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韭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地下害虫,全国范围均有发生,危害6科30多种蔬菜,尤其喜欢取食百合科的韭菜,严重制约韭菜的正常生长,每年给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菜农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韭蛆,尤其是高毒农药的盲目使用,导致食用韭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促进韭菜产业的良性生产,本文综述韭蛆发生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及目前的各种防治措施,如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韭蛆的防控工作提出展望,并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韭蛆;种群动态;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3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7-0008-05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and Zhang)的幼虫俗称韭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地下害虫,属双翅目长角亚目蕈蚊总科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1]。该虫在全国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及四川、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台湾等18个省(区)[2],可危害百合科、菊科、藜科、十字花科、葫芦科、伞形科等6科30多种蔬菜[3]、瓜果类[4]和食用菌[5],其中以百合科的韭菜、圆葱、大蒜为主,尤其喜欢取食韭菜[6]。该虫因虫体小、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严重、聚集分布土壤内危害等原因,导致防治困难,一般可使韭菜田块减产4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7]。

长期以来,菜农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韭蛆,为了追求防治效果,个别菜农甚至使用对硫磷、甲拌磷等蔬菜生产上禁用的高毒农药,导致食用韭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韭菜产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在餐桌上人们谈“韭”色变[8]。因此,无公害或有机、绿色韭菜生产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促进韭菜产业的良性生产,国家农业部高度重视,在2013年启动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蛆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与花卉研究所主持,全国多家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对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對策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拟对不同学者关于韭蛆种群分布、生物学特性、动态规律及防治对策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韭蛆防治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同时更好地指导韭菜无公害化生产。

1韭蛆的种群类别及其生物学特性

不同气候条件、环境因子及经纬度导致韭蛆种群类别差异明显,主要有韭菜迟眼蕈蚊、异迟眼蕈蚊2种,但是大部分地区以韭菜迟眼蕈蚊为优势种群[9]。随着温度的升高,韭蛆的发育历期缩短,20~25 ℃为其最适生长温度[10]。正常情况下,一般韭蛆卵期4~8 d,幼虫期15~18 d,蛹期3~7 d,成虫期3~6 d[11]。

韭蛆成虫体长2.0~5.5 mm,黑色或黑褐色,雄虫略小于雌虫;头部小,复眼发达呈半球形,触角丝状,共16节,口器为舐吸式,胸部隆起,足细长,雌虫腹部粗大,末端细而尖,雄虫有1对抱握器[12];卵长椭圆形,长约0.2 mm,初产乳白色,堆产,少数散产,后变暗米黄色,孵化前出现小黑点[13];幼虫体长5~9 mm,头黑色,体壁光滑、半透明且无足,口器为咀嚼式;蛹长椭圆形,长2.7~4.0 mm,裸蛹,无光泽[14]。

韭蛆成虫不取食,白天活动,夜晚栖息,水平间歇扩散距离100 m左右,喜阴湿、腐殖质;9:00—11:00最为活跃,也是交尾高峰[15]。雄虫一生可多次交尾,雌虫一生只接受1次交尾,交尾后1~2 d产卵,雌虫产卵100~300粒/头,多产于土缝或韭菜植株基部的隐蔽场所。初孵幼虫首先水平扩散,危害韭株叶鞘、嫩茎,引起韭菜腐烂、叶片发黄,随后咬断根茎蛀入其内,造成韭株倒伏。幼虫有吐丝结网、群集网下取食的特性,老熟幼虫一般在浅土层或韭株基部化蛹。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韭蛆幼虫在土壤中也随之移动,夏季幼虫向下活动,冬季潜入土下5 cm左右越冬[16]。

2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根据各地不同气候特征和栽培模式,韭蛆的发生规律不尽相同。露地韭蛆有越冬现象,保护地韭蛆冬季不休眠,可周年发生危害。综合不同学者对韭蛆种群动态调查结果,韭蛆周年发生3~6代,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春秋季节危害严重。在北方多数地区,4月至5月上中旬是防治韭蛆成虫、幼虫的关键时期。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韭蛆每年发生4~6代[17],黄河流域每年发生4代[18],大连地区每年发生3~4代[19],哈尔滨地区露地韭蛆1年发生3代[20],杭州露地韭蛆每年发生6代[21]等。韭蛆幼虫一般以3~4龄幼虫在韭菜鳞茎内或韭菜根周围3~4 cm以休眠方式越冬[22],每年3月下旬随着地下8 cm处温度上升到4 ℃时,越冬幼虫移到1~2 cm 深处化蛹,原因是幼虫的垂直分布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常常表现为“春秋上移,冬夏下移”[23];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产卵;5月中、下旬以第1代幼虫危害韭菜。在南方,韭蛆幼虫12月中、下旬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为羽化高峰,呈春、秋季2个危害高峰[24]。

针对韭蛆发生动态受周围环境及季节变化的严重影响,国内大量学者对韭蛆种群动态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气候特征、栽培模式、温湿度差异、土壤质地、肥料使用、品种选择、周围环境等均可影响韭蛆种群动态发生,其中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是影响韭蛆大量发生的主要因素[25-26]。韭蛆各虫态的适合生长温度为13~28 ℃,其中 20~25 ℃的种群增长指数和繁殖力均较高。随着温度升高,韭蛆的发育历期缩短,成虫在20 ℃时寿命最长,30 ℃以上产卵率低、不产卵或产卵数粒便死亡[27]。梅增霞等研究发现,低温可延长韭蛆的发育历期,致使产卵量明显降低,不利于快速建立种群;高温对韭蛆的影响更大,致使成虫寿命、产卵量和种群趋势指数均显著降低[28]。

韭蛆也特别喜欢阴湿的环境,但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其生长发育。Yang等研究表明,韭蛆在恒温培养箱中的相对湿度以70%最合适,在土壤中的含水量以20%~24%最佳[29]。因此,夏季高温多雨或高温干旱不利于种群增长,但若单次降水量在30 mm以下,可加重其危害[30]。

推荐访问:综合防治 种群 研究进展 规律 发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