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用范文 >

抗战胜利后工业复员对重庆地区经济的影响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香۲۲iu饨ky报告,可以详细了解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工业复员的具体政策和相关工作。隗瀛涛编写的《近代重庆城市史》,描写重庆近代工业的发展,对重庆战前、战时和战后的工业状况有一个较为详细的描述,以及从资本构成、近代工业发展程度等方面讨论了工业复员后重庆工业的变化,并且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重庆工业的特点、成就及战后衰落的原因。韩渝辉的《抗战时期重庆的经济》简略描写了战时与战后重庆的产业结构、生产水平的情况。还有一些公司史著作,如凌耀伦《民生公司史》《刘鸿生企业史料》《吴蕴初企业史料》和《荣家企业史料》等,这些均为抗战时期位于重庆的代表企业,他们的公司历史就是对工业复员情况最真实的反映,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工业复员在重庆的基本情况

因为国民政府态度的不同,重庆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工业复员的境况迥然不同,呈现出两种复员态势。

(一)重庆国营工业企业的复员情况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依据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制定了经济发展政策,强调发展国家资本,建设规模宏大的国营工业企业,并且筹划实施《重工业三年计划》和《各兵工厂建设计划》,以改变战前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的局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保存实力,将重要的国营企业内迁,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是内迁的主要地区之一。依靠内迁的国营企业,重庆重工业比重迅速增加,得到前所未见的快速发展。抗战结束后,作为国民政府左膀右臂的国营企业,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较为有序地完成了复员和调整工作。

国民政府针对军工企业复员制定了《军事委员会兵工厂库整理计划》,提出“对现有各厂,亟应重新统筹调整,务使产品单纯管理集中,以符工业经济之旨”[4]。确定兵工厂复员的原则是将后方的兵工厂整理集中,生产产品重复者留产量大者继续经营,其余迁移合并或者停工,工厂过于分散的尽量将其集中。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大部分的军工企业迁往了后方,以支持抗战需要,加上国民政府接收的本土兵工企业,重庆共有11家,分别是第1、2、10、20、21、24、25、28、30、50兵工厂和第23工厂重庆分厂。战后在复员计划的指导下,位于重庆的11家兵工厂,第1、第2、第28和第30兵工厂停工;第10兵工厂和第25兵工厂2家被下设为分厂或者被合并;另外的5家兵工厂则接收其他停工或者迁并兵工厂的设备产品,原址继续生产,并且还增设厂房,扩大规模。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政府还保留有16个兵工厂,其中第10兵工厂、第20兵工厂、第21兵工厂、第24兵工厂、第30兵工厂重庆分厂和第50兵工厂6家位于重庆。相比较于其他工厂零散地分布在昆明、台湾、海南等地,重庆的兵工厂相对集中,并且生产能力没有减弱,依旧是主要的兵工生产基地和兵工生产的重心。

表1是抗战时期位于重庆的兵工厂在战后的复员情况:

对于其他的国营工矿企业,经济部专门制定了《后方国营民营工矿业调整计划》:“后方国营工矿业依据需要,分别扩充、整理、改组、合并或迁移”“为奠立分区发展之初基,及供应复员初期所需要之物资起见,后方国营工矿事业皆以择要扩充设备增加生产为原则”[6]。战时国营企业的类型主要包括五种:(1)军工企业;(2)资源委员会属工业;(3)政府银行经营投资的企业;(4)由经济部支配的工厂企业;(5)交通部、粮食部等其他国家部门控制的企业。除军工企业专门制定复员方案外,其余国营工矿企业复员均依照《后方国营民营工矿业调整计划》执行。其中以资源委员会属企业工厂数量最多,根据战后国营工矿业复员计划,资源委员会制定了后方工矿事业的处置原则,“一、今后业务有望可以自足者,继续维持,以后不再增资;二、为适应战时需要而设置之事业,战后无以自存者,概行结束”[7]。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重庆地区各国营工矿企业迎来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巴县炼油厂、北碚焦油厂、重庆酒精厂这些规模较小,仅仅是为了满足抗战需要而组建的企业,因为设备简陋,对于今后国家经济贡献价值不高,所以工业复员时,这些企業大都结束生产;资渝钢铁厂、资蜀钢铁厂、电化冶金厂、重庆耐火材料厂四厂也在战后暂行停工保管,等到将来或者需要的时候,再重新开工进行生产;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的企业,则得以保存并继续发展,如化学工业行业的动力油料厂、石油矿业方面的四川油矿探勘处、电力领域的龙溪河水力发电厂和万县电厂等。这些实力较强的国营工矿企业得以存续,为重庆工业保留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

推荐访问:复员 重庆 抗战胜利 影响 地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