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申请书 >

五彩广西: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馟i饨ky总结。五彩本为青、白、朱、黑、黄,在五行上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五方神力,可驱邪除魔。后亦泛指各种颜色,引申色彩艳丽丰富,生活多姿多彩。“八桂”原指八棵桂树,“八桂成林”,一曰其大而多,二曰其茂盛且丛生。广西盛产桂树,遂以“八桂”命名,其称谓最早出自《山海经》:“桂林八树,在贲禺东。”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0多个其他民族,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超过85%的壮族人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存和繁衍。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民族的起源与先秦至两汉时期的西瓯、骆越密切相关。西瓯、骆越皆地处岭南,同为百越的重要支系,其名其事在先秦以后的典籍中时常出现。另外根据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表明,西瓯、骆越是岭南的土著居民。虽然东汉以后,西瓯、骆越之名已不复见载,而其地其人则有了新的称谓,如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之际称“乌浒”、“俚”、“僚”,宋元明清始称“僮”、“土”,新中国成立后以法定形式,确定为一个民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由“僮”改为“壮”,从此这个群体以壮族的面貌出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五彩广西——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共展出170件(套)展品,其中的民族文物和图片,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广西壮族人民生存繁衍以及与兄弟民族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这些展品大多具有鲜明的广西民族和地域特色,形象地表现了依山傍水的壮族民居、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文化、穿越时空的铜鼓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间技艺等。

干栏铜仓 西汉

通高37.3厘米 长79.3厘米 宽42.7厘米

1971年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

干栏铜仓平面呈长方形,位于一个平台之上。下设八根柱子,将整座房屋顶离地面。屋顶的瓦片铸刻清晰。房屋前面正中设有双扇门,均有门环,可以闭合启动,并设有门槛。门前是走廊,走廊设有栏杆。屋外四壁均有“十”字阴纹装饰,支柱底部被巧妙地铸成牛足的形状以增加稳固感。

居家之乐

西瓯、骆越先民最初大多选择岩洞作为自己的安居之所,到新石器时代之后,实现了从穴居到房居的转变,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干栏式建筑,并逐渐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壮族村寨。考古发掘表明,先秦至两汉时期,西瓯、骆越人以稻作为主要粮食,饲养家禽家畜,屋舍建筑和居家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大致反映了稻作农耕背景下瓯骆先民饮食起居的生活概貌,表明当时的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壮族百姓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构成独特的美丽风景。干栏式建筑是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符号的典型特征,具有通风干燥、凉爽舒适、安全实用等特点,适用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的环境。由于气候湿热、山地水泊居多的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干栏式建筑成为广西的原生建筑。广西土著居民骆越人为逃避毒蛇猛兽的侵袭、避免潮湿瘴气的侵蚀,仿照鸟巢,创造了这种建筑样式。据出土的汉代明器看,最迟在汉代,骆越人就创造了干栏样式。干栏建筑采用穿斗木构,榫卯相接,虽不用钉铆,却十分坚固耐用。这是竹木建筑在营造手段上的创举。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干栏建筑大体近似,但因地形差异,样式又各有不同,有高脚楼、矮脚楼、吊脚楼、平地楼等。这些建筑通常就地取材,与周边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山美、水美、建筑美的和谐画面,蕴含着亲切的乡土风情、质朴率真的品格及富于创造的精神。壮族民居不仅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而且凝聚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壮族别具一格的文化成就,寄托着壮族人民深厚的情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锦衣之秀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着壮、瑶、苗、侗、水、彝、仫佬等11个少数民族。壮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又因地方或时代的不同而异。它既体现了稻作文化影响下,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服”的特殊功能、形制款式和地域风格,又包含着发型、首饰、眼镜、背包(背袋)、纹臂、纹身等“饰”的民族风情和精神向往,蕴含着丰富的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各异,广西的少数民族服装在品种、款式、色彩、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服饰装饰图案的纹样及结构形式、所蕴含的审美取向、颜色的选择搭配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比如:仫佬族崇尚黑、蓝两色,龙胜红瑶女子服饰崇尚红色,白裤瑶则崇尚青色与白色;以着装色彩区分,壮族有白衣壮、蓝衣壮、青衣壮、灰衣壮和黑衣壮,苗族有白苗、红头苗、花苗等,都反映了各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服饰堪称精湛的工艺品,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带给人们美好的精神享受。

