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基于素养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考查的研究

作者:jkyxc 浏览数: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学习要了解并掌握的中华优秀文化,通常聚焦于古代文化常识,一般指向以下六个范畴:1.岁时、历法;2.地理、区划;3.人物、民族;4.职官、科举;5.姓名、称谓;6.名物、礼俗。近年来,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通过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鉴赏、古诗文经典名句默写等途径。本文立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为视角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查途径、考查视角、题型特征以及内容要义,予以梳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答题策略和学习建议。

一、趋势: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紧接着教育部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 )。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为课程的内涵发展和学科教学定位提供了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培养方略、发展途径及评估策略,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涵及举措。新修订的全国高考大纲,对基础教育如何立德树人作了具体的规定和引领,规定“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语文学科规定,“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内容。

修订后的高考大纲,注重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现了素养导向的课程评价理念,標志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将在全国高考考核目标中落实,在各学科高考试题中践行。

二、回顾: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查试题述评

1.在“文言文阅读”中考查:选材正统,突出文化性

以全国卷为例,2016年全国Ⅰ、Ⅱ、Ⅲ卷的“文言文阅读”中都考查了古代文化知识。

2016年全国Ⅰ卷“文言文阅读”:文本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其中第5题: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该题四个题干,考查了四个范畴的古代文化常识。(1)职官:“首相”与“宰相”的联系与区别;中国古代设“宰相”官职,由国君任命、用以辅佐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故又称“首相”。现代“首相”是专指君主立宪制下的内阁或政府的领导,一般由民主推选产生,具有超越君主的行政权。A项的亮点在于: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现当代国际文化常识结合起来考查,体现了理解、尊重、融合多元文化的核心素养内涵。(2)建储:涉及古代确定皇帝继承人的皇家宗法传统,一般情况下,皇位只传嫡长子。(3)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管理某一部门的官吏为“有司”;C项为误解。语文课文中经常出现该名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行赏。”(4)契丹:民族历史范畴,与之相类的还有女真、匈奴、吐蕃等,这些文化历史常识,都散见于古诗文课文中,都是考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知识。

2016年全国Ⅱ卷“文言文阅读”:文本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其中第5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该题的亮点在于: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与文言实词的理解结合起来,说明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也包括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与积累。四个题干涉及的四个文言实词,分别指向四个古代文化常识:“中宫”“陛下”“吏部”属于称谓、职官范畴,“移疾”属于“名物、礼俗”范畴,是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陛下”“吏部”较为常见,“中宫”“移疾”比较生疏。该题的难点在于:对“移疾”的解释对考生构成了干扰。“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只是部分现象,并非全部;“移疾”大多指官员以上书称病的方式请求退职;考查的是概念的全称概括与个别现象之间的关系;考生须具有严谨的思维品质,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2016年全国Ⅲ卷“文言文阅读”:文本节选自《明史·傅珪传》,其中第5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该题从多方面考查古代文化常识。(1)“礼部”“教坊”,是古代官署、机构的专有名词。“礼部”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总称“六部”之一,另外五部分别是: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首长称为尚书,副职称为侍郎;各部之下又设司,司首长称为郎中,司副职称为员外郎。这些内容在选文中都出现了,可能出于降低难度而未予以考查。A项错在:土地、户籍属于户部负责。(2)“教坊”,始于唐代的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白居易《琵琶行》有“名属教坊第一部”。(3)“两京”是地理区划,历史上有多种所指,东汉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宋朝指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市);明朝指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京师顺天府(今北京市)和南京应天府(今南京市);D项内部暗含着丰富的古代地理区划的重要知识。(4)“致仕”,古代文化礼俗,即官员正常退休,交还官职;古代类似的说法还有“乞骸骨”,如《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从上述文本来源看,多选自所谓“正史”的人物传记,体现了文言文阅读考查注重文化性与经典性的评价理念。

2.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考查:古今渗透,侧重应用性

例如2016年江苏卷第5题: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

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

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

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

这是一个很好的题型,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古代优秀文化积淀结合起来考查。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形式,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艺术,其中“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台湾文化学者白先勇倾力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使昆曲再度进入国内外昆曲爱好者的视野。

3.在“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涉及:指向知识性,淡化民俗意义

首先,在选材的范围上坚持突出经典性,以唐宋诗词为主体,兼及其他时代诗词曲等。就考查的知识而言,大多是直接考查古代诗词体裁及其规律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古体诗与近体诗,词牌与曲牌,律诗对仗等。对此类文化常识的重视,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卷:2011年选取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考查对该诗体裁的识别,较简单。2013年选王维诗《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考查该诗共有几联对仗,已超出颔联、颈联范畴,稍有难度。2014年选陆游诗《镜湖女》,考查对该诗体裁的识别,有一定难度;陆游诗古体、近体都有,考生只有真正掌握古体、近体的本质区别,才能作出正确判断。2015年选取张孝祥词《隐净山中大雨》,考查所属词牌,也很简单。2016年选杜甫诗《野望》,其中考查对仗知识,题型有所突破:

