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浅谈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数学微课的有效利用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微课,作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兴产物,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限制,具有教学内容灵活、时间可控性强等显著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合理利用微课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智慧校园;微课;预习;课堂;复习

一、初识微课——把握微课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作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新兴产物,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其教学内容精简和具体,具有时间短、形式灵活、方式可控、方法可行等特点,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得力助手、学生学习的辅助方式之一,是对传统课堂的革新。

“微课”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源于一线教师的亲身教学实践,按照教学的基本要求,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微课之所以称之为“微”,“微”是“细小”之意,是因为“微课”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网上信息化的“教与学”活动的教学方式,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二、探究微课——认识微课发展的必然

在我国,微课的产生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先进国家。在国外,微课的概念的提出、意义的构建、微课程的理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一分钟课程”是美国的戴维·彭罗斯于2000年首创,给微课真正意义上的诠释——方便、具体、灵活、高效。在国内,佛山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在“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浙江大学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的建议,并首次构建了融科技、网络、信息、教学于一体的透明高效的学习平台,使校务治理透明化、科学化、网络化,使校园文化丰富化、校园生活方便化、全面化。

微课对教师而言,创新了教研模式,丰富了教研内容,拓宽了教研渠道,打破了传统的听课、评课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微课也为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课堂教学、教后反馈等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另外,拥有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更利于教师教学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专业知识的提升。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把微视频的链接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链接的点击,借助于丰富的微课程资源,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对课堂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强化巩固,也是对课堂所学的重要补充。

三、走进微课——探究运用微课的策略

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数学将如何合理利用微课这一新兴产物呢?

1.课前预习,促进知识生成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倡导课堂模式的创新,改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体验、感悟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前提是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即预习。通过有效的预习,对新知识有一定的初步感知和认识、对疑难问题有所了解,对自己感兴趣、相对简单的知识进行内化,实现课堂教学重心的前移。

智慧校园环境下,学生的预习不再是翻阅课本、读读教材、做做练习的枯燥的学习,而是学生借助微课的学习,提前学习第二天的课堂内容,实现课堂的翻转。教师可以将新课知识中的要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发布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对新知中的难点有一定的认知。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形高的画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等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直观感受到三角形高的画法,在上课时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2.课堂应用,降低知识难度

尽管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渠道,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发挥课堂的最大作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找准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关键。

学习“认识面积”时,针对学生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混淆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播放微课视频讲解二者区别,学生自主观看并讨论和领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走向信息化打开一扇窗,创建自由、开放、灵活、轻松的教学氛围,全新的教学环境、学习内容的针对性、“老师”精妙的点拨和讲解会深深吸引学生,教师也省力,构建高效、乐学的数学课堂。

3.课后复习,促使知识内化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时间是自习课和课后,特别是放学回家后,学生遇到学习问题一般都无法解决,第二天就会被新的学习内容所积压,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某一学科学习跟不上,微课正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智慧校园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家里的电脑或者手机进行观看微课,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搜索对应的微课,利用微课解决难题。课后观看、自主学习是微课使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还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虽然是新兴产物,但毕竟是教学、课程的补充,是辅助资源之一,不是教学的全部,因此,应注意“度”和“效”,让小“微课”发挥大作用,成就大课堂。

参考文献:

卞惠石.小学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5(2).

编辑 乔建梅

推荐访问:浅谈 小学数学 校园环境 智慧 利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