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跳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教师要努力营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在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有所感悟和反思,供同仁们分享。

片段一:《鸦片战争》——讲辨证

背景

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的“奇谈怪论”。对教师来讲,如何正确对待,引导好学生,使之能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物,这不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艺术的展现。

实录

这一节讲的是中国步入近代史的开篇《鸦片战争》。

我从当今“毒品的泛滥、危害和缉毒”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国际形式怎样?战争的爆发原因、经过和结果如何?”学生热情很高,问题一一迎刃而解。讲到兴奋之处,我提高声调:“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中国落伍了,紧闭的国门被侵略者打开,苦难的历程开始了,落后就要挨打呀,同学们!只有我们先进、发达了,才不会受欺侮,才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为我的激情感染,纷纷鼓起掌来,我有点沾沾自喜,为这一节课的成功而喜悦。

“老师,先进就不会挨打了吗?”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好似给我浇了一瓢凉水,我愣了一下,原来是田楠同学。

班里一下沸腾了,秩序大乱,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美国科技发达,武器先进,谁敢与美国开战呀,美国会挨打吗,谁又敢动美国一根毫毛呢?”

“先进怎么会挨打呢?哈哈……”有人在起哄。

“我觉得有道理,先进就不挨打了吗?9·11不就是打美国了么?”有人随声附和。

“那是偷袭,你懂不懂啊?”

教室里乱作一团,争论声不绝入耳。

事情来得如此突然,我一下子呆了,觉得特别没面子,我虽一时不大明白他的真实意图,但我觉得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虽然有些生气,但我故作无事,微笑着对田楠说:“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你的想法,说不定会有所启发呢。”学生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一声不吭,教室里鸦雀无声。

田楠慢条斯理地说:“老师,你能告诉我秦始皇为什么要修万里长城么?”

“当然是为了抵御匈奴了。”

“那秦朝和匈奴哪个先进呢?”

“当然是秦朝了,匈奴刚进入奴隶社会,秦朝已经是封建国家了。”有学生替我抢先回答了。

我示意田楠大胆讲下去。

田楠接着说:“老师,古代埃及、古代印度、西罗马帝国不都是先进的国家吗?可他们不都是被落后的民族所灭吗?还有,先进的西晋、北宋、南宋和明朝,哪一个不是被落后的游牧民族灭掉的呢?”

一连串的发问,让我不得不佩服田楠的课外知识和发散性思维了,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只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我迅速理清思路说:“非常好,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想法。”学生们为他鼓掌,然后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全班学生一起思考。

1.“挨打”指的是什么?是骚扰、抢掠、入侵和恐怖袭击吗?

2.唐、宋、明这些王朝的灭亡是科技先进发达所致吗?他们的灭亡都是在什么时期呢?

3.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它和政治腐败有关系吗?

学生们又一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时,下课铃响了,尽管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但我给学生们留下了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同时也巧妙地化解了一场“风波”。

感悟

学生的课外知识是繁杂的,学生的思维也是活跃的,有时会冒出许多新、奇、怪的想法,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思想火花,但肯定也有错误的、不成熟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应当不分辩,一律当头棒喝,给以训斥,而应进行引导,要保护、鼓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之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进行开拓性思维,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思考问题。

对于那些“新”、“奇”、“异”的观点,教师不应当直接说出“对”与“错”,而应及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辩论、探究、求证,只求过程,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教学的时间可以再找,可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一旦被扼杀就很难以萌发了。

片段二:“移木立信”——学诚信

背景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而且还要用手做,用身体去活动,用心灵去感悟。

实录

上课了,一名学生扛着一根竹竿兴冲冲地走进教室,竹竿上挂着一幅条幅,写道:“将此竿扛至学校门口者,奖作业本两本。”学生哄堂大笑,但无人理睬。这名学生将作业本改为硬皮本两本,仍无人理睬,他又改成了奖《水浒传》一本。一名学生问道:“不是骗人的吧?”拿竹竿的学生一言不发,大家交头接耳,还是无人理睬,拿竹竿的学生急了,把奖励改成了“奖《清明上河图》一幅”,此时,一名学生走上前来,拿起竹竿,在大家的嘲笑起哄中飞奔而去。等他回到教室,老师果真拿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卷轴送给了他,其他学生无不瞠目结舌,惊羡不已,而这位学生也高兴得欢呼起来。

历史用现代语言去包装,是戏说?是演义?还是故意搞笑?不得而知,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说明了一切。

师:这是一则古代故事的现代演绎版,谁知道这个故事的来历?

学生们哑口无言,只有那位获奖的学生洋洋得意地说:“我知道,是商鞅“移木立信”的故事。”

师:对,那么你知道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意思吗?

获奖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说的是诚信的事。

师:说得好,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阅读一下课文。

师:学生们看完以后,结合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有什么现代意义呢?大家不妨互相讨论一下。

学生们自由结合,七嘴八舌,十分兴奋。

生1:做人要讲诚信,说话要算话。

生2: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法律,法律的执行要“言必信,行必果”。

生3:我觉得国家的法令不能随便乱改。

生4:我认为商鞅变法应该算是一场改革,我们今天也在经历着一场改革,改革需要人民的大力支持。

生5:商鞅是因为变法而死的,我看过一场电影,好像里面的谭嗣同也是因为变法被杀死的,是不是变法都要付出代价啊?

