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艺术史论”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艺术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关于其“本体”和“价值”的讨论。本文在艺术学科新的发展空间和艺术教育内容、课程(知识)体系建构的平台和起点上,不仅对“艺术是什么”做出新的回答,更对艺术“为什么是”以及艺术的价值、作用进行回答。在当今艺术“语境”的观照中,艺术史论课程的教学、研究、及知识体系建构等实践,尽管是一个繁复的庞大工程,但是可以集中在兩点上:一是关于艺术的本体的认知和态度,二是以这一基本点出发所产生或生成的关联而建构出的体系性或知识结构。对于其建构的完成,只能在基本事实、基本知识已然廓清的条件下,集腋成裘,逐步推进和完善。

关键词:艺术史论;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7)02-0058-03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7.02.011

艺术史论历来是高等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从它的理论建构路径上看,由于时代的学术发展背景和发展逻辑的规制,在艺术与美学的学科剥离中,艺术为获得自身的独立性,将其理论建构放在艺术是自律性的这一观点上,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艺术“它律”的有关态度、思考及其理论知识的描述与讲解,把与它相关联的课程知识体系排斥在外,从而将艺术问题简化为“风格”问题,把艺术史省略为“风格史”,“艺术创作”最后被剥离成个人语言、风格的寻找和建构。

我们认为,艺术史论课程的视域要素主要有“本体”和“价值”。现行艺术史论课程可以说是以艺术本体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艺术史”、“艺术理论”是以“什么是艺术”的知识为节点生长出来的。也就是说,艺术史论课程或课程体系只是对同一个问题的反复论证与说明。亦即“艺术是什么”作为了艺术知识的基本(毋宁说是根本)性”。其中,“艺术”的知识是其根本点,所有的知识——艺术史论课程内容都藉此展开建构。因此,艺术学概论便成为专业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和非专业理解、把握艺术的法典。这从艺术学概论作为艺术类学术型研究生必考科目就可以看出来。在现有的大多数的艺术学课程中,艺术史论课程的建构核心是艺术自律性规定下的艺术本体论的知识聚合与展开。艺术自律性的本体论的核心和实质是艺术,除了只能是它本身外,什么都不可能是。由此而进入了艺术只能是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发展、建构逻辑。艺术是人类的物态化的审美创造就成为唯一的解释。审美的感知性途径便成为感知审美和审美创造的对象及结果。艺术被简单地抽离为审美或审美化的文本写作与阅读,艺术研究也只能是这种文本的文体学研究,对所谓“风格”的器重与追求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倾向。审美的,也就是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审美教育、审美认知、甚至于审美创造等都有了文体学的意义和旨归。对于主体性、形象性和审美性的关于艺术的特性描述被发展、联系并建构成为整体的知识系统。

我们认为,关于艺术“本体”或所谓“自律”性的问题讨论,应该包含和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艺术是什么的问题和问题回答,与艺术有什么样的价值和价值追求。我们说,是“为艺术而艺术”、是在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上的教育与学习及知识累积和知识追问造成了艺术工具化的结果。艺术不能,也不应该“自根自本”而“生生不息”,更不可能也不应该独立于无限、绝对和永恒而成为让人仰止的“道”或“术”,就像“语”不能绝对为“语言”而与“文”无关一样。在人类的启蒙教育中,既可以析而言之,同时更强调“文”。“文”的存在和旨归与意趣,不仅叠合了规律与目的的统一,也赋予了知识的价值性。也就是说,艺术确实是一种知识的话,对它的价值的追问和回答也是必须的、更是合理的。

艺术本体或艺术本体论的知识聚合显然不能就艺术的价值作出任何回答与阐释。也就是说,对艺术是什么的确证完全不能完成对其价值的言说。当然,对艺术的价值的回答和追问,随着艺术的联系性及展开而有了不同的价值联系。如当下盛行的艺术的经济性、艺术的审美性,以及艺术的文化消费娱乐性等。艺术的文化观照,或许说艺术文化学为我们的艺术价值讨论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方向或坐标。

