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报告 > 心得感想 >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应该从物理学科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的经验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从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物理教学 实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O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10130-01

一、引言

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的素质,个性特长健康发展、有创新精神和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现代化公民。而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应该从物理学科的特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非智力因素发展、思维品质培养、物理意识形成、科学方法掌握、学习方法探索等方面,通过学习指导,促进学生的智能开发,培养其科学的态度,和谐地发展个性。这样,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收获就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物理的方法、研究物理的能力、探索物理的志向、献身物理的精神。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以下几方面谈点个人粗浅看法。

二、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物理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把物理教学搞成仅为少数学生的升学服务,而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使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客观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一要保障优秀学生的正常发展,不能使他们处于“嗷嗷待哺”状态,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愿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二要提高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他们“吃好”,鼓励他们赶超优等生;三要加大转变后进生的力度。首先,对后进生不能歧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于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作为物理教师应利用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环境以及物理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迎头赶上的学习动力,使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强化德育功能,培养现代意识是贯彻素质教育的标志

进行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衡量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德育工作并不仅只是校长、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师的事,而应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物理课也不例外。

(一)依靠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科本身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我们可以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世界以及宏观天体的了解建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通过物态的变化、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弹性形变跟力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总之,在物理教学中主观能动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物理发展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和水能的国家,如沈括著的《天工开物》;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古代航海用的指南针;现代物理学我国也处于世界的前沿,如建国初我国科学家创造的“两弹一星 ”,最近我国研究的万亿次计算机曙光4000A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理工业迅猛发展,精密机床、大型水压机、航天、航空业长足进步,航海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信息技术行业蒸蒸日上。这样,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点燃学生的爱国之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三)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物理与社会、物理与人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物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和渗透一些现代社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三个观念:爱护淡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大自然的水体循环是一个物理过程,但人类能利用的只占很少一部分;防止电磁、噪声污染,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观念;节约能源,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的观念,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和核能的利用。强化两个现代意识:科技意识和减灾意识。

四、养成思维习惯,学会思维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21世纪更需要能力型人才。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是同整个国民的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我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的培养,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诸如求同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联想思维等。

求同思维是从不同事物中寻求相同之处的思维,求异思维是从同类事物中寻求不同之处的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结合,能够使我们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过程中,准确把握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促进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如力学部分的路程与位移、速度与速率、质量与转动惯量、力与力矩、惯性系与非惯性系;电磁学部分的电场与磁场、电场线与磁感线、电路与磁路、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自感与互感、顺磁质与抗磁质;波动部分的振动与波动、干涉与衍射、等倾干涉与等厚干涉;热学部分的热传导现象、扩散现象、粘滞现象的异同比较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如运用求同思维比较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电场力做功的共同特点,引入保守力和势能的概念;通过与机械振动的类比来学习电磁振荡;应用求异思维,就某一物理问题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等。尤其要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异想天开,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使学生在求同求异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从顺向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在物理知识中,有大量的可逆思维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应用辩证法,通过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二看待问题。如摩擦会产生能量的损耗和机械的磨损,但离开了摩擦我们寸步难行;静电容易产生静电吸附、静电火花、引起爆炸等危害,但同时也可以用来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复印、静电喷涂和促进农作物生长;共振能带来机械损坏、建筑物倒塌等危害,但我们也能利用共振设计乐器、治疗疾病,为人类造福。

以此促进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联想思维是指对有相似特点的事物通过对比联想,推测其它方面相似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可在广阔的范围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使主体得到新的启示,为顺利解决问题打开思路。物理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个成功的人,往往能从事物的一点联想到好多点,并由此产生科学创造。伽利略在英国皇家学会礼堂上,看到吊灯摆动的等时性,联想到单摆振动的等时性,从而为以后发明摆钟奠定了基础。不难想象。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牛顿,玻尔等等,在研究问题的同时,如果缺少联想思维,他们是很难取得成就的。

五、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于应用。学生的物理素质不仅在于其掌握物理知识的多少,也不仅仅在于其能解多少物理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物理知识去理解、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去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物理现象、处理身边物理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物理现象、处理身边物理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我们骑的自行车都用了那些物理知识,那些地方是增大摩擦的,那些地方是减小摩擦的。那些地方是轮轴,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我们四季的衣着变化是依据那些热学原理,我们住的房子是不是节能的,你能不能对你的房子设计一下。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物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物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物理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再次,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物理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还可通过如做航模、安装收音机、农田安装黑光灯防治虫害等简单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受应试教育的干扰,传统习惯的束缚、社会舆论的误解这些都有利于应试教育的存在,但要振兴在中华,安邦强国。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只有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才有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接受未来社会的挑战;只有大批优秀素质的人才出现,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

作者简介:

刘然,男,山东济宁任城区安居第二中学物理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推荐访问:实施素质教育 物理 教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