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1951—2011年辽宁省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四季的方法,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1951—2011年辽宁省四季开始时间及持续期的变化特征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辽宁省春、夏、秋季节开始期存在不同程度提前,而冬季明显推后。相应的春、夏季在增长,尤其是夏季,而冬季明显缩短,秋季的长短变化不是很明显。除秋季持续期变化较平缓外,其他季节均存在突变现象。

关键词 气候季节;持续期;突变;辽宁省;1951—2011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0-0226-03

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内容之一即为气候变化。有研究表明,近50年来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四季之间的转换时间提前了2 d左右,对农耕、降雨分布、用水供应及生物多样性等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0.18)℃[1],我国升温幅度更甚[2]。在全球尺度上,气温升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1,3-11],我国北方气候变暖更为明显,寒冷期缩短,炎热期延长[12-14]。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温度上升,降水减少[15-16]。

物候期对气温极为敏感,气候季节也是以气温作为衡量标准,二者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必然会产生相应调整。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迟、生长季节延长是全球范围内普遍观测到的现象。对于气候季节的改变则表现在季节初日及持续时间上的变化,其对农事安排、作物生长、节能减排、交通出行、穿衣保健、节令商品销售甚至老百姓季节病的发生规律上都已造成了潜移默化的改变[5]。

辽宁地处中纬度的南半部,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日照丰富,四季分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漫长寒冷,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春季少雨多风,秋季短暂晴朗。气候变暖对辽宁省的气候变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文引用的数据来源于1951—2011年辽宁省气象观测资料。

1.2 季节划分

张宝堃在《中国四季之分配》中提出了季节划分的方法,具体如下:以5 d平均气温低于10 ℃为冬季,高于22 ℃为夏季,10~22 ℃为春秋过渡季,并划出各地四季长短。这种季节划分方法对于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1.3 研究方法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趋势分析;采用Mann-Kendall法进行突变分析(Mann-Kendall法是一种非参数的检验方法,样本不必遵从某一特定规律,同时也不受个别异常值的干扰,能客观地表征样本序列的整体变化趋势)。按照辽宁省中心气象台气候季节划分四季的标准进行四季的划分,5 d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 ℃的第一天为隆冬的开始日期,当5 d滑动平均气温稳定≥-10 ℃的第一日的前一天是隆冬的结束日期。某市辖区内超过70%的县站进入隆冬,定为该市进入隆冬,超过70%的县站退出隆冬的当天,定为该市退出隆冬。全省超过70%的市地进入隆冬,定为辽宁省隆冬开始日;超过70%的市地退出冬季的当天,定为辽宁省隆冬结束日(某市辖区内超过70%的县站进入春季,定为该市进入春季,超过70%的县站退出春季的当天,定为该市退出春季。全省超过70%的市地进入春季,定为辽宁省春季开始日;超过70%的市地退出春季的当天,定为辽宁省春季结束日。其他夏季、秋季及冬季同上)。统计辽宁省近59年四季的开始和持续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辽宁省近60年四季年际变化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常年入春时间4月17日,持续天数74 d。全省最早进入春季的时间为1994年和2002年的4月1日,最晚进入春季的时间为1954年5月2日。常年入夏时间7月3日,持续天数59 d。全省最早进入夏季的时间为2007年6月7日,最晚进入夏季的时间为1954年8月1日。常年入秋时间8月27日,持续天数52 d。全省最早进入秋季的时间为1977年8月10日,最晚进入秋季的时间为1999年9月13日。常年入冬时间10月20日,持续天数180 d。全省最早进入冬季的时间为1980年10月8日,最晚进入冬季的时间为2005年11月6日。常年入隆冬季节时间1月1日,持续天数57 d。全省最早进入隆冬季节的时间为1993年的11月13日,最晚进入隆冬季节的时间为1951年和2008年的1月11日。

2.2 辽宁省近60年四季年代际变化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近60年来,辽宁省四季分配呈现冬春季长、夏秋季短的特征。春季年代间呈现先变长后缩短的趋势;夏季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较60年代有缩短趋势,90年代后又呈现变长趋势;秋季则先呈变长趋势,后呈缩短趋势;冬季70年代略变长,之后的年代季缩短趋势非常明显,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平均减少9.4 d/10 a,2000年以后缩短趋势加剧,仅9年时间平均比70年代缩短了14.7 d,平均为减少8.7 d/a。

2.3 辽宁省近60年四季平均持续期变化趋势分析

2.3.1 四季开始(终止)日期的年际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春季开始(冬季终止)期呈现出明显的提前趋势,夏季开始(春季终止)期也呈现提前趋势,秋季开始(夏季终止)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开始(秋季终止)期呈现出明显的推迟趋势,这与临沂四季开始时间变化趋势一致[17]。

2.3.2 四季持续期的年际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辽宁省四季持续期的年际变化趋势如下:春夏呈增长趋势,其中夏季较为明显;冬季呈现缩短趋势;秋季变化不明显。

2.3.3 四季持续期的突变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春季持续期呈现震荡上升趋势,突变点在2006年左右,后呈现缩短趋势;夏季持续期突变开始于1994年,之前呈现上下波动,1994—1996年突变趋势不明显但频率较大,突变点在1996年,之后呈现增长趋势;秋季持续期经历了由缩短到缓慢增加阶段,但趋势不明显;冬季持续期突变点在1993年,之后持续期明显缩短,1956—1966、1978—1983年为冬季增长区,而1989年之后为突变缩短区域。隆冬持续期突变开始时间在2000年,之前趋势不是很明显,之后呈现缩短的趋势。

3 结论

(1)1951—2011年辽宁省的气候四季分配为冬春季长,夏秋季短。开始期中以春季、夏季提前和冬季推迟最为显著。秋季开始期也表现出提前趋势。四季持续期中冬季缩短最为明显,其次为春夏季的增长,秋季持续期变化不明显。冬季缩短主要分配在春夏季。

(2)四季持续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现象,冬季突变最为明显,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季节缩短现象更加剧烈。春、夏季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突变增长,秋季突变现象不明显。

4 参考文献

[1] IPCC.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the Synthesis Report of the IPCCFourth Assessment Report[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3] 唐国利,任国玉.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92-798.

[4] 江田汉,邓莲堂.近140年中国、北半球和全球气温的标度律[J].高原气象,2005,24(3):410-414.

[5] 符淙斌,董文杰,温刚,等.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J].气象学报,2003,61(2):245-250.

[6]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J].气象,2004,30(12):57-60.

[7] 张秀云,姚玉壁,王润元.白龙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9,31(8):1315-1320.

[8] 刘普幸.近54年民勤绿洲气候变化趋势与周期特征[J].干旱区研究,2009,26(4):471-476.

[9] 高祺,缪启龙,赵彦厂.石家庄近53a冬季气温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09,27(2):118-134.

[10] 刘敏,周昕,高飞.铁岭市48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近期异常气候[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83-1685.

[11] 唐国利,任国玉,周江兴.西南地区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对地面气温序列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08,19(6):722-730.

[12] 王馥棠,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13] 陈少勇,王劲松,石圆圆,等.中国东部季风区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9,31(3):461-472.

[14] 韦志刚.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和水量变化的分析研究[J].高原气象,1999,18(4):525-534.

[15] 谭方颖,王建林,宋迎波,等.华北平原近45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1):19-24.

[16] 陈正洪.湖北省四季气温变化与季节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2):185.

[17] 吕学梅,张磊,付信玉,等.1961—2008年临沂气候季节变化特征.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3164-13166.

推荐访问:辽宁省 气候 特征 季节 变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