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评书艺术家连丽如:我为评书而生

作者:jkyxc 浏览数:

书馆情结,传承评书演员的真功夫

1960年,连阔如先生给小女儿连桂霞起了个艺名,叫“连丽如”,他期望女儿继承父业,连丽如也成为了时年在北京第一位说评书的女演员,她的师傅就是父亲连阔如。1971年8月,一代大师连阔如在文革中辞世,连丽如被下放汽水厂。“文革”结束,连丽如决心继承父业,把“连派评书”传承下去。重返阔别已久的书场后,她恢复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长篇评书的演出,接着又录制评书十几部,先后在各地电视台播出后,引起极大的轰动。

生于1942年的连丽如如今已是评书艺术大家,也到了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年,她却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书馆,她坚持把评书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她难舍书馆情结,更舍不得扔掉评书演员的真功夫。

连丽如说:“评书一定要现场听,评书的魅力都在书馆里。”她带着徒弟们在北京宣南书馆、崇文书馆和东城书馆三个书馆说书,她的粉丝老幼兼有。年轻人喜欢称连丽如为“连先生”,他们说连先生的语言特别“潮”,她的书说得“新”,整场书下来,观众席的笑声此起彼伏。

观众哪里知道,有时候,年过古稀的连先生为了体验新的生活,还会去星巴克喝咖啡,去吃哈根达斯冰激凌,就是为了体验一下年轻人的感受,去试着了解新生活。

北京评书要求评书演员不仅要会“说”书,更主要是会“评”书。观众听的就是与众不同的“评”书过程,这就要求博学多识、见多识广,典故越多,观众才能喜欢。连先生用最潮最流行、或者最网络的语言来“评”,也算给年轻观众量体裁衣。

师徒情深对徒弟尽心尽责

连先生德艺双馨,徒弟们由衷折服——有时,师父虽在场下显得很疲惫,但一上舞台,马上神采飞扬。哪怕师父在感冒发烧,到了台上,立刻精神抖擞。说到精彩的桥段,依然声如洪钟,站在门外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徒弟们其实最早都是连先生的“粉丝”,对连先生的人品、艺德深为敬仰。连先生说,徒弟访师父,要看师父有什么本事,配不配当师父;师父访徒弟,则要看徒弟的天资、性格、人品等。这是一个相互考察的漫长过程:“找个好徒弟不易,收了徒弟,就得对他们负责啊,给他们搭建一个好的演出平台。”

直到2007年,评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北京宣武区文化馆的支持后,连先生才于当年的6月收了徒弟,并办起“宣南书馆”,作为展示北京的评书艺术、锻炼新人的阵地。连先生推崇的是评书的现场表演,因此,她的教学过程也主要在书馆中进行。

连先生的大徒弟吴狄是位热爱评书的人民教师。2004年,他在当时的月明楼书馆听了连先生四个月的现场评书。书馆要拆迁了,先生应观众之望,演出了三国名篇《隆中对话分天下大事》,他和粉丝心里都五味杂陈,依依难舍。

那天先生上场,醒木一拍,说道:“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几句上场诗,让人感慨万千!观众都知道,这是月明楼的最后一场书了,连先生在这里风雨无阻,一周六场,却面临书馆将停。得知连先生最喜欢百合,那天吴狄提前准备了一百枝白色百合花,演出结束,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他把洁白的百合花献上,吴狄看到连先生眼睛湿润了,充满感动、无奈、难舍……2007年,吴狄和其他师弟们正式成为北京连派评书艺术的入室弟子。向恩师跪拜下去再抬起头来时,他第二次看到恩师以手拭泪。师父的泪每每为评书流!