这些服装或简单,或庄重;或典雅,或华丽;或反映民族历史,诉说民族渊源,或表现民族身份,展现雍容华贵。其印染、刺绣、织锦,既蕴藏着他们辛勤的劳动,又展现了他们聪明的技巧;既深藏他们悠远的历史,又饱含他们丰富的感情;既体现民族的高度智慧,又反映民族的和谐统一。一张张壮锦,一幅幅瑶绣,一件件苗服侗衣,就是一个个五彩斑斓的小小世界。

竹笼织锦机 现代

长200厘米,高200厘米,宽145厘米

有关壮族最早织锦机的记载来自宋代的《岭外代答》:“民间织布,系轴于腰而织之,其欲他干,则轴而行。”这种织机是在原始腰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花笼起花是宾阳织锦机的最大特点。织造时,只要把花笼逐次转移,通过综线的牵引,便能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装备具备现代电动化龙头提花机原理,不但可以织成多种图样,也可以编成五彩绚丽的花纹。

侗族人主要居住在广西、贵州、湖南的交界处,他们善于纺织、刺绣和印染,喜爱青、紫、白、蓝色。其中,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日;整体上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辅,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

佩饰之光

壮族是崇尚银饰装扮的民族,传统的银饰器不仅品种多样,形制多变,而且特别注重制作的工艺和花纹图案的装饰。其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壮族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达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一次佩戴的项链和项圈可达九个之多,胸排呈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银链挂在脖子上。镯子的式样繁多,其特点是精致小巧,其形态和花纹多取自壮乡的自然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些银饰器与青黑色的服饰交相辉映,格外明亮俊秀。《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手镯等”;恩隆“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壮族银饰有银梳、银镯、耳环、项圈、项链、脚环、戒指等。银饰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有镶嵌、錾花、镂空、花丝、锻造、点珠等工艺技法。壮族银饰图案多选花、草、虫、鱼、鸟、兽等形象可爱、充满生命活力的造型。在银饰品装饰纹样的周边还常施用大量的圆点,以此衬托立体形象,加强周边的厚度感,使银饰品的构图更为丰满。

壮族妇女的佩饰丰富了壮族服饰文化的内容,在壮族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体现了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它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与壮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复合体。其银饰样式、图案、花纹的选取和搭配,体现了壮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鼓乐之美

北鼎南鼓,铜鼓文化是壮族节庆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壮族先民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铜鼓被壮族人民珍视为神圣之物,既是统治权力的象征,又是祭祀用具和娱乐用具。作为瓯骆先民的重器,铜鼓广泛用于陈列、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元素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是研究相关民族历史、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社会制度的重要资料。直到现在,每逢节庆,壮族聚居地都会举行打铜鼓仪式、跳铜鼓舞,以鼓助威、以鼓助兴,娱神娱人。每年正月初一还会举行祭铜鼓活动。蚂拐舞则出自于壮族传统的蚂拐节活动,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古朴粗狂的民俗性舞蹈,带有图腾崇拜的祭祀色彩,其独特的舞蹈风格与舞姿都展示了壮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和艺术魅力。

广西铜鼓造型精巧、纹饰复杂,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鼓面中心多有微微隆起的太阳纹作装饰。太阳纹是铜鼓的基本纹饰之一,由光体与光芒构成,像—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纹四周环绕以同心圆纹组成的宽窄不等的图案圈带。鼓面边缘通常塑有青蛙、鸟、龟、骑士等立体饰物。鼓胸略为外凸,形成一定球状弧度,胸下内收成腰,胸腰之间有时对称嵌置两对鼓耳。胸、腰、足也有类似鼓面的图案圈带,饰有精美的几何花纹和写实性图案。

变形羽人纹铜鼓 汉

面径67厘米 高46厘米 足径63.6厘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从宾阳县征购 2007年拨交广西民族博物馆

铜鼓在壮语中被称为“咽”或“宁”,其原意为“可闻声”、“听闻”。由于铜鼓被打击时会发出洪亮的声音,人们便以此给它命名。铜鼓产生、流行于我国西南和岭南地区。壮族先民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广西是古代铜鼓出土最为密集的地区。铜鼓作为统治者的身份、地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鼓体越大,越显尊贵。铜鼓在壮族人的观念中是神圣之物,直到现在,壮族民间仍在使用铜鼓,一些地方每逢节日都会举行打铜鼓、跳铜鼓舞、对唱山歌等活动。

推荐访问:广西 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