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時极目”与“日萧条”

与以往相较,该题对对仗知识的考查更为严谨细密:考生首先鉴别两个具体词语之间是否对仗,考查的是能否真正理解、掌握对仗的基本含义。杜甫很多诗作并不限于颔联、颈联对仗,如《登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仗极其严谨 。该题答案D项颇具迷惑性。

其次,所选材料中涉及岁时、民俗、节日等文化常识。如2009年湖南卷,选秦观诗《三月晦日偶题》,晦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属于岁时、历法类古代文化常识;与此相关的还有朔、望、既望,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2016年北京卷诗词鉴赏题目中“萧鼓追随春社近”,涉及春社、秋社民俗。可是,上述试卷大多未设置文化常识的考查试题,有的只是以注释的形式,交待其大意,淡化了对传统节日、民族习俗的考查。

三、展望:立足语文素养,保持既往途径,拓展考查新视角

笔者认为,今后语文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还将继续保留以上所述几个主要途径,即“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语言文字运用”等;同时还将拓展考查范畴,创新题型,增加分值。考核的目标定位应是: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着眼于传统文化理解与认同,追求文化品位及其提升。

1.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基于阅读能力,指向中华优秀文化知识

就选文而言,2016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文本选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内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属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名物、礼俗”范畴。有关甲骨文的文化认知,2009年全国Ⅰ卷“现代文阅读”也曾涉及,其文本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文中通过对“王”字的考证,解释其在“甲骨文”“金文”中的不同写法及意义,属于古代文字学、训诂学范畴,这是最具中华特色的优秀文化:甲骨文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的源头。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现代文阅读”文本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其中涉及诸多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历史人物,如三皇五帝、尧舜禹等;文史经典,如《山海经》《史记》《汉书》《四库全书》、“三言二拍”等。可是,与上述两套试卷一样,该项目也没有正面考查文本中文化常识的具体含义,只是从“现代文阅读”能力定位出发,考查对文本作者所表述的信息的理解与把握。其实,该文本中可以设置文化常识试题的内容颇多,例如,选文中有一句话:“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就有很好的命题视点。

再如,2016年山东卷“现代文阅读”文本《唐人古体》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古体诗的概念、形式、特征、源头、发展,文中述及为数众多的唐代古体诗人及其诗作,还有“唐人古诗”与“汉魏古诗”的区别,以及明清研究者及其观点等等。选文内容本身涉及中华古代优秀文化的精华部分,可惜也未从古代优秀文化常识角度设置考题。

笔者以为,随着2017年高考大纲的修订,诸如此类的富含中华文化积淀的文本内容,将会以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题型出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

值得一提的还有2016年江苏卷的附加题之三“材料概括分析题”。这是一种新颖的考查形式,文本摘编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考查题目要求:(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2)回答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3)请分析文本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该试题虽然以阅读概括能力的考查来定位,但内容涉及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就此文本而言,如果要增设古代优秀文化常识试题,可有多个视角。

2.重视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强化对其丰富蕴含的理解

以往高考试题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民俗,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明节是重要的傳统节日,俗称“祭鬼节”, 官方、民间有扫墓、圆坟习俗,这是不忘祖先、怀念亲人、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是培养人文情怀最具普及性的教育熏陶方式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五彩丝系臂等习俗,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七夕节俗称中国“情人节”,渗透着人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情愫,古诗文中多有涉及 。春社、秋社是一种民俗,涉及“社稷”一词的本义。社,土神;稷,谷神;“社稷”后来引申为“江山社稷”,比喻国家。因此古人很重视祭奠土神、谷神,春天祭土神,叫春社,秋天祭奠土神叫秋社。这些习俗,带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深深烙印。

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很多。与课内学习相联系的有春节,如王安石《元日》;元宵节,如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如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重阳节,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另外,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很重要,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至今对农业生产的帮助还很大。此类文化常识的考查,可以结合诗文赏析评价进行。

3.开拓新视角:关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首先,要重视与当今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一些被列入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学艺术,当然属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范畴。例如“天干、地支”,不仅遍布于中华文化典籍,而且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用天干、地支来纪月、纪时。了解这些常识,对更好地理解古今文学作品很有帮助,如对成语 “寅吃卯粮”涵义的把握,对茅盾小说《子夜》书名深刻含义的解读等。

其次,要重视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文化常识。例如中国特有的12生肖,以12个地支与12个动物相配,用来界定人的属相。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虽然亚洲有些国家也有生肖,但与中国的生肖存在差别。学习或考查此类文化常识,可以结合特殊情境,提供政治、历史背景。

语文的使命可以概括为:教听说读写,育文化自觉。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提高效应。评价是回溯的,更是前瞻的;评价是澄清教育目标的一种有力手段。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载体,以综合考查作为命题导向,通过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考题,这是当前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高考强化中华文化的考查力度,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语文教育教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理解并借鉴不同时代、不同区域文化的能力,形成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自信态度。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推荐访问:考查 中华 素养 传统文化 知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