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星际穿越》与科幻电影:类型、叙事与文化精神

作者:jkyxc 浏览数:

编者按:2014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在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展开第七期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宁和硕士研究生高原主讲,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宇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陈阳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张慧瑜副研究员等嘉宾参与讨论。科幻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中的特色电影类型,近年来一直占据着大银幕的主体地位,成为好莱坞全球电影战略对外输出的核心力量。相比较而言,在我国,虽然近年涌现出不少带有魔幻色彩的影片,但科幻电影和科幻题材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相对薄弱的地方,如何看待科幻电影中的软硬成分,科学理性精神,超现实的叙事逻辑,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等等,以2014年在中国热映的美国科幻大片《星际穿越》为切入点,这些问题成为本次沙龙的话题聚焦。

科幻电影不仅仅是科幻电影

——美国科幻类型的镜鉴与

中国的反思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科幻电影是某些科幻影迷的最爱,也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绝杀性的秘密武器、“一招鲜”,是它的强项,堪称“吸金大户”,但科幻电影类型在中国的电影工业中却几乎是空白。比较好的科幻电影可以席卷几十个亿的中国票房,一些并不怎么样,也就二三流的美国科幻大片,因为我们在某些档期缺这种类型,中国观众仍然把大量的票房贡献给它。我们不仅要问,中国电影中为什么没有科幻类型电影?是中国人丧失了科学精神、丧失了想象力吗?中国有魔幻电影,有关于妖仙狐媚的民间鬼文化,也有一些鬼电影——如《倩女幽魂》《画皮》《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白发魔女传》之类的,那么,这些电影跟美国科幻电影是什么关系?能不能弥补中国科幻电影的空白?下一步我们将要发展的是中国式的科幻电影或者是美国式的科幻电影,到底哪一种更能短期解决中国缺乏科幻电影的现状?现在闹得轰轰烈烈的《三体》的改编,以及跟美国科幻肯定不一样,但却有些超现实、不太讲“人话”的《盗墓笔记》系列电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我觉得这些话题都是我们当下电影理论界非常关注的话题,也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科幻电影既然是一种电影类型,就有一些独特的美学特征、叙事特征,同时它又不断跟其他的类型结合,可以跟英雄主义、跟灾难片、跟惊险侦破、跟警匪片等很多东西结合,所以它又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具有开放性的一个类型。另外还有一点,科幻电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反思精神、理性精神,对人类未来,文明危机与文化命运的忧患意识,甚至是“末世情怀”或“世纪末情绪”,含有一种人类对自我和科技理性的反思的精神指向,是一种预警和镜鉴。如果科幻电影还可能有那么高的功能、价值和寓意的话,那么我们中国缺科幻电影,就不仅仅是票房、产值方面不敌好莱坞的问题了,更关系到祖国未来年轻人、几代人,他们的科学精神、人类意识、地球危机意识等一系列价值观和文化意识能不能养成的问题。我们没有科幻电影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方面的缺失?那么在文化上,观念上、教育上我们有没有反思的必要?就此而言,科幻电影又何止仅仅是科幻电影呢?我觉得这些话题研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的确,科幻电影其实是人对自身的反照,对未来可能发生各种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预防预警,所以我们在看《星际穿越》的时候有一点很震撼,那个“虫洞”,好像是外星人设计好在那里在引渡我们,要帮助陷入危机的人类超度一样,这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全知的视角,从来不出现但却一直在观察我们。路摆在那儿,“虫洞”摆在那儿,你们能不能穿越要自己去争斗去选择,这样的一种人类外空间,一个虚拟救世主的悬疑,让人有很多的思考。

如果最终回到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我们来分析和总结、来探讨和向往或者悬疑我们中国的科幻电影的话,我还是有信心的。中国科幻电影不会缺少科学精神,在科幻电影里,“硬科幻”和“软科幻”是有趣的区分,硬科幻像是《星际穿越》这种涉及到整个人类存亡的一个视点非常高的科幻,软科幻只要在一些情节设计,只要稍稍超越于现实,跟现实不太一样就可以了,我觉得这种软科幻我们有可能会先突破。涉及到人类生存、宗教精神、宗教意识这些是我们不可能马上能够完成的科幻想象的高度,但是我们后面这几代人都看着美国科幻电影长大的,他们看美国一工科博士生生活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都可以看得前仰后合,这无形之中都是科学理性精神普及,所以未来中国科幻电影肯定会发展。

在这种美国式的科幻电影没有完全出现之前,我想总是可能会有一种弥补,就是奇幻电影。我们有很多民间文化、民间鬼怪的传说,虽然没有多少科学精神但是富有想象力、有玄秘神奇的色彩,比如《画皮》《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神都龙王》里面我发现一个细节,神都龙王念盅的那个情节其实从汉代就有,对某一个人有仇恨就用一种巫术的方式不断地对他念咒,能够至其死亡,《红楼梦》里面也有。徐克这个老顽童把这个“蛊”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联想起生化危机、生物变异,龙变成了那样一种鬼怪。电影中出现那样一些场景也挺有趣,虽然离真正的美国科幻电影差得很远,但是他以中国的方式在局部的想象上有了一定突进,也许我们不能要求太高,只能先一步一步来。

科幻电影:主题传达、女性形象塑造、

科学与伦理及宗教关系的呈现

李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导演诺兰的电影新作《星际穿越》甫一上映,便引发了观影热潮以及对科幻片这一电影类型的思考。我想要探讨的,是这部影片在主题意蕴传达、女性形象塑造、科学与伦理和宗教关系的呈现等方面的特点,并由此简要探讨中国科幻片的阙如等议题。

首先,就所属科幻电影亚类型而言,《星际穿越》显然是灾难片与太空片的混合体,一部人为类灾难片。这类影片的一个显著主题便是对现代性或科学理性的反思。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曾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概念。他认为现代社会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愈演愈烈与科学技术的肆意应用,核战争、生态灾难、经济危机、人口爆炸以及其他潜在的全球性灾难已经裹挟着人类步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风险社会”。显然,《星际穿越》是对科技扩张所造成的“世界性风险社会”的想象,由此构成了一个现代性自我反思的文本,直接指向着现代性的自我否定。科幻电影本质上是一种乌托邦文本,正如达科·苏恩文所言:“最终也只能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视野之间进行创作。”①科幻片对于未来的想象或者乐观如《月球环游记》,或者悲观如《异形》《银翼杀手》。显然,《星际穿越》对于人类未来的想象性建构是以一种反乌托邦的形式出现的。不过影片最终还是采取了乌托邦式的结尾,体现了科幻片的一种乌托邦辩证法。

推荐访问:叙事 星际 穿越 科幻电影 类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