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申请书 >

从“感触”入手

作者:jkyxc 浏览数:

关于作文的本质,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语言虽朴素,但道理很深刻。

叶老这里的“有感”,就是客观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感想,带来的触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感触”。叶老认为,感触,既是写作的内容,又是写作的动力。叶老的观点早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定论,可惜的是,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却一直未能引起高度的重视:指导学生观察,只关注“看到了什么”,而不太在意“观察过程中或观察结束后的思考与感受”;指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经历,只关注“过程的本身”,而“思考与感受”则往往被置之一旁……

iZ思想上的触动。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感触泛指由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外部刺激”:指的是客观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及心理所引起的反应。这里的客观环境,也包括语境。

“内部刺激”:指由联想、想象、梦境、幻觉等思想因素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心理反应”:既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作用于人的心理而产生的思想、情感、感受、情绪、兴趣、动机、态度、观念、愿望等心理因素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联想、想象、幻觉等新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也包括外部的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应激反应和各种反射活动。

在作文教学中,所用的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包含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所有刺激,以及由此所引起的所有反应:如感觉、知觉、应激、反射,思想、情感、感受,联想、想象、幻想等。在本文后面内容出现的“感触”,凡涉及作文心理的,都是这个宽泛的概念。

二、感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感触的个性化特征及其意义

感触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极为普遍、极为重要的心理现象。它是外部或内部的某种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或心理,从而引起的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但是,这种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往往受人的知识、阅历、情感、意志、态度、观念、心境、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它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同一景物,不同的人会生出不同的感触,如蒲公英随风飘起,小孩子会生出惊奇,学生们会想到种子的传播,失去自由的人会引发对自由的向往,流浪在外的人会生出漂泊的感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意志坚强的人,会冷静沉着,积极应对;而脆弱和软弱的人,往往会选择屈服或逃避。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景物,由于心境不同,所获得的感触也是不同的。开心时,看到什么都可爱;郁闷时,就是艳阳鲜花,也会失去光彩。

感触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作文教学的意义:鲜明而强烈的个性,为作文的个性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前提与理论保障——只要能够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那么,写出充满个性与创造性的作品,是必然的。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现象,根源并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们的作文教学。是我们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要求,是我们过于功利、不能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评价标准,是过于生硬的“作文方法”教学,逼迫他们不能说真话,不敢说真话,最后,是不会说真话了。从感触入手,就是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给学生更加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作文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心智水平,让作文评价的标准更能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

(二)感触的发展性特征及其意义

感触的个性化,也决定了其“发展性”。随着知识的增长,思想和情感的丰富,心理与生理的成熟,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的确立,人们对事物的感触也在不断地向着成熟与理性的方向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从局部到整体,从表象到内涵,从感性到理性,从杂乱到有序的变化,其实质,就是“发展”。

感触的发展性特征,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感触的发展性,为作文教学阶段性的划分和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作文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的规律来制定作文的标准与要求。要求过高或者过低,都是不符合大多数学生实际的,都是不科学的。过低的要求,会失去作文训练的意义;过高的要求,则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年段目标与要求上,已经做了较为科学的规定,教学中要好好把握。

让学生观察一只小动物,譬如对猫的观察,小学低段的孩子,可能只对小猫的样子感兴趣,甚至只关注小猫的尾巴或眼睛或胡子。教学时,可引导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过造句的方式说出来,或写出来。

但到了小学中段,孩子们随着年龄与心智的成长,在观察中,思维会明显地参与进来,他们已经会关注小猫的举动,能够进行一些想象或猜测,表现在作文中,往往会在“写实”中加入一些“联想与思考”。

小学高段的孩子,知识丰富了,想象、联想、逻辑等思维的能力增强了,可能又会对猫的一举一动以及猫的心理产生研究的兴趣,可以想象猫眼睛中的世界等等。

写记叙类文章,也是如此。比如,指导中段孩子写《钓鱼》:三年级,以“写实”为主,可把重点放在叙写钓鱼的过程上,围绕着“我是怎样钓鱼的”这一话题,把钓鱼过程写清楚;四年级,可以是“虚实结合”了,不仅要写清楚“钓鱼中印象最深事”,还要指导他们写一些钓鱼过程中的感受。指导高段孩子写《钓鱼》:指导的重点,围绕着“钓鱼的感受或思考”将钓鱼的过程写具体等。

