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魅力课堂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读通、读懂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层涵义。利用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生活,熏陶其情感;走进生活,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从而打造出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关键词]生活;数学;兴趣

一、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是感性的,带有强烈、浓厚的情绪色彩,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会感到亲切且有兴趣。数学课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背景,结合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使之思维活跃,枯燥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有趣,使学生在自然、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在教学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发现量出来的不是整米。继而学生也自己用米尺量桌子的长度,发现也量不到整米数,这时该怎么办呢?之前,学生的头脑中只有整数,只会用0、1、2、3……通过讨论发现,我们必须引出一个新的数——小数。学生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得出我们的生活中原来小数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体会到小数在数学中出现的必然性,知道生活不能没有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得到。这就需要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收集生活实例,引领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

当学完“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知识后,教师设问:“你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如,妈妈从集市上买回来6条金鱼,我能用这个知识求出平均每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我还能用这个知识求出每个玩具玻璃球的体积……”数学源于生活,利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感受数学中的生活,熏陶学生的情感

吴正宪老师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是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要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目的。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一单元时,教师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变换,由简单的图形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像一个魔术师,给我们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

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的美。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传授生活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让学生真正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形成生活化的数学思维。

四、走进生活,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提炼数学问题,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动力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宽广、活跃,让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成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如,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利用超市的价格标签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学习“数字与编码”时,可以用手机号码的数字、小区门牌号等等把学生引领到生活中。又如,教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结合学校运动会场景,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来进行教学。这样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极大乐趣。

总而言之,要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和单纯的知识教学,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数学课堂越加变得魅力四射、精彩无比。

责任编辑 满令怡

推荐访问:创设 课堂 利用 魅力 数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