恩爱夫妻“书途同归”

书场上连丽如可谓叱咤风云,可她却说,家里家外听贾老师的。她和爱人贾建国携手走过了幸福的金婚岁月。朋友笑侃他们是“师生恋”,这“师生恋”很特殊——连丽如17岁,刚到宣武说唱团入行时,贾建国是她的曲艺老师,连丽如是贾建国的文化课老师,互为老师的特殊关系很有趣,他们也非常谈得来。贾建国生于曲艺世家,6岁开始学说相声、练三弦,13岁时便登台表演了。在曲艺行里,他算是年龄最小的“元老”。贾建国为人直爽,而连丽如为人痛快,聊得投缘,成就了两个人的“师生恋”。他们还记得第一次拉手是在电影院里。关于当初究竟是谁先主动牵了谁的手,他们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为此辩论了好几十年无结果。而有一件事却是没有异议,就是两个人当年谈恋爱时喜欢一起去小饭馆吃炒疙瘩,连丽如调侃说:“多浪漫的‘炒疙瘩’爱情啊,难怪我们一辈子老吵呢。”

1962年,连丽如和贾建国结婚。“文革”后,他们下放到工厂,连丽如在汽水瓶库,贾建国在冷库,一呆就是13年。等到艺术春天来临的时候,两人已经年近四十了。每天晚上,等孩子老人睡着,两口子就带上门,去厨房排练评书。

艺术道路上的夫妻,两强相遇,为了照顾家庭,总得有一位做出牺牲。贾建国做出了痛苦的抉择——连丽如是一代大师连阔如的闺女,她必须女承父业;他也知道,她一定能为父亲争这口气。贾建国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主动操持起家务。多年来,他在家里忙成了“家庭主夫”。不过直到如今,这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就爱人艺术梦想的好丈夫举手投足还是一副评书大家的范儿,用一串惯口儿调侃自己:“铺床叠被、水费电费;买菜做饭、杀鸡炖鱼;刷碗洗衣、处理垃圾;沏茶倒水、按摩捶腿,都是我的活儿。”

连丽如的徒弟们都知道,家里家外,师傅几乎所有事情都听师丈贾建国的。她说,当家主事的人是爱人贾老师:“我的收入都交给他,每月发给我四千块钱零花钱,中间如果需要买衣服花几百,他再另外发给我。”不论是辅导学生还是家务外务,都要经贾老师审批,徒弟们都说:“师丈更严格更难哄。”有了幸福的婚姻、安稳的家,让连丽如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艺术上,她从心里由衷地感谢爱人。

42岁的时候,连丽如曾身体报警,因为几十年吸烟,让她人到中年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病症,面色黄黑、精神不佳、哮喘。一次在书馆,观众看到连先生被哮喘折磨的痛苦样子,都说:“连先生,先等一会儿再说。”观众说的等一会儿,就是让她吃点药,先喘一会儿,等不喘了再说书。连丽如心里非常难过,为观众的热爱,也为自己的状态,作为一个评书员,难道就这样被“烟害”?贾建国说:“别戒烟了,你戒不了,一天三盒烟,肯定戒烟无效了,大不了以后就不说书了。”徒弟们都说,师丈是高人,不是一般的高!这就是贾老师的过人之处,他太了解爱人了,哄她没用,关键时刻得使用激将法,这么一说,连丽如真咬牙戒掉了烟,她说:“没别的,全靠毅力!”戒烟后,一切身体不适全部消失,没多久就红光满面。

除了在书馆一起演出,徒弟们经常在师傅家里吃饭聚会,连丽如的女儿贾琳、女婿郑昕也和母亲的徒弟们感情特别好,有时工作忙,连先生刚想凑合一下,买点馅儿饼当饭将就将就,贾琳对师兄弟们说:“我妈说要吃馅儿饼,我数一二三,咱一起哭啊……”

如今,连丽如的好多年轻徒弟,诸如王王月波、李菁等,都渐渐被观众熟悉和喜爱,有了众多粉丝。连先生的书馆也越来越红火。您在忙碌之余,找个周末,走进书馆,听书品茶,探寻京城文化,花三五十块钱就可以消遣一个下午。连先生说:“我和徒弟们等着和您共享评书的乐趣。”

贾建国、连丽如夫妇的恩爱秘诀:

贾建国总结他和连丽如的关系——“她要是那花儿,我就是那叶儿;她要是那表针儿,我就是那表字儿;她要是那雪糕,我就是那棍儿;她要是那轮胎,我就是那气儿;她要是那项链,我就是那坠儿;她要是那咖啡,我就是那味儿。”味道好极了!

推荐访问:评书 我为 而生 艺术家 连丽如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