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民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体现了民族潜意识和性格特征。作为中国设计师,应肩负社会和民族的责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若想要中国设计作品真正走向世界,设计者应该试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有所创新。设计师能够透过表象看事物的本质,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应当抛弃纯形式主义,对民族精神文化深层探索和挖掘,结合生活的真实体验,直视生命对其本质认真思考。

关键词:服装设计;民族文化;传统元素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11.171

深厚悠久中华民族文化,是设计者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东方古国怀有好奇心和善于制造时尚的国外设计师们从中国文化中学习,追求的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新鲜和商业上的卖点,作品大多只是怪诞、趣味性和戏剧化。例如,回顾2017春夏系列秀场,Alessandro Michele从中国宫廷服饰中汲取灵感,非常大胆的运用了中式服装廓形、花卉刺绣、团扇、盘扣等经典设计元素。可以说,Gucci 的火爆离不开这些糅合了中西方服饰特点,且极具视觉感染力的中国元素。毫无疑问,其品牌结合了精湛工艺与裁剪之下的“魔性中国风”,在不停演绎着另类而别致的美。然而,这些所谓的“中国元素”却总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虽然它可以鬼马搞怪,充满新意,却始终有种令人难以共鸣的距离感。毕竟,只有中国人才最了解什么是真正中国味儿。所以,“中国风”的东西还得我们自己来做。作为中国本土设计者,应肩负社会和民族的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虽然我国的服装设计者不断地向世界性目标努力,但是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要摒弃自身的东西,而应是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元素完美结合,有所创新,才能真正屹立于国际设计舞台。 比如像三宅一生、高田贤三、川九保龄这些日本设计大师,他们的设计之所以能够为世界所接受,除了其独具风格的创作以外,其服装中所展现的传统元素更让人不能忘怀:日本和服的传统样式、精美的日式刺绣、东方折纸艺术以及缠裹造型中所蕴藏的神秘的东洋风情。这些不仅征服了时装界,也征服了世界人民。日本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热烈的迸发。传统寄予现代,民族寄予国际,设计不在于形,震撼人们心灵的是服装的精神。

如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拓展设计思维就很重要。成熟的设计师有在普遍中寻找个性的能力,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需要经验的积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善于观察、独立思考、体会事物的细节,周而复始,我们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用这种思维去看待未知的新事物,从而找到新旧事物的相同和差异,进行思维的拓展。现代设计、传统艺术,以及哲学思想、科学文化等等,这些都是相通的,而连接这些并使之勾通的就是人们的思维,培养设计者的思维方式是现代设计的重点。设计本身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传统文化带给我们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技艺,像肥沃的土壤培育设计师在各自的思维模式下的创造能力,给予设计师智慧、修养、学识等方面的营养。

在设计实践工作中,很多服饰艺术专业的学生,还有一些富有经验的设计师,涉及到民族风格设计,就专注于传统服装的造型,在设计中生搬硬套传统服饰的各种细节。好像一提到民族传统,就只能联想到古代戏剧的图案。其实,在这种表面意象之外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文化蕴含,林林总总的文化遗产中都有可以激发设计灵感的精神事物。只是单一地将传统的造型、色彩、图案拼凑和复制于服装中,令人感觉雷同、重复、乏味。就像那些在衣服上画个脸谱,装个立领就号称中国风格的设计;或者只是单纯沉浸在对中国历代王朝盛世的缅怀当中,如雕龙画凤的服饰和妖娆妩媚的妆容。难道,这些就代表中华的传统文化吗?有不少设计者怀着强烈的创作诉求,却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设计意图,错误理解了服装本身应有的表达,在具体的传统元素的运用上显得很盲目、单一。随着世界的目光的聚焦,东方文化不需要神秘的包裹或富丽的装扮。中国的服装设计者应该抛弃纯形式主义,对民族精神文化深层探索和挖掘,结合生活的真实体验,直视生命对其本质认真思考。

马可是我很欣赏的设计师。相比之下,她的设计概念无疑更加纯粹,也更少哗众取宠的矫情。马可的成功,就是设计思维上的成功。她靠执着讲述自己的信念而被世界所关注。

2007年2月25日,马可的品牌“无用”在巴黎举办了首次展示。 此次服装系列,将我们带到那些只有步行才能到达的中国南方偏远的乡村,将人们召唤至深远的远古时代。曾经,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里,失去土地,农民将无法生存。传统的生活是如此地简单朴实。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土地之间,是一种紧密依赖的和谐。“无用”系列通过传统手工工艺“刺绣”,用在沸水中洗煮过的裙装,以及阳光下暴晒后又装饰过的面料,制作了一系列无时间性的作品。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土地”,来自于中国的土,快被现代都市里的人们遗忘的土。设计者在中国山区旅途的中的感受同样唤起我们对“土地”的记忆,也触摸到世界的本质。那些靠双手和土地生存的,过着和我们迥然不同生活的人群,他们对世代耕耘的土地的深厚感情和与自然间的和谐亲密感染着我们,令我们深深感到土地不仅向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灵魂的归宿。

马可的设计中没有一再强调所谓的“中国元素”,但其所隐含的中国传统的气息却深深感染每个参观者。细密的针脚都渗透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生存方式和对土地的依恋,每一针一线都传递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真挚情感。土地与生命的故事使我们找回曾经拥有过的最为真实的、基本的、质朴的生活,找回由于不断地追逐快捷高效而丢失的生活乐趣、品质和故事,找回我们的祖先拥有的那种和土地之间亲密实在的联系。她的作品看似与时尚无关,却守护了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并在此基础上再创作,以便尽可能地将本土传统文化保留下来。这样的服装比那种所谓民族风格的绚烂华服更能打动人。人们需要去感知,去缅怀,去感动。如果服装能够给人们带来触动,能够唤醒人们日益麻痹的情感,那么这才是服装最伟大之处,这样服装不再仅仅是服装,是物质,而可以是精神,是理念,是我们感情的复苏。

参考文献:

[1]张文辉.服装设计创意篇.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学林出版社,2012

[2]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黄嘉.创意服装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浅谈 服装设计 传统文化 元素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