往在教育中并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伴随着批判性思维运动的深入和教育改革,批判性思维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1.批判性思维和教育之间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是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经途径也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使其得到提升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它应当是所有教育目标中最为重要的目标。杜威在1910年就提出了反思性思维概念,被称之为批判性思维之父,认为学习的基准点就是需要使学习主体的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2.批判性思维和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分析

互动论也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主要观点,教育需要以学生及其自我实现为核心。学生应当成为教育中的能动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是教育中的能动者,学生需要掌握和解决必要的问题,而教师则是需要对具有启发性和有意义的问题进行揭示,一起完成教学。教育改革中批判性思维不仅仅在“教学相长”中有所体现,而且还体现在“寓教于乐”层面[4]。另外,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面向生活实践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批判性思维,从这个角度来看,批判性思维和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均具有明显的关系。最初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强调,随后又进入中学教育和幼师教育的发展大纲中。中学和幼师批判性思维更需要将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维作为培养重点,构建学生从少年到成年成长过程中思维能力发展的体制。

二、幼师物理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及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师物理教学中教学思维现状

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一直都是我国幼师教学中的常用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教师能够同时教授多名学生,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的知识更多,我国幼师教育师生关系正是一对多,所以此种模式也成为幼师教育中的主导教育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一定改变,此种教育模式中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抑制等。

(二)幼师物理教学中应用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1.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学中所提及的概念大都是经过实际的实验和观察之后进行抽象概括出来的[5],而且物理规律大都具备一定的适用性。在幼师物理教学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对物理知识的追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考,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而且不仅仅是停留在物理概念和数字的基础上,更能关注到数字和公式之后的物理内涵。另外,物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结构模型。

2.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也能够使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内在动力正是需要提出问题,这也是实现更好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的学习目的转化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目标会进一步明确。不管最终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或者得到某种程度的解决,学生所获得的成功体验是难得的,这将会提升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自身敢于质疑已有的知识,才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再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学生一旦自身培养起质疑精神,就可以积极地寻找身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发现问题,最终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进行主动学习。

三、幼师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应用的具体路径

具备独立思想和质疑精神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而质疑并不是毫无根据,需要以客观理论为依据。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自身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课本的已有知识和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开始向往课本外的物理知识,对教师和课本上的知识提出相应的质疑,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的表现之一。或许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质疑并不正确,但是教师所需要做的是积极地引导他们,为他们寻找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方法。针对幼师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引入具有争议性的物理问题

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需要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但是并不是简单地提出物理问题,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敢于预质疑的环境。教师来设置具体问题的主线,再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更加宽阔。在具体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情景问题可以独立,也可以关联其他所学的知识。针对物理课程的特殊性,需要从物理实验的相关过程入手设置情景问题,如实验的观察和设计、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逻辑推理等。问题的创设也需要做到直观演示,让学生以最明了的方式获得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简单,让比较枯燥的物理问题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在第四章电磁世界中讲到焦耳定律和电功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比如某电动机的一线圈内阻为r,将其加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问学生电流要怎么计算。并以实际的实验作为验证,提供实验所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如电压表、电源和电流表等,在进行试验之后,让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猜想,并进行验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对電动机的能量转化进行认识。

教师还需要帮助启发学生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如比较法、演绎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还需要教授学生一些特殊的物理学习方法,比如等效法、类比法和物理模型法、转换法等。

(二)学会对书本和权威的质疑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质疑课本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式。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辨别教材中一些知识表述时存在的差别,再联系和该知识相关的知识展开一系列的联想,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质疑课本中已经存在的案例,分析是否存在一些特例。其次,物理课本中经常会应用图像来表示某个物理过程或者现象,也会对图像中的坐标所代表的含义进行明确。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像不只具有数学意义,要引导他们思考图像上的其他影响因素。再次,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以众多的实验为基础,不少结论都是在总结实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注意到实验装置的组成构造,引导他们积极地对实验原理进行质疑,分析实验中应用到的器材是否能够用其他的实验仪器来代替。最后,对书本上的习题或者例题进行质疑,在课本上的不少题目都值得进行深入讨论,因为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合适客观现实的数据。应该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后对物理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出发,对例题进行质疑,可能就会发现例题或者习题中的不合理成分。众所周知,真理具有相对性,因此在具体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会为了抓住一些核心要素而忽略次要因素,这是开展物理教学必备的思维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来质疑教材上的一些习题和例题,让他们学会此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比如,在第二章《力与运动》中可以让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质疑,如“在碰撞或者反冲的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等于零,但是总能量仍然可以当做守恒”,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估算并得出结论。

(三)重视错例评述的作用

对错误的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批判是批判性思维中的重要内容。物理教学中会出现不少错例,学生在对错例进行分析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学习到更多的思维方法。错例一般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题目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种则是虽然题目本身没有问题,但经不起仔细推敲,在解题的过程和方法中存在问题。题目本身存在问题,可能是因为在出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一些比较特殊的因素,或者本身的描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成分。解题过程或者步骤存在问题,这种错例一般来源于学生。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错例,以他们的错例作为反面教材和典型,要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这些错例进行剖析、论证和质疑。这样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在物理习题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对同一个公式进行多种方式的改变,并对改变后的方式的可行性和真实性进行验证。

(四)积极探讨研究原始问题

原始问题所指的是没有经过教师处理、直接来源于生活或者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已经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观察和分析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并结合知识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方案。比如在观看我国的卫星发射直播时,学生应当关注解说员对火箭的高度和速度的解说,从而理解空中运动的物体速度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又比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一起车祸,根据公路上汽车摩擦出现的痕迹,能否发现事故发生的一些原因?在具体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中,是否还需要其他的数据?原始问题的处理难度相对更大,因为它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学生必须把这些不重要的因素排除掉,而且不同学生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提出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或者是可能的,这些都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得到激发,从而使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得到培养。对于原始问题的来源,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也可以是由教师所收集到的。

四、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传统的幼师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否定能力,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宁.批判性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5(3):118-119.

[2]陈振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模式之争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9):56-63.

[3]戴维·希契柯克,张亦凡,周文慧.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54-63.

[4]刘益.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450-451.

[5]王媛.批判性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09.

推荐访问:批判性 幼师 思维 物理 教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