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英语自学 >

西部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作者:jkyxc 浏览数:

zoޛ)j首计划的拨款与管理模式,凸显教师培训的质量取向;建立校本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0-0124-02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重要突破口。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教师的认知能力、教师的职业行为习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等。怎样通过方式各异、目标不同的教师培训活动实现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充足的经费支持保障教师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重中之重。

一、保障用于教师培训的公用经费满足城乡教师个体的现实需求

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西部地区教师培训的力度,对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大的地区投入力度更大,尤其是在对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培训的投入较大,但目前制约教师培训工作开展的一大原因是用于教师培训的公用经费无法满足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求。

(一)教师培训公用经费支出的现实状况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第3条指出:“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1]由于我国地区财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而县级以上的政府是按照本地区经济水平制定的生均经费,无法解决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经费短缺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状况看,大部分西部地区没有实现全员参与培训的目标。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2年,西部四个省份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师培训经费支出整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生均培训经费支出表现为持续的稳定增长。增长力度较大的为青海省,以青海省的农村初中为例,2008年的生均教师培训经费支出是37.34元,在五年间增长到134.83元,增长了将近一百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费支出在稳定增长中呈现逐步向初中学校倾斜的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都高于小学,以2012年的农村中小学为例,小学的生均培训经费支出为56.63元,而初中为165.89元(详见表1)。通过上述分析,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经费总体上表现为增长态势,且农村略高于城市,但是生均教师培训经费表现为小学阶段低于初中阶段。

数据来源:宁夏教育厅财务处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经费统计手册》2008——2012年度。

(二)保障教师培训公用经费支出满足城乡教师个体需求的机制设计

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保证基层教师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教师培训经费的制定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和自身的发展,教师不能置身事外,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意愿,保障教师享有公平的利益表达权。而且,在多层级行政体系的前提下,信息的不对称也增大了政府间的委托代理风险[2]。因此,保证诸如教师培训经费这类的义务教育供给的公开、公平,使利益相关者直接参与其中,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公众意愿,保障利益相关者适时享有的合法利益。

其次,依法保证对城乡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适当提高学校的公用经费比例或安排专项的教师培训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位教师,特别是偏远、贫困的西部民族地区的教师每五年参加一次免费培训,给予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食宿、交通、资料费用等方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逐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带薪休假进修制度。

再者,建立长效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经费监管机制。根据我国的现实状况,应强化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工作的监管,建立问责机制,把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使用情况和培训效果反馈等作为培训监管的重要工作执行。切实做到培训经费的专款专用,进行科学的经费预算、决算以及成本核算,避免经费流向不明或浪费现象的产生。

二、教师培训应改革经费的拨款和管理模式,凸显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取向

目前,国家和地方层次的教师培训模式层出不穷,但却存在教师培训目的外在化、教师培训内容空泛化、教师培训形式过场化、教师培训模式呆板化的问题。提高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将有助于发现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高整体师资水平。而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是本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教师培训活动开展的现实状况

目前,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城乡教师培训机会不均等、优质培训资源稀缺、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活动不衔接、培训效果不显著等问题,而关注培训效果已然成为现在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财政保障的视角出发,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取向关键在于教师培训经费如何分配和管理。以“国培计划”为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建立了相应的财政资金保障办法,国培计划的目标旨在在教学工作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但现阶段的国培计划存在一些问题,绩效取向不显著是一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资金投入虽然充足,但资金的使用并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及时反思当下的教师培训工作是否达到国培计划的初衷。

(二)保障教师培训活动质量取向的机制设计

一是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师培训评价反馈体系。现阶段,教师培训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培训目标轻方法;评价体系的建立需涉及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三个阶段,而目前的教师培训评价体制并不完整,只是存在单一的培训方式评价和培训内容评价。如果将涉及教师培训的方方面面都统一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使得各因素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效果,则会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师培训工作初衷。此外根据“培训迁移”理论,若能充分了解教师个体的需求,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需要与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如此,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证。

二是要保证城乡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的及时落实,尤其对于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培训经费按时按需发放,是教师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开阔教师视野,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教师自主学习的观念,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但上述这些培训理念,需要充足的培训经费做支撑。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多渠道筹集的方式,教师培训经费在地方教育事业费用中应列为专项开支,并且有一定数额的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工作。

三是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项的资金管理办法,形成教师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管教师培训经费落实与分配的作用,建立相关的培训经费使用和保障机制,尤其要保证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经费的及时到位。教育行政部门及审计部门要及时确定经费的划拨和使用状况,并对其进行按时的监督和审查。高校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时,应不断地反思和审视培训工作的效果,做好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估,效果评估不仅可以为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数量和质量指标上的根据,还可以通过效果评估反映现阶段教师的学习成效,从而激发教师学习的动力。

三、建立校本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实现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城乡一体化

校本培训模式实现了教师培训由校外向校内的转变。不仅如此,这种面向学校的培训模式可以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减少资源浪费,针对农村地区贫困落后,资金短缺的状况,对教师实施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的有效途径。

(一)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

以宁夏地区的银川市和隆德县为例,2012年城乡初中阶段教师的职称与学历情况表现为:银川市教师高级职称、中学一级、中学二级在数量上与隆德县相比占据绝对优势,不仅如此,银川市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的人数也远远大于隆德县,其中差距最为显著的是本科学历的教师,银川市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3 750人,而隆德县为475人(详见表2)。由此可见,城乡间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失衡现象是比较严重的,通过校本培训这种模式,对于帮助学历水平有限的农村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与初中相比,小学阶段城乡教师的职称情况表现为高级职称、小学一级、小学二级的教师数银川市均高于隆德县,差距最为显著的是小学高级职称,银川市为3 879人,隆德县为689人,相差3 190人,且总数上小学阶段高于初中阶段。学历结构方面,银川市与隆德县教师的差距也较为显著,最突出的是银川市本科学历教师人数为3 290人,隆德县专科学历教师人数为192人,相差3 098人。可见,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能力,职称水平以及学历程度,校本培训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路径。

(二)校本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设计

一是各级政府应明确各自的权责划分,继续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现阶段,培训经费不足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难点。可以设立校本培训的专项经费,用于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教育科研课题资助、培训资料购置等。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培训学校以及教师个人所承担的培训项目的费用以及比例,尽量减少教师个人部分对于培训经费的分担。建立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到中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安排学术休假,激励教师进行科研、教改实验等教学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可以多方筹措经费,校本培训相比其他教师培训,是较为经济的培训方式,但充足的经费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采取激励措施,对参加校本培训的教师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校本培训不仅需要外在经济条件的支持,从内在角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十分重要,这种内在角度主要是指提高参加校本培训教师的薪金待遇、各项福利以及培训经费的资助等。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欧美国家对于教师主动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程度十分看重,例如,1987年英国实施的“教师进修补助金制度”,1990年法国实行的“教师带薪进修假制度”,将教师参与培训情况与职称评定、调资晋职、评优评先等紧密联系。诸如此类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主动性,通过财政保障的激励措施,充分落实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三是开展教师培训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培训经费,明确每一项校本培训经费的使用和划拨。相关部门应按期委派监督人员对中小学校校本培训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按时检查、监督,对于资金浪费、使用不当等情况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及时采取相关行动。同时,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督查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的保证经费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利用制度化手段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老师所需的培训经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Z].2006.

[2]郭虎.城市化进程下宁夏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297.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城乡 经费 教师培训 保障机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