根据感触的发展性这样一个规律,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无视学生实际”的“拔高”或让孩子“无中生有”的“逼迫”。作文指导只有紧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发展的规律,从“内容的更深处——思想与情感”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没的写”“不主动”“空洞虚假”等问题。

(三)感触的偶然性特征及其意义

感触具有“即景性”与“即时性”,这决定了它的偶然性特征。

即景性,就是我们平时所常讲的“触景生情”:“情”因“景”生。这里的“景”,既是指真实的事物与生活情景,也指想象中的事物与想象中的情景。客观的事物会引发人们的感触,想象中的事物同样能够触发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触动。如猛然间想起了曾经的一个“未来得及兑现的承诺”而心生愧意,偶然间想象到的“假如我是一只鸟”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等等。

即时性,即某一感触,只能因眼前的客观事物或当下某一情景的刺激而形成,时过境迁,感触也会慢慢消失。如果感触不够强烈,思考不够深刻,很可能转瞬即逝,随着目光的移动,马上又被新的事物所形成的新的感触所遮蔽,所掩盖。

感触的这种“即景性”“即时性”,决定了感触的形成是不可预设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只属于“有心人”。对周围事物细心观察的人,所获得的感触也必然丰富;用心思考的人,所获得的理解与感受也必然深切。

感触的偶然性特征,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启示:写作的材料无处不在,但它只属于留意观察、用心思考的人!作家曹文轩曾告诉孩子们,人类看世界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视”,另一个是“凝视”。“写不好作文是因为你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而只有仔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作文的素材也就取之不尽。否则,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作文教学中,老师指导学生选材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时时多留意,处处细留心”的习惯,并建立“通过感触进行选材”的意识。注意给自己带来深刻感触的事物,注意突然产生的一种情感与思想,因为这些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带来的感受和思考,往往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形成“有意记忆”与“随时记录”的习惯,如记录“核心词句”的方式、写“微日记”的方式、拍“图片”的方式等。这种记忆和记录,是简单的,粗浅的,只能起到“提示记忆”的作用。为了避免遗忘,还要形成及时整理的习惯,而整理的最好方式,就是日记写作。其中,写“微日记”,是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值得提倡。

(四)感触的支配性特征及其意义

感触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又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包括各种反射行为)。所以,人类所有的有意识的行为,都与感触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在某种感触的支配下进行的。比如说话,多是有感而发;比如,喜怒哀乐,也多是心情的外化;再如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和沉思,无不是深藏于背后的某种强烈的感触使然。

感触伴随着人的认知过程而产生,并能够反过来引导、支配着人们的认知行为不断深入,成为人类认识事物、研究探索活动和创造活动的发端和动力源泉。比如孩子们对于蜜蜂的关注:孩子们看到花丛中飞舞的蜜蜂,便心生好奇,于是才引来他们细细的观察,有些学生还要认真研究一番——怎么飞,怎么落,怎么钻进花蕊,就连身上、腿上沾着的花粉,也要看个一清二楚,于是对蜜蜂的认识也就更深刻了。这功劳,就归功于最初看到蜜蜂时的“好奇”之感。

世界上无数的发明创造,最初都是从某种强烈的感触开始的:牛顿由苹果落地产生了感触,由此引发了想象,引起了研究的热情,最终发现了令全世界震惊的“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由电话机音膜的震动产生感触,由此引发了联想,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最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人类根据生活的需要或鸟的飞行引发了“展翅高飞”的梦想,在这一梦想的支配下,多少代人艰苦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因探索太空的愿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也是在感触的基础上进行的。情感,只能在切身的感受中产生;对事物的科学态度或科学的工作方法,也只能在大量的切身感受中建立;而道德感和价值观,也必须是在大量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理的感悟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感触又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桥梁与渠道,也是改造自我、改造世界、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感触的支配性特征,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用感触支配观察,让观察更加全面而深入,让“扫视”变“凝视”。

