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简析影响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人格问题的要素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其的扶持力度,这类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经调查发现,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存在的人格发展问题要远远高于其他普通大学生。所以,本文从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来分析其消极人格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塑造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对策研究,培养其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弱势群体家庭学生;人格;心理健康

一、“弱势群体家庭学生”以及“人格”的概念界定

随着社会的变革,弱势群体这一新的名词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社会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本文中出现的弱势群体家庭是指,由于出身于不利的社会阶层而受到文化剥夺,在学校场域中师生的互动产生障碍,使自己处于被贬损、被排斥的边缘处境的学生个体的集合。较之多数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排挤,被边缘化,总是显得孤立无援,承受力比较脆弱,这个特殊学生群体就是学校班级中的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处于劣势环境,他们容易形成其消极的人格特点和错误的价值取向,进入社会后容易成为新增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成员。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本文用根据莫雷诺社会测量法编制的调查表结合访谈法筛选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人群,试图通过对学校班级中弱势学生群体消极人格特征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教育策略和建议,以期改善他们在班级中的不利地位,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减少他们进入社会后成为新增社会弱势群体的可能性。

二、弱势群体家庭学生消极人格特征表现及归因分析

(一)根据莫雷诺社会测量法编制的调查表结合访谈法筛选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家庭人群,然后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被试进行施测。测试结果表明,被试群体在乐群性(A)、稳定性(C)、敏感性(I)、怀疑性(L)、忧虑性(O)、紧张性(Q4)六种人格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表明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表现出合作意识差,对人敌意,较为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悲观自卑,焦虑急躁,情感脆弱等消极的人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卑封闭

据调查研究发现弱势群体家庭中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社会化的过程,但城市本身和城市学生给了他们流离感。他们对自己天然的不足感到“羞怯”,因家庭贫困而害怕被别人轻视,很难积极乐观的面对人生出现的各种难关,缺乏自信,抑郁孤僻,产生自卑心理。因为自卑,害怕被别人瞧不起,所以与同学的交往少,还有的则害怕过多的交往而刻意回避,最终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2.敏感焦虑

心理学研究认为,越是感到不足的地方就越敏感,虽然这些不足并非其个人造就。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往往有着正常人难以体会的自尊要求,对他人的言行特别敏感。这类学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像一张被拉满弦的弓,物质条件无法得到保障,日常生活得不到正常维持,使之无法安心学习和生活。这样的“精神贫困”,出现了人格缺陷,有时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就像发生在云南大学骇人听闻的马加爵事件。

(二)究其原因,可以从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和学生自我层面进行分析。

1.首先,从社会层面来看,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物质的繁荣和消费热点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攀比心理,在这种环境下,人的价值观悄然向金钱和利润倾斜,人际关系变得冷漠和赤裸,给经济条件处于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2.在家庭教育方面,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家长往往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为生计而奔波,缺乏与子女交流沟通,日积月累,导致许多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有问题也不与他人倾诉的习惯,心理负担逐渐加重。

3.从学校层面来看,在该场域内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亲疏更多的体现在微观的教育场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机会的多寡及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待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社会学家里斯特(R.C.Rist)在1970年发表了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把社会学中研究越轨行为的标签理论应用于教育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教师贴标签与学生人格发展的关系,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贴标签(labelling)的现象司空见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师作为贯彻落实社会权力意志的代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贴标签的过程,贴标签的结果使学生形成自我实现预言,从而使这种标签的内容变为事实。“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对某种情境的知觉可能改变该情境,从而使该情境与自我知觉相一致,也可以说是对别人贴标签的反应结果。自我实现预言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借用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着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事物。教师这种封闭性的先入为主的设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之前的设想把学生归类分等,并对其分别赋予高、中、低不同的期望。期望不同,互动中教师在言语表达、行为表现、肢体语言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并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会有意、无意的不断强化这种差异。当学生接受教师不同的“暗示”,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时,最终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实现:学生的最后分等与最初的设想相差无几。这种标签下的差别对待提供给好学生的是发展的机会,而对一些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往往是控制和抑制,限制了其潜力的发展。

作为在校园里成长起来的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的环境下,不能在逆境中顽强的磨练自己意志,环境适应能力不够强,很难快速的融入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去,进而逐渐丧失了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非健全的人格往往会使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误入歧途。

三、塑造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良好人格的措施

由上分析可知,弱势群体家庭中的学生的的人格塑造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笔者综合多方面原因试图提出以下措施来塑造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的良好人格:

(一)实现教育公平,创造平等、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的理想,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贯穿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情感的天平向那些更需要理解、关心和温暖的弱势者倾斜,对他们多一点信任、鼓励和关注,多一些平和的言语、真挚的微笑,对他们的错误也可以延时评价。在班级中创设互助平等、和谐友爱、宽松宽容的集体氛围,激发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二)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促进弱势群体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家庭在教育的协调配合。针对弱势学生的不同情况共同商讨制定教育策略。教师可帮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减少责骂,重视孩子的思想感情需求,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也可协助教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给教师的教育言行提出合理的建议等。

(三)培养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积极悦纳自己、完善自己追求优越是人的天性,改变弱势群体最根本的途径是实现每个弱势者的自助、自强,即要培养其健全的自我意识。教育者应引导弱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悦纳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让学生通过自我比较,定期对自己做出阶段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去发现并改善自己的不足,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

(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当代各层次的学生之中。不同性别、年龄、学业成绩等的学生都有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面对全体学生,坚持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障碍性心理咨询为辅,完善学生的心理调节机制,健全人格,提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摆脱障碍,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学校要及时识别,与专业心理治疗机构密切配合,尽快给予治疗,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生活。

(五)实施“爱”的教育,汇集教育合力。现代社会,各要素之间联系更为密切,学生个体发展更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教育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关爱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学校的教育者应该主动与家长多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要,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联系,汇成教育合力,共同来关心和呵护这一群体,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全文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形成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不良人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层面的因素,更有家庭、社会因素。学生弱势群体在学校场域内可能会遭受了来自教师、同辈群体的讥讽、排斥带来心灵上的折磨和痛苦,更为可悲的是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走向社会后这种弱势地位会继续复制重演,形成弱势处境的再生产,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弱势学生群体,国家应该永担职责,从多方面特别是教育公平、人文关怀入手,探究标本兼治之法。

[参考文献]

[1]陈文成.社会弱者论[M]. 时事出版社,2000.

[2]刘玉林.“马加爵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 2004.

[3]高献忠,蔡德章.论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下的大学生成长激励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4]富勒, 奥尔森.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默瑟.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韦伯.有效的学生评价[ 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邹佳帅,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学生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弱势群体家庭对学生人格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中的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中学生 要素 人格 对策研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