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申请书 >

大豆栽培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jkyxc 浏览数:

大豆栽培是集良种、土肥、植保、作物栽培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的技术,它的每一个因素都会制约着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获得高产优质,要从多方面寻找原因,逐一解决,以达到增产增效目的。

1 存在问题

1.1 重迎茬严重。种大豆不宜重茬和迎茬,在不宜与其它豆科轮作,大豆重迎茬对大豆产量,物质积累,品质都有影响,据我县多年调查对比,迎茬平均减产10.7%,重迎一年减产15.9%,重茬二年减产21.4%,重茬三年以上减产31.1%;重茬一年脂肪降低0.29百分点,重茬三年降低1.29个百分点,百粒重迎茬降低2.7%,重茬降低3.7%,病粒率虫食率,迎茬和重茬分别增加为39.7%,41.6%和95.5%,106.8%。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根部病虫害的严重危害,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使土壤环境恶化,加剧了重迎茬的危害,由于根部病虫害的严重危害及土壤环境的恶化,破坏了大豆根部的正常生理活动,降低了根系生理活力,产量降低,连年重迎茬造成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使一些营养元素严重亏缺。

1.2耕整地不合理。土地耕作以家庭为主,小四轮拖拉机在耕翻耙播时大范围应用。使耕整地不合理,耕层变薄,犁底层加厚上移;土壤通透性降低,抗旱、抗涝能力强;土壤有害压实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使我省每年耕地风蚀、水蚀,面积已超过400万hm。每年跑水总量20—40亿立方米,流失沃土2.5—3亿吨,改变不合理的整地方法,成为保护土壤的关键措施。

1.3肥料配比不合理。目前,我市大田生产中存在重化肥轻农肥N、P大量投入,K肥微肥施用量不足,施肥大多数以种肥为主,追肥量小,而且施肥深度不够,没有分层施入,严重影响大豆的吸收、利用。

1.4除草剂使用问题。对除草剂杀草原理,杀草谱不了解,用药量没有根据温度、湿度、土壤类型、杂草大小进行增减药量,喷雾器械质量问题等使除草效果不理想;大量长残效除草剂的使用,对作物的合理轮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5病虫害防治被忽视。大豆重迎茬面积大,病原菌大量积累,使近几年大豆褐秆病、菌核病、孢囊线虫、食心虫等都呈上升趋势,2006年我省统计几种病害发生面积达2085.6万亩左右,大豆食心虫发生面积达1800万亩左右,针对这些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2 解决方法

2.1 病虫害防治。

2.1.1实施严格检疫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

2.1.2在大豆褐秆病、菌核病、孢囊线虫发生重地块与禾本科实行5年以上轮作。

2.1.3采取深松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通透性,雨季及时排水,减轻褐秆病的发病率。

2.1.4合理密植,肥料合理搭配,降低菌核病的发生。

2.1.5褐秆病发生地块用35%金阿普隆40m/公顷加常量种衣剂,加2.5%适乐时150m/公顷,兼防根腐病、

2.1.6菌核病发生地块在封垄前用25%咪鲜胺1.5升/每公顷或40%菌核净70g/公顷对水喷雾。隔7天再补喷一次防效更好。

2.1.7食心虫防治,封垄效果不好地块,用2.5%功夫乳油20ml/亩,氯氰菊酯乳油20—30ml/亩,兑水喷雾。封垄好的情况下,可用敌敌畏熏蒸。

2.2 推广科学的耕作方式。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及其土壤肥力,气候变化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

2.2.1白浆土地块可浅翻深松,通气透水,散墒提温。

2.2.2沙壤土地块实行秸秆还田,覆盖耕作,少耕或免耕,秋整地推广原卡种及春季耙茬保墒播种,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

2.2.3地势低洼,土壤黏朽通透性差的有害压实严重地块采用心土耕作,全方位深松改良土壤,鼠道深松,排水治涝。

2.2.4高岗地,低洼地采用大垄台耕作技术,提高地温垄间排水防涝。

2.3 肥料合理配比

2.3.1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2.3.2底肥:增施腐熟农家肥一般肥力地块每公顷15吨以上,瘠薄地块20吨以上,解决后期脱肥及养分不全的问题,避免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速度过快。

2.3.3种肥:施用科学合理,N、P、K按需求合理搭配,增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在施用上做到深施或分层施。

2.3.4追肥:大豆幼苗较弱时,二遍地铲后趟前在大豆根部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kg,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叶面追肥,一般在大豆盛花结荚期进行,多用钼酸铵、尿素、磷酸二氢钾。

2.4 除草剂的选择及使用

2.4.1根据杂草分布、温度、湿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2.4.2根据杂草大小、种类选用不同除草剂。

2.4.3施用方法,使药液达到充分雾化,均匀飘落植物茎叶表面,避免滴落。

2.4.4忌选长残效农药,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

推荐访问:解决方法 大豆 栽培 存在问题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