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江海风韵:南通蓝印花布

作者:jkyxc 浏览数:

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馆内的明清染坊,继承着这一古老的印染工艺,南通也被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刮浆防染印花布。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从江南起源后流传至全国,曾衣被天下。今天要介绍的南通蓝印花布,全是凭借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其图案全凭手工镂刻。每幅刻好的纸版都似剪纸艺术,具有淳朴、粗犷、明快的风格,其艺术形象往往是高度概括和夸张,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为保护和弘扬南通蓝印花布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元新,于1996年创建了我国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的专业博物馆。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南通蓝印花布被评为“江苏符号”,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博物馆办馆以来,收藏与抢救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湖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古旧精品,对蓝印花布的纹样和花式进行了采样和收集,以此来研究和传承民间艺术。南通濒江临海,土壤、气候适宜棉花生长。元代开始,由于棉花在江海平原的广泛种植,以及江南纺织技术的引进,南通土布得以迅速发展。明代,南通民间大量种植蓝草,为蓝印花布提供了染料来源,促进了印染工艺的发展,形成了“乡乡都有染布坊,村村都有染布匠”的繁荣局面,这种家庭印染作坊的广布为蓝印花布的传承及繁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南通,因此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起源之传说

常用于走亲戚、回娘家时包裹日用品,它就像是现在妇女用的包一样,出门便带上,很实用。因为灵活多用,东西多时可包扎大一些,反之扎小一些就行。

在民间,小包袱布既是实用品又是礼品。有些地区男女相亲,成功订婚时,男方会送上一个包袱,包内装有糖果、糕点之类的礼品,这种包袱布的纹样很有讲究,常用“凤戏牡丹”“蝶恋花”“ 鱼戏莲花”,在北方小包袱也可用来包头,俗称“方巾”。大包袱布边长约1.4米,用于包裹换季衣物和被子。然而,使用这种大包袱布的人家,主要是用不起木头橱柜,就只能将衣物用包裹分类后放于凳上。为了便于包扎和增加扎角的牢度,会在四方的一角缝上一片装饰布加固,并连接包扎带。富裕人家还会在扎角上装饰上真丝贴补,绣上如意图案等,以体现家中的经济实力,和女主人的心灵手巧,实用而美观。

当看到这些富有怀旧气息的朴实花布,你会对蓝印花布的历史、工艺、纹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蓝印花布技艺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延续八百年的民族创造力,是我们永远值得收藏和研究的主题,其天然的蓝色格调,也散发一种清新之美,自由之气。欢迎读者朋友们,可以有机会来到南通,观赏蓝印花布博物馆的艺术之美。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推荐访问:南通 风韵 蓝印花布 江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