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深海狂涛

作者:jkyxc 浏览数:

潜艇加导弹的诱惑

潜艇发射导弹并不是全新的概念,二战末期美国在德国高级司令部缴获的资料中就发现德国发明的一种新式武器系统,这个武器系统包括一门臼炮和一个浮动平台,浮动平台半潜在水里,只留炮管在水面,主要在海上对陆地目标进行轰炸。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武器系统,而且还进行了一些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只是没有装备部队。后来德国还为V-2导弹设计了半潜式驳船,美国海军参照德国设计进行过研究。

二战后军事对抗导致的军事技术革命进一步催生了潜射导弹概念。战后的潜艇排水量越来越大,而弹道导弹体积却越来越小。技术上的可行性促使早就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潜艇加导弹的战术理论变为现实。美国的潜艇发射导弹研究比苏联早得多,许多美国潜艇研究人士早在1945年就指出,潜艇能在靠近敌人领土的海中生存下来,很小的核弹可由潜艇投射到岸上目标。但相对于弹道导弹,美国人对巡航导弹的热情更高些。1950-1954年间,美国海军和空军对弹道导弹没有表示多大的兴趣。主要原因是液体燃料不安全,发射前加注费时耗力。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没有达到军方满意的程度。然而转变发生在1954年,这一年,氢弹的体积和重量已经缩小到比过去的原子弹还要小,氢弹的爆炸威力可以弥补制导的误差。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的核武器研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弹道导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美国此时的洲际导弹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推进剂、制导和再入段。根据1948年的Key West Agreement协议规定,美国各军种被赋予了独立的核打击任务,洲际弹道导弹划归美国空军,而射程为2778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则属于美国陆军,美国海军却没有被赋予弹道核导弹的打击任务。实际上海军在二战结束时也进行过弹道导弹研制,但后来把热情转向了战略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制导相比,巡航导弹的制导很困难。因此进入50年代,弹道导弹越来越表现出巡航导弹无法比拟的优点。

1955年夏天,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委派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表报告建议,射程为2778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不仅让陆军部署,也应该让海军装备。总统同意了报告建议。当时已经存在的4种导弹项目是:美国空军的“宇宙神”(Atlas)和其后的“大力神”(Titan)洲际导弹、“雷神”(Thor)中程导弹;美国陆军的“丘比特”(Jupiter)中程弹道导弹。海军想参加空军的项目,但遭到空军的拒绝。空军此时在国家战略核力量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不愿给别人分一杯羹。海军不得已把目标转向陆军。陆军正希望和海军一道夺取战略核力量的主导权,因此很爽快地答应海军参加“丘比特”导弹项目。从技术上讲,陆军导弹改进成海军船或艇用导弹最为可行。

1955年9月9日,美国国防部长同意成立一个陆军-海军联合弹道导弹委员会,委员会指导SM-78/PGM-19 “丘比特”导弹的研制和改进,陆军负责导弹研制,而海军负责研制舰(当时有在水面舰只和潜艇上使用计划)用发射系统。1955年11月17日,海军部长下令成立了一个特别项目办公室(SPO),办公室负责人为海军航空局的威廉姆·F·雷伯恩海军少将。

海军的这种舰用导弹是在“丘比特”导弹上改进的液体推进剂导弹。陆军为了研制“丘比特”导弹,在亚拉巴马州的享特斯威尔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人为陆军少将布鲁斯·梅德拉斯,首席技术顾问为冯·布劳恩博士(二战中领导德国研制V-2导弹者)。海军参加这个项目后,雷伯恩和他的特别项目办公室就跟这个专门小组共同工作。