“文化”一词虽系日文对英文Culture、德文Kultur的转译,但汉语中“文化”一词似可追溯至《易·彖传》之释贲卦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纹也、理也。“象者,像也。”“纹”为本体之象,而与“道”相关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以道统之,人得之于道,故曰德,道与德同。“人文”即为“人道”,是人所理解并创造的秩序系统,如人伦道德。“化”,古文字写作匕。《说文解字》:“匕,变也”,进一步引申为“教化”、“化成”。“文化”一词,可以理解为以“人道”、“人所理解并创造的秩序系统、人伦道德”去“改变”、“教化”人类自我。西方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定义,出自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出版的《文化的起源》一书,这是一个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文化或者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自从泰勒的这个现代“文化”名词出现之后,“文化”基本上成了一个带有结构性质和层级性质的类名词。在19世纪中叶,文化的教育概念、艺术概念和哲学概念合并为文化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通过追求完美和接触大量的知识、智慧、人工制品和成就而得到提高,而社会学家围绕文化是“共享的价值、特征、信仰和行为特性”建立一个定义网络,并形成文化的社会学概念:文化,是指属于人民的社会遗产的人为产物、商品、技术过程、理念、习惯和价值。正是在文化的历史发展、历史积累中,形成了文化的根本性质。文化是与“整体”、“世界观”、“价值”和“价值体系”密切相关的。与宇宙学之间存在联系。研究宇宙将科学、哲学、宗教和艺术联合在一起,并且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提出相同的问题,即起源、结构、功能、目的、组织和演进等,二者都与世界观密切相关。就整体意义上说,世界观是文化的奠基石,它与人怎样看世界和解释世界密切联系,对人在世界上的行为有深刻的影响。总之,“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要求和条件。因此,离开了人的根本需要,价值无从说起,更是奢谈文化。价值性是文化的根本核心。

艺术文化学的根本学理及其针对性和价值就在于此。即将艺术放置于文化核心问题的“价值系统”的构建体系这一效应场,研究其效应作用、明确其文化的根性。另一方面,拓展了对艺术展开言说、研究的多学科、多途径的可能与现实,充分发挥“文本间性”的“观照”作用。对与艺术密切联系的哲学、宗教、时代、环境、市场、艺术体制、生产等进行有效的评价及分析。在文化融合的时代大趋势中,各民族文化如何向别的民族和整个世界显明、准确地陈述自己的文化特性,仅以理念的诠释或实物展示是不够的。而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独特类型、形态,能准确地描写和生动地陈述本民族文化的特性。艺术文化学在深层次上将人与文化、艺术联系起来。文化是一种流荡广远而又包涵广大的整体性的精神存在。文化映寓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图景、程度和方式。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孕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组成指涉人的行为、思想方式及心理特點等所构成的文化深层结构。艺术不再只是娱乐消费、消遣的玩物或技术、技巧炫耀的“文本”游戏。我们在消解艺术的严肃性的同时,也在消解文化。

由“艺术”而进入到“文化”,必然联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发展方向问题。摆在西方国家面前的“历史的经济解释”,还是“历史的文化解释”问题的思考及选择,我们同样需要面对。

我们应以文化学为根本观点和学科基础,以论带史,史论互佐,重新构建新的“艺术史论”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体系,并对现代艺术学科的建构与成立,艺术与社会、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与建构。在艺术学科新的发展空间和艺术教育内容、课程(知识)体系建构的平台和起点上,不仅只是对“艺术是什么”做出新的回答,更能就艺术“为什么是”以及艺术的价值、作用,艺术与社会发展及与国家、民族文化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等学术和现实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与引导,并对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创作及艺术批评产生影响和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以现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已有的艺术学概论等课程为改革平台(该课程为艺术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课),重组与整合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并对课程的核心、重要章节,尤其是实践性环节教学部分制作符合规范的数字化教学视频资源。资源的两个渠道:

一是精选国内外艺术文化专题影像视频资料;

二是团队师生创作作品以及在实践性教学中对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形态采集、整理典型的影像视频资料。建设内容从院内试点再向省内各艺术院校推行实施。

2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

一是针对艺术类学生感性思维和表现欲较强等特点,将课堂主持与问题交给学生,教师作为课程的幕后设计者、引导者、资料的提供者。把课外预习阅读交流和课堂讨论或演讲、小组做课题等形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是启发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民间艺术形态进行考察,如有代表性的苗族侗族歌舞、建筑、服饰等,发现并思考它们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从感性到理性,获得课程知识。让课堂成为同学们阐释、呈现有个性和见解课程知识的平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方式改革

居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命题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将更趋于科学合理。一是学生成绩组成部分多元化、多样化;二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将开放式与学科基础性相结合;三是评价标准将规范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4实践教学改革

落实以论带史、史论并重的教学理念。

一是将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考察研究纳入教学体系。引导和示范学生如何运用人类文化学的基本认知方式进行田野考察(实际生活的田野考察与对文献历史的整理钩沉)。提交调研报告及学术文章。

二是通过对艺术样式的重新挖掘整理,拓展了艺术史的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研究成果引入艺术史论课程,补充和丰富课程体系。

三是师生的思考和研究成果为地方的文化艺术发展、传承与保护提供思路途径、启发。

推荐访问:史论 课程体系 思考 改革 艺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