曹文轩虽然提出了“扫视”与“凝视”理论,但是,他却没有从更深的层次进行分析,即如何让孩子们的观察由“扫视”变成“凝视”。

其实,人们的观察活动,可以分为无意识观察与有意识观察。无意识观察,就是目之所及,或其他感官之所触,也就是“扫视”吧。其特征是无准备、无目的。有意识观察,就是带着“看仔细”“弄明白”的目的而进行的观察活动,就是前面所谓的“凝视”。两者的关系:所有的有意观察都来自于无意观察,包括受某些信息的引导而进行的特意观察等;只要留心留意,所有的无意观察也可以转化成有意观察。

有意观察,往往起始于对事物的某种偶然感触,如新奇感、恐惧感、热闹感、美感、恶感等,是这种感触引发了观察者对事物的注意,于是才产生了“看清楚”“弄明白”的想法,才有了进一步观察的行为。

感触,还是支配人们对事物做全面观察、深入观察的动力。偶然的感触促成了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关注,但随着观察的进行,所获得的感触会更加深刻,也会产生新的疑惑,这就更加激起进一步观察的欲望,甚至使一次普通的观察活动,演变成探索研究的过程。

如,在公园散步时,无意中闻到某种特别的花香,愉悦之中产生好奇,并在这种好奇心的支配下,引发了对周围花草的观察。随着观察的进行,新的问题可能又会产生:这香气是什么花散发出来的?于是又会探索香味的来源。

再如,无意中发现了蚂蚁搬运食物,好奇心会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仔细观察起来。随着观察的深入,便会看到它们如何齐心协力,又会心生赞叹。也可能会产生新的疑问:这么多的蚂蚁,有没有统一的指挥?如果有,怎么发布指挥信号的?彼此又怎么交流的?这些疑问,就是新的感触,又会引导着我们继续深入地观察下去。

路上,偶发的一些事件会引起人们的围观,往往人群越聚越多,久久不散;天边,偶然出现的奇怪的云朵也常会引发孩子们的关注,他们会长时间地仰头观望并且议论纷纷;课间,几个孩子会聚在一起玩起手中的橡皮,在大人眼里不屑一顾的小玩艺儿,孩子们却百玩不厌……支配这些观察行为的力量,往往就开始于一点小小的感触。

教学中,如果能够从感触入手引导观察,让学生将大量的“无意识”的观察变成“有意识”的行为,将会有多少事物引发孩子们的关注!写作的材料丰富了,写作,还用愁吗?这,就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所应该多下功夫的地方。

第二,用感触支配思维,让思维更加周密而深刻。

感触不仅支配着人们思维的广度,还支配着人们思维的深度,甚至还支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

感触对思维的支配作用,是通过“问题引导”完成的。当人们对偶然进入视野的事物有所感触(即偶然感触)的时候,也正是对其进行观察的开始。观察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会有许多问题相伴而生,思维,便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走向更广更深的层次。随着思维的深入,原有的认知(即当初偶然的感触)可能会越来越清晰,也可能被不断地修正,最终达到对事物更清晰、更完整的认识。

如,春天,走在路上,突然看到空中飞舞的“如雪的柳絮”。由此引发的偶然感触:是“柳絮”,或“它们是什么?”的疑问。观察与思维便由此开始:认为是“柳絮”者,调动的是原有的经验,于是便有了下一步的观察与思考——有柳絮,附近一定有柳树,于是开始搜索附近的树木——结果有两种,可能是发现了柳树,也可能只看到其他树木独不见柳树。发现柳树者,可能会引发对柳树、对树上的柳絮、对柳絮随风飞落、对柳絮的成因等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导自己做进一步的观察与探究;未发现柳树者,问题便又会产生——没有柳树哪来的柳絮?远处飞来的?还是另有其他的树?于是,便有了进一步的观察、搜寻、分析、判断,最终会有新的发现……不知道“它们是什么”者,引起的是一个疑问,但有了进一步观察与思考的行为——仔细观察这东西的样子,分析其特点——观察周围可能产生这东西的花草树木(或者向身边的人求教)——解决问题,或作进一步观察……