两个部门工作了大半年后,陆军告诉海军,为了确保导弹能在海军舰船上使用,必须在陆军“丘比特”导弹基础上降低一些性能。海军水面舰只使用型号大约在1960年1月才能服役,而潜艇使用的型号可能要到1965年才能进入实用状态。但是海军认为这个时间太长,此时有意采用固体推进剂导弹装备水面舰只和潜艇。固体推进剂导弹易于保存,不像液体导弹那样需要发射前加注燃料,后勤保障和实用操作也简便很多。50年代早期,固体燃料火箭技术发展很快,不仅小型的空对空导弹可以使用,大型远程导弹在理论上也可以使用。海军有点动心了。

1956年2月,洛克希德公司提出在潜艇上使用固体推进剂导弹的研究计划,战略系统项目办公室(SSPO)指派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技术公司(LMSC)对固体推进发动机的使用进行研究。1956年3月,美国国防部同意海军研制固体导弹的请求。此时,洛克希德公司和航空动力公司开始参与这个项目。1956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提出一个采用固体推进剂的“丘比特”-S导弹型号。这个方案导弹非常大,可将1362公斤的弹头投掷到2778公里处(海军对导弹的技术要求),导弹采用非常重的导航系统。LMSC的概念导弹第一级捆绑着6个直径分别为1.01米的助推器,第一级主发动机与助推器直径一样,发动机也相似(略有不同),整个导弹直径为3.04米,重量估计接近72.64吨。尽管这种导弹比陆基液体推进“丘比特”导弹要短,但固体导弹在直径和重量上都超过了液体导弹。很显然,导弹的体积和重量不缩小便无法在军舰上使用。

早期的导弹设计研究都基于排水量为8500吨的潜艇上使用,而且只能携带4枚。当时导弹潜艇的设计基于现役潜艇,“丘比特”导弹被部署在潜艇的指挥塔内,可安装4枚导弹,发射时潜艇半潜在水中,导弹被升降机提升到指挥塔顶部发射,无论是布局还是发射方法均与苏联相同。由于“丘比特”导弹被放弃,这些潜艇方案也只停留在图纸上。

1956年夏天,在国家科学院的夏季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原子能委员会的爱德华·泰勒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为1965年设计的武器却采用1958年的技术?”他预言,大大减少弹头重量以达到一个合适的当量是可行的,而当时的数据就支持这些预言。实际上泰勒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材料、设备重量和体积、推进剂性能、战斗部重量等方面,因为实际需要,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使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从核弹头来说,仅仅十年时间,相同当量的核弹头重量降低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只要需要,就能变小。

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仪器实验室正在为导弹研制体积小、重量轻的惯性制导系统。

拉姆比优和汉德森在海军研究办公室的资助下在大西洋研究所从事固体推进剂研究,他们设想在推进剂中加入更大比例的铝粉,推进剂的比冲(specific impulse)将大大增加。他们加大铝粉比例后,发动机的推力显著增加,一个大型固体发动机可以将导弹投掷到2222-2778公里处。

未来可能采用的弹头重量和体积比“丘比特”导弹的弹头要小得多,符合爱德华·泰勒的估计数据。采用新型全惯性制导系统后,两级固体导弹的重量可以降到13620公斤级。

1956年9月,海军作战部长阿利·伯克海军上将要求原子能委员会验证一下泰勒对未来弹头的估计。同时,特别项目办公室被要求和主承包商洛克希德公司、航空动力公司一道提供导弹尺寸和重量的评估报告。9月27日,原子能委员会认可了设计方案。1956年9月,洛克希德-康威尔公司设计的导弹正式被官方称为“北极星”舰载导弹。

“北极星”导弹项目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洛克希德随后提交了一个改进设计的“北极星”研究方案,即潜射“北极星”导弹。海军部长把“北极星”导弹项目提交给国防部长并要求取消导弹具备在商船上发射能力(此时开始做了上船的研究,并且改装了几艘船)。

1956年12月8日,国防部长授权海军继续“北极星”项目,并正式结束“丘比特”液体导弹项目,解散弹道导弹委员会。这是官方“北极星”项目的正式开始。海军原想在陆军导弹上改进船用导弹,现在演变成海军独立研制一种全新的导弹系统。

