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计划”,经过谈判,1951年4月1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一体化进程,不仅保障了欧洲的和平,给德国带来了和平发展的机遇,而且欧洲共同市场的建成,使德国能够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更大的市场内获得更高的收益。在欧洲一体化之前,德国就已经成为了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其制造业优势非常明显,欧洲共同市场建立以后,德国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更轻松和以更低成本进入欧洲其它国家的市场。同时,两德统一和其它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欧洲国家加人欧盟,又可以使德国获得充足的劳动力供应,缓解自己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的弊端,这些都为德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二)技术立国和产业升级

在竞争中,德国的制造业之所以一直能够保持不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德国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进步作用下的产业升级,即通过技术的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出口结构的调整。德国的技术创新是通过国家制度来扶持和鼓励的。如德国政府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德国现在的高校有372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公立的,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费用,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不用承担高额的费用。美国在这一点上就与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区别,美国私立大学较多,越是高层次的大学,私立比例越高,私立大学的学费比公立高,这使得美国的大学学费普遍高昂,学生中80%以上都需要贷款读书,高昂的学费成本促使学生不愿意从事回报率较低的理工科的工作,而更愿意到金融等高收入行业,目的就是要获得高报酬来弥补学习中的高成本,这是美国理工科人才大量缺失的重要原因。相反,德国学费不高,而且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奖学金,还设立了科研资助,建立了大量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园和技术孵化中心,鼓励人才到企业发展。如政府规定:工程技术专业的博士生在毕业后到企业工作,7年就可以申请大学教授。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收入也非常高,与金融等行业从业人员相比毫不逊色,因此,德国成为了一个盛产工程师和发明家的国度。

在以技术为引导进行产业升级方面。一方面,德国收缩了重工业产能,但收缩不是简单的关停,而是进行改造和提升。如德国的钢铁产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的煤炭就已经出现了枯竭的迹象,产量不断下降,同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如果还是继续用国产的煤来炼钢,就会使钢铁的冶炼成本被推高。对于这样的局面,德国一是采用进口的煤来降低成本,同时在钢铁行业中大量采用新的技术,生产出质量优异的钢产品,特别是一些特种钢,这些钢产品是其它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所难以生产出来的,这就保证了德国的钢铁产品存出口中依然保有竞争力。另一方面,德国也大力发展自己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医疗产品行业和电气工业等。德国政府投入了GDP的2.5%来进行这方面的研发。2006—2009年德国政府投资150亿欧元对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汽车与交通技术、微系统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等17个领域的创新与技术政策进行支持。德国政府除了自己支持创新外,同时还引导企业向这些领域投入研发,各个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技术领域,德国制定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给予科研部门和企业的研发机构资金支持,并且还以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企业投入研发。目前,企业和私人已经是德国研发的主力军,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德国研发经费总额的66%。企业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平均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3.5%-8.5%。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1991年德国高技术产品已经占到了出口额的46%,把美国和英国抛到了后面,与日本一起保持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国的优势地位。2004年德国在欧洲专利局注册的专利约达2.3万项,占到了欧洲专利局专利数量的18%,在欧洲遥遥领先。2006年德国87%的出口额都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德国的制造业转型已经初步成功。∞

(三)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精心打造“德国制造”这一品牌

德国制造业的优势之一是其过硬的质量。德国人对质量的重视根植于民族文化。德国人非常严谨,讲究理性和制度化,虽然德国的产品从外观来看并不出众,但无一例外都是结实耐用的,他们愿意为了质量而牺牲一些轻便。德国不仅有重视质量的传统,而且对质量的管理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目前,绝大多数德国企业都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计划,进行ISO9000国际标准认证,借鉴日本企业的好经验,采用了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系统。1952年德国成立了德国质量协会,这是一个独立和非赢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德国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质量管理机构,2000年时已经有8.3万名会员,覆盖了德国的大部分企业。该组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向企业进行质量管理方面的宣传,提高企业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二是组织和推广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德国质量奖”,推进质量管理的科学化;三是对企业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培训,颁发质量管理方面的资格证书。现在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次达到了5万名。在质量协会的推动下,德国的企业已经形成了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文化,提高了产品高质量。

(四)德国实施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的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实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建设,没有让经济放任自流

首先,德国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对经济进行调节。1957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也称《反卡特尔法》),明确反对垄断,防止大企业间的合并,保证市场竞争的充分进行。中小企业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主体,德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德国的企业绝大多数是雇员少于250人、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欧元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然不大,却承担着德国主要的产出。德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化工、机械制造、机动车辆和光学设备等,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有95%是中小企业。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如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完善中介机构,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提供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扶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等。另外,政府还直接给予中小企业资助,1993年德国政府给予中小企业近33亿的补贴。由于防止了大企业控制市场,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快速发展,德国有效地避免了市场的失灵。

其次,国家积极地对经济进行有效引导,让某些适合发展的行业得到优先发展的机会。二战后初期时,为了能够较快地恢复工业生产,德国对一些基础工业,如煤炭业、钢铁业和运输行业给予补贴。尽管这些企业利润率较低,却是德国其它工业的重要基础。这些补贴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这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德国政府的补贴率也在不断提高。如1974年德国对煤炭业的补贴率为29.8%,1981年上升到84.7%;1972年对铁路的补贴的费用为60亿马克,1977年增加到了80亿马克。这些基础性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德国其它支柱型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除了这些基础性工业外,德国政府也对潜在的优势行业的企业进行补贴,促进这些企业发展。20世纪60年代起,德国对造船业进行生产成本补贴和银行贷款利息补贴,1982年造船业得到的补贴已达1750万马克。此外,德国还对航天航空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给予资助,1978年资助了5.93亿马克,1981年补贴达到6.87亿马克。对于制造业中的一些已经确立了优势的行业,德国会给予税收优惠,继续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如对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气电子行业和化学工业等都给予了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保证了这些行业的较快发展。使这些行业的增长率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如1950-1979年汽车制造业年增长率高达9.4%。

再次。德国政府非常注意运用理性预期理论,保持政府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政府干预是有限度的。德国政府很少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推进经济的发展,防止了财政政策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同时,德国政府的货币政策是严谨、科学而温和的,其货币供应量严格遵循经济运行的规律,在准确把握德国产出增长量的基础上,对货币的需求量进行科学的预测,投放同步增长的货币量,并且把政府的货币政策公开,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不变,使公众的预期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德国政府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了政府政策引起经济波动。

最后,德国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与市场经济不悖的情况下,维护了社会的公平。市场经济要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的公正作为基础,而这两点恰恰是市场经济自身难以调节实现的,必须依靠社会保障。德国政府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战后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1957年颁布了《农民老年救济法》,将农民养老纳入社会保障范围;1969年颁行了《劳动促进法》;1972年德国议会通过了《企业基本法》和《共同决策法》,扩大了雇员的权利,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1983年颁布《文艺工作者社会保险法》;1988年制定了《健康改革法》;1989年提出了《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5年开始增加社会护理保险。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庞大、内容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在两德统一期间,德国政府还积极推进地区的公平建设,从1990年到1994年,把原西德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用于原东德养老保险的补助,金额累计达279亿马克,使原东德地区养老金的水平迅速上升。1990年原东德地地区的养老金水平仅相当于原西德的40.3%,1998年就已经上升到86.7%。德国正是依靠政府的力量,协调社会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政武]

推荐访问:德国 制造业 优势 原因 分析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