这些主动的观察,正是缘于对“空中飞絮”那“一瞥”之中形成的“偶然感触”。观察在不断进行,感触会不断丰富与深刻,于是便有了“偶然所见——偶然感触——有意观察——新思考——深入观察——深入思考”这样一个不断往复、不断深入的观察与思考过程。几乎所有的观察活动、探索活动,甚至科学研究的过程,都必然遵循着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着变化:由最初的感触“柳絮”,到最后发现的“不是柳絮”的过程,会形成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春天在空中“如雪花般飞舞”的不一定就是柳絮。由此便得出经验:当看到一件你熟悉的事物时,不能马上做出判断,你需要形成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或者需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比较,然后才能下结论。因为,它很可能并不是你印象中的事物。

所以,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身边的事物,特别留意事物给自己留下的“疑惑感”或“新奇感”,以此形成主动观察与周密思考的热情,形成主动认识事物、主动积累作文素材的习惯与能力。

第三,用感触支配写作,让写作更有意义与趣味。

写作的趣味从哪里来?《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给出了提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如果归纳成一个词,那就是“发表”。

“发表”什么?自己对事物的感触与认识!人们只要对事物有了新的感受与认识,就会有“发表”的愿望,这是一条重要的规律。

就拿上面“柳絮”的例子来说吧:当自己对柳絮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之后,便有了要“说出来”的愿望。我曾亲眼见一名女生手里拿着一团“柳絮”,一来到教室,就招呼同伴们看,让她们猜“这是什么”。在大家做了一通猜测之后,她非常骄傲地向大家介绍起自己的“重大发现”:你们都错了,这不是柳絮,而是……接着,向大家介绍自己观察与探索的过程。

作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一规律,让孩子们及时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感受、新思考。只要方法科学,孩子们是乐于做这样的事的。

什么样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适合孩子表达需要的方法。首先,不增加孩子的负担,提倡写“微日记”或“微作文”,字数百字左右、能把话说清楚即可。其次,要有“发表”的成功感。“发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反应,教学中,要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将记录下来的文字及时公之于众,并让别人做出评价。方法当然也有很多,如入选班级作文集、小组美文一日荐、班级“微日记(微作文)自由张贴栏”、“游客微评”(在自由张贴的微作文中写十字左右的微评并署名)等。

写作练习,无非就是训练孩子们用最准确的语言,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把自己对事物的思考与感受写清楚,写明白。所以,在指导孩子们写作的过程中,一定先要让他们明白写作的意义,就是“把最想说的话说清楚,说明白”。所以,作文指导的重点,一定不是什么写法之类,而是想办法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触,让孩子明确“最想说的话(即对事物最深刻的感受或思考)是什么”。只有这一目标明确了,然后,他们才会主动地想办法把最想要讲的话“写清楚,写明白”。至于话要怎样说,确定怎样的顺序,选用哪些最有说服力的材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等等,可以在讲评课上进行,当然也可以单独指导。

作文教学从感触入手,并不是独出心裁或另起炉灶,它是“从内容入手”的继续,或是“从内容入手”的更进一步——从学生的思想与情感领域来研究学生的作文过程。从感触入手,能够让学生们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更好地从生活中获得乐趣,更好地积累写作的素材;从感触入手,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说真话,吐真情,让写作真正成为一种乐趣,让写作真正为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服务;从感触入手,能够让写作紧紧围绕着将自己最真实的思想与感受“写清楚”“写具体”,学生们有了强烈的动机激励,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现代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从感触入手,能够让作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的变化与发展,它有理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大课题。

编者手记:

和范老师相识十年有余,知道他一直在关注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前些年,他在我们杂志上较为活跃,这些年相对沉默,但从范老师给我们投来的稿件来说,一次比一次更加厚重,一次比一次更有质量。《从“感触”入手》这篇文章,范老师谈的是“感触”之于作文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落脚点却是“思维”与“情感”,这就抓住了作文的本质,从根本上着眼、着手,才是解决作文教学难题的根本出路。

在文章中,提到作文面临的困境或教学的现实尴尬时,范老师指出其根源不在学生,而是在于教者“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作文要求,是我们过于功利,不能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是过于生硬的‘作文教学’导致”。这种观点的提出,对于一线老师而言,绝不是一种批判我们自身作文教学不足与不力的一种勇气,而是对我们当下作文教学的一种反观,是一种积极思考的深度与力度。如果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意识到这些,并且力求花费时间与心血在这上面寻求出路,那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迷雾与重围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聂 闻)

推荐访问:入手 感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