新武器的功能子系统包括导弹、火控和制导系统、船上系统、导航系统、实用和测试系统等。

威慑全球的UGM-27

“北极星”

“北极星”(Polaris)项目研制的主承包商是洛克希德公司导弹与空间技术分公司(负责导弹研制)和通用公司航空动力分公司(负责发动机及推进剂研制),1957年3月导弹研制正式开始。从一开始“北极星”导弹就打算部署在潜艇上,这样可以增加打击的隐蔽性;另一方面潜艇比水面舰只的稳定性要好,对于惯性制导的导弹来说,打击精度会更高。“北极星”导弹刚开始并没有正式的编号,只有名称加型号,A1即为第一个生产型号。

UGM-27 A“北极星”A1“北极星”导弹比“丘比特”-S固体导弹更小更轻,因此,潜艇可以携带的数量更多,而且不需要布置在指挥塔内。因为在潜艇内点火很危险,所以导弹采用冷发射方式,即发射筒内的高压气体将导弹弹射出潜艇,导弹在水面以上点火。1958年9月进行了第一次“北极星”AX导弹发射试验,但没有成功,随后进行5次发射试验均失败,直到1959年4月发射试验才成功。1959年9月,第一个“北极星”A1X战术原型导弹(指安装了除核战斗部外所有设备的实用型号)正式进行发射试验,取得成功,随后在1960年里又进行了A1X的系列试验。与此同时,海军已开始建造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华盛顿”号,该潜艇在“天蝎座”级(SSN-589)核潜艇基础上增加了可容纳16枚导弹发射筒的舱段。1960年7月20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附近海域进行了历史意义的导弹试射:“北极星”导弹在“华盛顿”号核潜艇(SSBN-598)上发射成功,3个小时后又发射了第二枚导弹,两枚导弹均在水下发射。1960年11月15日,“华盛顿”号核潜艇和它上面的16枚导弹开始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当时,人们称呼“北极星”为舰队弹道导弹(FBM)。1962年5月6日,“拉桑·艾伦”级潜艇在美国太平洋核武器试验场进行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试验。这是美国进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完全实战状态的战略核武器试验。

“北极星”A1导弹由第一级、级间段、第二级、仪器舱和弹头组成。导弹主体为圆柱形,顶部有两个上下叠放的锥体,类似酒瓶形状。

导弹第一、二级各用1台由通用航空动力公司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动机均有4个喷管。发动机靠液压泵系统带动喷流致偏环来控制推力方向,第一级致偏环使用钢制罩,第二级致偏环使用钛合金罩。两级推进剂都采用聚氯甲酸乙酯,氧化剂为铝粉加过氯酸铵,第一级重量为8353公斤,发动机重量为7940公斤(其中推进剂重量为6900公斤);第二级重量为4267公斤,发动机重量为3940公斤(其中推进剂重量为3314公斤)。由于第二级推进剂密度比第一级的要高,因此比冲也高些。第二级发动机前封头上开有相互间隔60°的6个止推口,口盖用易碎裂材料制成。导弹达到预定速度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打开口盖,以产生反向推力,仅需50毫秒即可使推力终止,使飞行误差保持在±7米/秒以内。

导弹上使用的MK-1全惯性制导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仪表实验室研制、通用电气公司和休斯公司生产。该制导系统重约90公斤,包括一个惯性平台和一台数字式制导计算机。制导系统提供导弹的俯仰、偏航与滚动状态基准信息、操纵指令、引爆系统开始起动所需要的飞行安全信号。当导弹达到预定速度时,还提供释放弹头的信号。使用此制导系统,导弹射程为2200公里时的命中精度达到900米。