生6: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了。

师:既然商鞅变法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好处,那他怎么还会因变法而死呢?”我们看完下边的小品就明白了。

四名学生分别饰演秦孝公、商鞅、甘龙和百姓,表演历史小品《商鞅舌战旧贵族》。

秦孝公:六国都在变法,势力越来越大,秦国面临强敌,该怎么办呢?

商鞅:国家要发展,要实现富国强兵,必须要变法。

甘龙:法令是祖宗留下来的,怎么能随便更改呢?

商鞅:旧法不适应就得改变,否则人人不思进取,贤能之人不为国家所用,国家只会越来越弱。

甘龙:我们坚决不同意。

商鞅:不变法,秦国只有死路一条,为了国家强大,我商鞅宁愿付出任何代价。

百姓:商大夫,我们支持你。

秦孝公:为富国强兵,准商鞅主持变法。

甘龙:等着吧,早晚要你好看。

最后商鞅仰天长叹:变法无错,我商鞅死不瞑目。

师:看完了小品,同学们是不是都明白了商鞅是怎么死的?

生:明白了,他是被旧贵族所迫害死的。

师:这两个小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学生讨论异常活跃,最后得出结论:不管是个人和国家,任何时候都要讲诚信。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感悟

让学生走上讲台,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学生们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这样的课堂,有创新、有趣味,新颖活泼,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对历史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体验古人的生活和情感,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现实,有助于消除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仔细回味,还是觉得少了点儿什么,学生自编自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总觉得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虽然高高兴兴的,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稍显欠缺。

片段三:评点曹操——看历史

背景

电视节目中戏说历史的片子很多,《易中天品三国》在热播,学生中肯定有人看过,《三国演义》和改编的电视剧,他们肯定也看过,“三国鼎立”这段历史学生们也比较了解,所以,这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历史人物。

实录

“啪”,惊堂木拍下,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一个叫官渡的地方,有两军对垒……”徐鑫的评书与大屏幕上两军撕杀的历史画面,拉开了历史课的序幕,评书说得绘声绘色,带领着学生们共同跨越历史长河去追溯那一段久违的历史。

“……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出奇兵、破乌巢、烧军粮,袁绍军心大乱,一败涂地,在这里曹操可说是求贤若渴,但是,有一次曹操正在吃鸡肋的时候,有军士问口令,他随口说道“鸡肋”,杨修听到后,马上命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得知后,心中大怒,找个借口杀了杨修……”

评书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师:刚才的评书中说的人物是谁呢?

生(众):曹操。

师:在大家心目中,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引起了激烈争论。

生1:曹操是文学家、诗人,我读过曹操的《观沧海》和《短歌行》。

生2:京剧里曹操是个白脸奸臣,“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对,易中天说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为了国家稳定,不是奸臣。”有人反驳道。

生3:《三国演义》里说,曹操生性多疑,心狠手辣,是个坏家伙。

生4:我看过“易中天品三国”,里面说,曹操是一个大英雄,他思贤若渴,善于用人,虽然有缺点,但总的来说,是一个英雄人物。

关于曹操,学生们各抒己见,引经据典,争论不休,气氛异常激烈,课堂虽有点乱,但很有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学习、思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针对学生争论的焦点,我决定加以引申。于是问道:“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人物,我们的认识却如此迥异呢?”

学生们不知该如何回答。

师:同学们看过《三国志》吗?它和《三国演义》有关系吗?

生5:我打过《三国志》游戏。

这引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我又在大屏幕上打出京剧中诸葛亮和周瑜像的幻灯,让学生猜谁的年龄大。

“当然是诸葛亮大,他胡子长嘛。”

“史书记载,实际上周瑜大诸葛亮六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历史不等于小说。

师:《三国志》属于历史书籍,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国古代都有史官,这些史官由正直不怕死的人担任,他们不畏权势,不怕杀头。

我补充了齐国太史秉笔直书被崔抒杀害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师:《三国演义》是根据史书《三国志》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和作者的情感憎恶演义而成的,可信度不高。而《易中天品三国》是当今知识分子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推理,对历史人物的再现,属于一家之言,也有个人情感在其中,所以也不同于历史。

生6:是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不可信,比如诸葛亮。

生7:不是不信,是不可全信,诸葛亮是中国人智慧的化身,他的一切都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

生8: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既是历史人物,又是艺术人物,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

师:说得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有真实的一面,但绝对不能全信,只有史书中记载的人或事才是真实的。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查阅资料,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感悟

现实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关历史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讲真假难辨,所以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地看待历史事物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师的责任,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也是教师的责任。所以我利用学生对曹操的不同认识,及时进行教育: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要公平公正,学好历史,必须学会分析辨别各种信息。

把课堂教学和社会热点加以联系,如学生都爱看的“百家讲坛”、三国演义等,贴近学生现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对这节课的感觉很好,认为是成功、得意之课。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如何做到既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完成和提高,这个度很难把握,尤其是时间的安排,这节课就暴露出这个问题。但我认为,教学的时间可以再找,而学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却要抓住时机树立。

总之,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只是设计师,针对适合学生探究的章节,设计探究教学的方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利用学生好动、好表现的特点给予其施展才华的空间,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和发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荐访问:跳动 思维 历史 教学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