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思想汇报 >

绩溪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jkyxc 浏览数:

绩溪县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只有18万人口的小县,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由于区位、交通等原因,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历来是一个财政穷县。如何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强工富县”战略呢?是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发展工业化,还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历届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探索的课题。

“十一五”以来,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绩溪县逐步实现了发展方式的转变,走上了一条“工业强县、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新思路带来了新飞跃,五年来,全县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指标连年攀高(见附表)。与此前十多年的蹒跚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今年新年伊始,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继续推进全面大建设,加速城市扩张产业集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绩溪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关于加快“城市东进、园区西扩”的决定》,加速打造皖南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示范区、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徽文化集中展示体验区。引领绩溪走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转变发展方式,走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使绩溪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走上了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新征程。

一、中部山区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正在突显

实践证明,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新世纪以来,绩溪在对如何“强工富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提高了对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要性的认识。

绩溪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历史文化生态优势和比较区位优势等等,过去由于交通条件、信息技术的制约,使得这些优势“待字闺阁”。随着国家高铁、高速等现代交通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这些制约逐步被打破,与东部交融越发便捷,“同城效应”日趋明显。潜在优势后发居上。

1.面临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

近年,中央提出了实施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决策。这为中部山区县特别是像绩溪县这样的毗邻沿海省份的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工业化发展中,中部山区县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别人的先进成果,在探索之路中少走弯路,节约时间,减少成本,加快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2.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循环圈内,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资源总是向区位条件好的区域聚集。从地理位置看,绩溪县与苏浙沪毗邻,素有“苏浙沪的后花园”之称。近年来,随着国家交通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绩溪将成为皖东南的重要交通枢纽。皖赣铁路纵贯绩溪全县,县城距黄山机场50公里。高速铁路方面:皖赣铁路西迁及扩能改造和黄山到杭州客运专线于2010年5月底正式开工建设;北京到福州高速铁路已于2009年底在郑州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方面:绩溪到黄山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绩溪到宁国高速公路已于2009年11月26日全面开工建设,绩溪至黄山风景区快速通道初步方案已经确定。五年内,绩溪将成为皖东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成为皖东南重要的物流中心、客运中心。绩溪与全国大中城市尤其是与长三角在空间上更为接近,“同城效应”更加明显。

3.生态优势

生态是兴县之本,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需依赖的环境要素。利用保护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不仅是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同时还能大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气商气,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加快发展。从与新型工业经济的关系来讲,新型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济与生态协调型机制的建立,必将有力推进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中部县域地区,一般在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从绩溪县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特别是从生态环境支持系统分析可以看到,绩溪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对新型工业化环境支持的系统条件完善,支持能力强。绩溪地处“宣徽之脊”,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于此交匯,又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多山,溪流纵列,山明水秀,植被丰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4%,生态环境优越。

绩溪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际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先生和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清丽的灵山秀水,形成了绩溪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龙川、上庄、障山大峡谷、小九华、龙溪、湖村等人文和自然景区、景点建设不断完善,已融于省“两山一湖”大旅游圈。绩溪以人文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绩溪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也推进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此外,中部山区县还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生产要素优势,比如劳动力、原材料、初级农产品、土地、水、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方面的比较成本优势,本文不再赘述。

当然,作为中部山区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企业家队伍、科技队伍人才匮乏等等。不过,这些不利因素随着与东部融入的加深、产业研相结合的深化,已逐步获得改观。

二、中部山区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与建议

中部山区县应该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马克思说过:“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工业化虽然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人们可以利用后发优势,通过跨越式发展,缩短其进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看能否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着眼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

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要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

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1)区位商。即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比。(2)就业功能。即用一定量的资本或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3)可持续发展性。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产业,才能确定为主导产业。

根据绩溪县的产业发展现状,应着重培养不锈钢制造、异型链生产、机械电子、汽摩配及低速汽车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这四大主导产业大多已初具雏形,其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一鼓作气,趁势而上,就一定能把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2.规范招商引资,坚持科学选商

强力招商引资,巧借外力发展,是周边县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条重要经验。对中部山区县来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要强力招商,更要科学选商。必须科学制定招商标准,决不能象过去那样靠“土地半卖半送、税收减二免三、规费水电不收”等政策来吸引投资者,因为这样的企业大多是“移动公司”,形成不了产业集群。要严格把好环保准入关,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污染项目,即使它效益再好,利税再高,也必须毫不犹豫地拒之门外。

绩溪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在园区建设之初就定位为“生态工业园区”。“宁要蓝天绿地,不要急功近利”,科学选商已成为绩溪县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该县坚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把好入园企业环保准入关,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一路走来,该县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关停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坚持突出“青山绿水、徽风古韵”特色不放松。不仅把住了入园关,而且招商成绩效著。2010年引进省外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6.14亿元,增长117.2%;利用外资425万美元,增长26.6%,荣获“浙商投资全国最佳城市”、“浙商投资最佳工业园区”和市招商引资工作进步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绩溪县委、县政府于2005年8月着手开发生态工业园区。五年来,该县不断推进生态工业园区扩园升级。落户工业园区的不锈钢、机械电子、汽摩配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累计入园企业122家,77户建成投产,年上缴税收近2亿元,解决了3200多人就业。

3.促进工业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型工业化要求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保护环境对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调节、控制、校正和优化作用。要建立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实施环境友好型经济的鼓励性动力机制,促进工业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绩溪县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几年来,大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从污染防治为主向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的转型。各乡镇及旅游景点建立了垃圾焚烧炉或垃圾填埋场。县城全面实行了垃圾袋装化。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对扬之河县城段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河道整治并修建了护坝、翻板闸,沿岸种植柳树、花草,建设了鵝卵石行道、休闲音乐亭廊。基本实现了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的目标。绩溪秀美的山城和宜人的生态,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外来投资商。

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绩溪县委、县政府今年又提出并正在实施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战略,即“东进西扩”战略。作出《关于加快“城市东进、园区西扩”的决定》。

城市东进,即规划建设登源新城区。在现有绩溪县城发展基础上,规划从灵山建设一条通往湖里的快速、便捷通道,将“三区”与“一廊”紧密联系成一体,在其核心地段仁里至湖里、周坑区域建设一座功能完备,集生态、旅游、文化、教体、休闲、商务于一体的高品位现代化服务业新城区,将绩溪建成一座“城在山水中,山水映山城”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园区西扩,即按照“再造一个新园区”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完成生态工业园区向西扩建面积9.22平方公里任务,计划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建成孔灵配套商务区和物流城,打造扩园区产业集群,基本建成轴承产业园、汽摩配产业园、视光产业园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力争实现财政收入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达到15亿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使绩溪这个中部山区小县真正走上了环境友好型的康庄大道。

总之,中部山区县要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新型工业产业、推动产业集约化集群化,推进新型工业化。通过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做到城市与农村、城市与自然、城市与文化充分融洽和谐,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

推荐访问:绩溪县 经济发展 加快 思考 方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