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试探美学的广义开拓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 本文对广义美加以探索,认为今天的美学实际上只研究“形象美”,只能称其为形象美学,不仅不能满足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不能为艺术美的创造提供客观的理论根据,需对美的理念进行广义开拓,加入“非形象美”的理念。一旦引入了广义美的理念,在理论上美与善、美学与艺术学就能更和谐地统一起来,在艺术实践上将大大地扩大艺术美的创造空间。

关键词: 美学 形象美 非形象美

“审美的快感可说简直没有对象,审美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它是位于自己身上的直接价值感觉而不涉及对对象的感觉”。

黑格尔将美学称为“艺术哲学”,是因为他仅肯定艺术美,而对自然美持否定态度,在此种意义上他的美学视角显然比今天的美学狭小,他研究的重点若用今天的话说应称为“艺术美学”,也正是在黑格尔美学理念的影响之下,青年马克思将美(艺术美)定位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严格地说,今天的美学也不是一种广义的美学,而应该称之为“形象哲学”,因为它实际上只关注由视听效应所提供的“形象美”,形象美显然只包含了自然美与视听艺术美(如:绘画、雕塑、建筑、园林、舞蹈、音乐、曲艺、戏剧、影视……),而将一切非形象美事实上拒之门外。

实事求是地说,“形象美学”的视角仍是偏狭的,因为它早已无法面对日益扩张的非形象美。今日之形象美学承受着来自非形象美特别是伦理美的巨大压力,因为今天的形象美学根本无法将非形象美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说今天的形象美学理论根本就无法解释非形象美)。在社会实践中,人格美、心灵美、气质美、行为美、语言美、逻辑美……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公共语言,成为常见的美学概念,它们为了取得自己的合法地位,早已经紧叩形象美学宫殿的大门。

其实,历史上第一个向形象美学、向形象艺术提出挑战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幸运儿是“文学”,显然文学超出了形象美、形象艺术的基本要素——形象,它完全置形象直觉于不顾,它根本不需依赖于感官形象美,全靠语言符号,通过读者的想象而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

当然形象美学不关注“社会美”是确有苦衷的,它何曾不想扩大自己的领地。因为在形象美学现有的理论框架中,实在找不到社会美的立足之地,因为在形象美学的思维定势之中充其量只能将众多的社会美作为形象美的某种引申义而予以理解。形象美学应往何处去?是坚持“闭关自守”还是选择“开放改革”?形象美学面对的只有两种选择,二者必居其一,第三条路线是不存在的。

第一种选择是:坚持现有形象美学的理论体系,将一切社会美、人格美、心灵美、气质美、行为美、语言美、逻辑美……拒之门外,放弃对它们的讨论和研究。第二种选择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现存形象美学的理念进行广义的开拓,将形象美学改建为一种更广义的新美学,兼并非形象美,让新美学同时兼容形象美与非形象美,让一切现在所谓的社会美取得美的合法身份,纳入新美学的研究范围。我认为我们只能作第二种选择,因为非形象美进入美学是不可抗拒的大势所趋。现在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怎样才能将非形象美纳入美学?或者说应怎样对现存形象美学进行开拓才可能使新美学兼容形象美与非形象美(也就是兼容一切美)?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寻找一个新的美的定义,它能兼容一切美,让所有的美都能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此种设想在现存美学的理论框架中存在逻辑的可能性吗?若可能,计将安出?回答应该是乐观的,我在《美学艺术学与哲学讲义》中,曾经给美作了一个定义:“美是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的形象、形式、符号。”我认为,为了将美从狭义的形象美开拓为普遍意义的美(同时含形象美、非形象美),只需将此定义中的“形象、形式、符号”拓宽为“形象的及非形象的形式、符号”,于是很自然地就得到了一个较广义的定义:美是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的形象的及非形象的形式、符号。如果我们可以将“非形象”定义为“抽象”,则可以说:美是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的形象及抽象的形式、符号(或者更简单地说:美是能令人产生愉悦感的符号)。如果我们可以这样做则一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就可以尽收囊中。因为人格美、心灵美、气质美、行为美、语言美、逻辑美……都可令人愉悦,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我们在进行美学分类时只需将美分为形象美和非形象美,而且此种分类更具本质意义,更便于理论研究和理论实践。文学美就自然地进入了美的大家庭,人格美、心灵美、气质美、行为美、语言美、逻辑美等,全部都成为美的正式成员,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与伦理学之向的误会也最终化解了,“美善相亲”终于找到了坚实的理论根据。

美学广义开拓并不仅仅限于为社会美找到了美学根据,其理论意义也是巨大且深远的,在广义美的定义之下,许多重要的美学现象、艺术现象都可以得到极为确切的铨释。当然在本文中不可能对此作深入的讨论,在此仅作以下概论:艺术是用某种美表现某种情感意志,若认定艺术情感意志只能用形象美去表现,则艺术表现的手段必然受到极大的局限,而且这也不符合艺术事实,如果我们能引入广义美的理念,则艺术就不仅可以利用形象美去表现情感意志,而且可用一切非形象美去表现情感意志,甚至可以用情感意志去表现情感意志。引入广义美的理念必将会使艺术表现的手法在极大的程度上得以丰富扩大,而这正是符合现代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总是落后于生活实践,歌德说得好:“理论是干枯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其实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艺术家们早就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广泛地使用了非形象美来表现各种情感意志。引入广义美的理念将使美学与艺术学更全面更和谐地对接;引入广义美之后,一切可以表现情感意的形式都可以进入美学、一切可以表现情感意志的形式都可以进入艺术,崇高、幽默、滑稽、荒诞、行为……嘻、笑、怒、骂、人间恩怨、悲欢离合……一切可以想象的形式,它们都不具有形象,但都可以是美,都可以进入艺术圣殿。

参考文献:

[1]美学文摘(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2.12,(第一版).

[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1,(第一版).

推荐访问:广义 美学 试探 开拓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