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学生作文 >

非遗剪纸课程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教育,中外的教育专家学者有着精辟的解说。中国学者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剪纸艺术以其悠久历史,沉积于几千年华夏文化中;剪纸艺术以协调人的生理情感与社会尺度之间的关系而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让青年学生一代学习和享有民族非遗剪纸艺术,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使古老新颖的剪纸艺术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关键词: 高校;剪纸;校本课程;研究

基金项目:2014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名称非“遗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4B181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4Q057)成果;2013年度武汉轻工大学校立科研项目(编号:2013y15)成果。

1、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

剪纸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实用性强、工艺简单、流传广的艺术。源于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经过历史演变,与民俗紧密相连,有很强实用欣赏价值。走进了大众艺术设计殿堂。成为“活态”的文化传统。

剪纸艺术的风格粗犷、简化、形状坚实而清晰,纹样生动有趣。作为民间民俗活动的载体,内容和形式具有承传性、固定性。历经漫长的历史沉淀,用什么形象以及用什么形象的特定组合表达什么含义,就会在民族群体中形成具有共性的思维印记和约定俗成的審美辨识。

2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的重要手段。

关于教育,中外的教育专家学者有着精辟的解说。中国学者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剪纸艺术家吴国言说过“剪纸艺术以其悠久历史,沉积于几千年华夏文化中,经过无数代人的传承、复合、变异,如有一甘泉注入今天生活和艺术的海洋。”剪纸以协调人的生理情感与社会尺度之间的关系而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2.1教育在本民族非遗剪纸保护和传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民族非遗剪纸的教育传承。

通过教育,让青年学生一代学习和享有民族非遗剪纸艺术,使剪纸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发展。通过展示丰富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欲望,直观地宣传剪纸在悠久的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光辉成就,开扩了学生的眼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使古老新颖的剪纸艺术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研究民族非物遗剪纸的教育传承问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提升本民族非遗剪纸的内涵,抢救和保护即将流逝的民族非遗剪纸,起到其他领域难以企及和替代的特殊作用。

2.2高校参与教育保护的意义。通过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维。要使教师、学生达成共识,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里,高等院校无疑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或教育场所。

高校是进行系统性专业教育的最高阶段,有着较好的文化传播和文化研究的氛围,从其教育功能来讲,对受教育对象的影响力最为深刻和长远;在全国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总数超过百万之众,同时,他们有综合知识结构 思维活跃的精英,既是继承者,又是传播者,现在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未来文明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中华文化决胜世界、决胜未来的力量。高校教师队伍中有一批具有民族自觉意识,对非遗剪纸教育保护和传播发展有较大程度的认知和认同感的文化精英,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文明文化的传播担负着神圣的职责,是非遗传承、发展可以依赖的基本人群基础。高校可以分为专业性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等,在这些教育内容各有侧重的院校中,非遗剪纸教育保护和传承是大有可为,即可以专门的非遗专业人才和专业内容的教育,也可进行普及性相关内容的教育和培养,均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006年4月,中国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重庆文理学院召开。在研讨会上,专家围绕“走进文化遗产学时代” “高校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思考”展开讨论。随着“文化遗产学热”升温,国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不足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高校对剪纸保护的责任和作用也受到关注。2006年,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会议正式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中倡导面向中国非遗的全方位教育传承的实现,特别是高等教育。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研究会,开设相关教育课程,对民族非遗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学校教育还需要一个持续性和深人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措施”条款中对“传承”加上“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说明,意味着“教育”是“传承机制”的重要手段

3高校剪纸教学的几点体会应

思想启发入手,使学生提高学剪纸的自觉性。

“三个引导”:一是引导学生认清剪纸的重要意义、起源和发展,明确学习剪纸的责任;二是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成就,明确剪纸的重要地位;三是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与剪纸紧密的关系,明确剪纸的作用。

侧重点之一:剪纸艺术属于装饰艺术,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的美感特点,启发学习兴趣。特点之—是其程式化和理性化的图案处理,表现理想的真实和具体形象中的情趣。让学生理解,剪纸因材料单薄,多用满幅铺排匀称而物象互相串连的平面构图法,扩大了画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纸的表现力。形象避免大块黑白,用精致花纹点缀装饰主体人物。

特点之二是从表现技法上,阳刻讲究“线与线相连”,阴刻讲究“线与线相断”,阴刻、阳刻为相对相生,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完整性。剪纸作品中的夸张是非常重要的,民间艺术家对夸张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艺术谚语说:“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根尾巴背石头”。这与文学作品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手法的运用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学生体会到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夸张是对物象的外形、神态、习性进行强调和突出。

在介绍以上剪纸特点后,一方面,学生在欣赏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教师还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剪纸的不同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欣赏本校学生的作品,多让学生看一些同年龄的学作品,激起学生学习剪纸的欲望,树立信心,创造—个良好的剪纸教学氛围,使学生从剪纸艺术的欣赏中得到美的启示,美的感受和熏陶。

讲授基础知识。由简单的剪纸符号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了解了上述剪纸的美感特点后,一般来讲,学生有点迫不及待,很想自己也马上剪出一些作品来。这时,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知识,从简单的剪纸符号入手,由简到繁的进行学习。大家都知道,学习汉字书法,都是先从学习笔画开始的。而剪纸符号就如同書法中的笔画一样,在剪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未剪纸之前,先要求学生了解、识别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用途,其后进行团花的学习。团花的形状有圆形、方形、五角形等,一般可折三一四次。然后无论你怎么去剪,只要求“千刻不落,万剪不断”,就会剪出造型各异的团花剪纸作品。要求学生增加练习时间和用剪、刀的熟练灵巧性。

由教师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把握剪纸的基本技巧。教师要因势利导,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演示一幅作品时要做适度概括和夸张它的主要部分,并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取舍,在演示的过程中将这些具体而清晰地表现出来,学生看得见,印象深.教学重点、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要掌握剪纸的原则,创作理想作品。老师要反复告诉学生要谨慎从事,操作中严格遵循“由小到大、由里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这一与绘画完全相反的原则。要提醒学生,下剪和刀准确,操作要衔接紧密,这样剪纸才会干净利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感悟。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进行创作,在自己的剪纸作品中,展示学生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会抛开条条框框投入创作,对于这种难度较大的创作,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研究,使他们产生联想,指导他们运用阳刻、阴刻和阴阳结合的方法进行剪刻。这样,剪出的作品会百花齐放,构思新颖,千姿百态,作品会流露出无拘无束的痕迹。

由于剪纸课时有限,在安排上,要善于与其它课程结合,在剪纸创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剪纸教学,使学生吸收中国民间传统剪纸技巧,并融入各种画的风格,如:版画、装饰画、撕、拼、贴等画种。在活动中借鉴一些国外剪纸风格。

总之,剪纸教学是一门集民间艺术、教学理念、学用结合于—体的综合艺术。它对收集剪纸的民间素材,理解剪纸的审美因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等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坚信根植于民间沃土创新于教学之旅中的剪纸教学会不断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中间。

作者简介:王娟,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民间美术,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推荐访问:剪纸 美术教育 意义 高校 课程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