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从国家层面扩大“专家引领”范畴

作者:jkyxc 浏览数:

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我国教育必须抛弃极端功利主义思想,努力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正因为如此,社会各界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但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除了“唯升学率马首是瞻”的错误的教育政绩观之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缺乏专业力量的引领。不是人们不想改革,而是不会改革,不敢改革。一句话,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专业力量太过薄弱。

2001年,我国在启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对专业力量如何引领课程改革进行了重要的制度设计,这就是建立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加强师范院校专家力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和引领,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选择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路径。这里,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不可谓不科学。问题在于,这里的“专家引领”,仅仅依靠师范院校的专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调动和依靠地方教育科研力量,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研员。

我们在看到我国基础教育优势、长处和我国教研系统、教研员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进入世纪之交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以课程改革为载体,更加关注公平、更加关注质量、更加关注素质教育的新阶段。而中小学教研员队伍建设和转型滞后,远远不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研员这支专业队伍的需求,必须从国家层面切实加强全国中小学教研员队伍建设。

1.编制《全国教研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全国中小学教研员队伍达10万之众,虽然仅占全国中小学1000万教师队伍的1%,可1%的教研员队伍却对1000万教师队伍产生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影响。一个地方教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地方的课程改革进程、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甚至教育决策。因此,对待这支队伍,绝对不能像有些同志主张的一撤了之。无论就历史贡献而言,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研员的现实需要而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加强这支队伍,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可靠的专业力量。因此,建议国家尽快编制《全国教研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真正改变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越来越受重视,而教研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却无人问津的局面。

2.建立中小学教研员国家职业标准

长期以来,国家对教研员的任职标准提出的要求过于笼统、模糊,已经不适应国家对教研室职能履行的需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教研员的职能定位,出台教研员国家职业标准。

3.实施中小学教研员资格认证制度

从本质上讲,教研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不一致性。在我看来,教研员应该集教育学者、优秀教师、教师的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者于一身。根据教研员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教研员不但应该具有比教师更高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具有更高的实施教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因此,不能用教师的任职资格来代替教研员的任职资格。建议国家建立教研员专业体制,实施教研员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国家出台认证标准和相关制度,包括专业标准、课程研修、专业考试、资格授予与资格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等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教研员任职资格制度的要求,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保障教研员的正常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教研员队伍。教研员任职资格制度的实施可采取分步推进的办法:新进人员一律要持证上岗;现有教研员达不到资格认证标准的,要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同时,为了壮大教研员后备队伍,应面向社会开展教研员任职资格考试。

4.实施“十二五”教研员国家培训工程

为了切实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支持力量,建议国家建立教研员继续教育制度。一是建立教研员5年一周期的继续教育制度,规定教研员应该接受的继续教育课程、课时与学分管理制度。就当前教研员亟需加强的专业素养而言,要特别突出先进的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学科监控评价知识、教学研究能力、教研活动策划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二是将教研员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教研员培训的需要。三是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培训形式,包括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现场案例分析相结合,课题研究和研修观摩相结合,专题交流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四是启动教研员“十二五”国家全员培训工程,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将全国教研员轮训一遍。

5.全面提高教研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

关于教研队伍的管理,国家层面既没有专门的教研室,也缺乏职能明确的统筹管理部门。从国家层面讲,对全国教研系统的管理是非常薄弱的,建议国家要明确全国教研系统的主管部门,加强对教研系统的管理。一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研员定期考核制度,对达不到教研员专业标准的教研员要妥善安排,形成教研员的动态流动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明确省、地(市)、县(区)三级教研室的不同职能,尽快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各有侧重的国家教研工作格局。三是将全国教研系统纳入教育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切实改变省、地(市)教研机构教研经费严重不足,而许多县级教研机构没有专门的财政经费,靠自己创收维持正常工作运转的局面。

6.颁布国家中小学教研工作基本规范

目前,全国各地教研工作可谓各自为政,缺乏基本的工作规程。有不少市、县教研室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庸,有的甚至成了直接服务于“应试教育”的工具。这对于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极为不利。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中小学教研工作基本规范。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民进山东省委副主委)

推荐访问:范畴 层面 引领 专家 国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