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申请书 >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途径

作者:jkyxc 浏览数: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师生互动,影响教学效果。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从以下方面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一、创设想象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想象情境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新型教育方式,即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图像、声音等方式展示知识内容,通过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其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谓情境即感情与环境的相统一。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无法通过阅读想象文章描述的语言场景,自然而然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但多媒体图画和影视能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下展开联想。

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圆明园纪录片。这部片子记录了圆明园的辉煌时期以及最后惨遭八国联军破坏的真实历程,学生看到后便会深深沉浸在这座伟大的皇家园林的遭遇当中。教师顺势让学生想象,假如圆明园没有遭到侵略,那么它今日的辉煌会是怎么样。或者让学生想象当时八国联军在抢夺完圆明园的稀奇珍宝后用一把大火烧毁这座园林,大火在北京城烧了三天三夜,红了半边天,通过想象使学生记住国耻,增强爱国情感。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也可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之后的情节。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教师就可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引入語文知识,促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角度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并能很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在开展语文情境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如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加强训练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部分教师对生活情境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创设情境就是完全抛弃以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在创设时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适当引入情境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讲解《慈母情深》一课时,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母亲的善良和慈祥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在课前导入时教师就问学生:“不知道同学们家中有没有缝纫机?”不少学生表示有,妈妈经常会用它修补衣服。教师顺势引出作者因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他的母亲毫无犹豫给钱让他,帮助作者实现了人生中拥有第一本长篇小说的愿望。但在背后却挖掘出母亲整天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工作,当听到孩子说想买说,毫不犹豫地掏出一卷揉的皱皱的毛票塞给作者,从一件日常生活小事表现出这位辛劳、平凡、贫寒母亲的爱。教师顺势让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自己生病时,妈妈在旁边照顾了一夜,还有的学生说,去图书馆时当看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妈妈也会毫不犹豫地给自己买下来,生活中很多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通过上述教学案例,教师成功地从作者母亲延伸到学生母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情感。

三、创设实物情境,激发学生联想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还以形象思维为主,缺少感性经验,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为学生呈现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

如,《鲸》一文第六自然段提到:“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语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头鲸,并在后面用蓝色粉笔画上大海作为背景,此时就问学生:“鲸是怎么样睡觉的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提示动手操作,不少同学在摆的过程中思考:“鲸在睡觉的时候应该是头朝里面,尾巴向外,遇到危险就散开,还会选择靠近岩石的区域,能躲避风浪”,也有学生认为:“渔船也会在岩石周围躲避风浪,并不安全,可能离岩石远一点或许安全性更大。”教师就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这句话展开思考,运用黑板上画出的鲸、大海、岩石等实物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并动手操作,由此一来学生就能十分容易地理解鲸鱼睡觉的特点,还能充分感受鲸的智慧。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事实后才相信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李淑丹,辽宁朝阳市双塔区实验小学教师。

推荐访问:情境 小学语文 途径 实践 教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