导弹采用单弹头,编号为W47,当量为60万吨TNT。弹头外形为锥柱裙形,端头为钝锥体,圆柱体内为核装置与引爆系统,下端为裙部,使弹头在再入段飞行时保持飞行稳定。

“北极星”A1导弹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导航、发射控制、测量和导弹分系统。发射装置的主要部件是发射筒,长8.7米,由内筒和外筒套装而成,中间充有硅油。发射筒盖的上方有一个密封隔膜,以防止海水进入并使发射保持一定的压力。每个发射筒配有一个燃气发生器,产生的高压气体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并送出海面。潜艇的导航系统不间断地测量潜艇的坐标位置、速度和姿态,以便提供发射点的准确信息。系统内的数字式地球弹道目标计算机处理各种数据,确定潜艇内每枚导弹在任一时刻的正确弹道。

导弹平时存放在发射筒的内筒里,当潜艇指挥官接到发射指令后,发射控制系统给导弹输入导弹及目标信息,发射控制分系统实施导弹发射。高压气体将导弹推出水面后点火。发射后,需要往发射筒内注水以保持平衡。导弹可在潜艇慢速行驶时发射。

“北极星”A1原计划1963年服役,但1957年8月苏联洲际导弹SS-6开始发射后,美国变得神经质起来,很多人担心到1959年战略司令部的远程轰炸机会在地面上被苏联洲际导弹全部消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一个小组委员会,研究美国在苏联第一轮打击下幸存下来的核报复措施。小组委员会认为“北极星”是唯一不易受损的美国战略系统。1957年11月26日,特别项目办公室要求1963年服役的“北极星”导弹提前到1960年10月以前。为了赶进度,射程为1000海里(1852公里)的A1X导弹可以先行服役,海军要求的1500海里(2778公里)的A2型在1963年服役。可见,“北极星”A1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方案,解燃眉之急。

共有80枚“北极星”A1导弹部署在5艘“华盛顿”级(SSBN-598)核潜艇上。该潜艇长116米,宽10米,动力装置采用水冷核反应堆的蒸汽涡轮,水面排水量为6000吨,水下排水量为6700吨,潜艇中部配置16个导弹发射筒。这5艘“华盛顿”级核潜艇以关岛为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核威慑力量。作战潜艇通常在海洋中一次巡航60天,航程达80000公里,然后返回基地维修与保养30天,再出海作下一次巡航。在5-6年内要对潜艇作一次大修并更换燃料。

“北极星”A1的900米命中精度并不高,加上核弹头当量只有60万吨TNT,所以并不适合打击加固的战略目标。但潜艇的隐蔽性好,使得“北极星”A1成为可靠有效的战略核报复力量,这和美国当时的“确保相互摧毁”的军事战略相吻合。

1964年6月2日,“华盛顿”号核潜艇返回南卡来罗纳州的查尔斯顿基地,卸下全部导弹,潜艇计划送到康涅狄格州通用动力公司的电子船务分公司的格罗顿船厂进行大修。1960年开始装备的“北极星”舰队弹道导弹正式结束使命。1965年10月14日,美国“林肯”号(SSBN-602)核潜艇返回美国大修,结束了它的部署任务。“林肯”号核潜艇是最后一艘携带“北极星”A1潜射导弹潜艇,它返回船厂大修标志着“北极星”A1导弹正式退役。

UGM-27 B“北极星”A2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北极星”导弹从研制到达到实用化部署,只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因此,导弹组成和配置并没有达到最优化,改进的余地很大。1958年11月28日,特别项目办公室指示第二代导弹“北极星”A2将于1961年10月部署在美国第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上。

为了达到海军要求的2778公里的射程,必须采取更轻的导弹元器件和性能更好的推进剂。海军要求采用最实用而且最不冒险的方法,防止项目的延误。改进主要集中在第二级,减少联结处的结构重量,提高第二级推进剂的比冲。研究表明,减相同的重量,在第二级减重增加的射程是在第一级减重增加射程的8倍。

第二级发动机为全新研制,性能有显著提高。它采用了玻璃纤维加环氧树酯缠绕的壳体结构,比A1的钢制壳体结构减重约110公斤。

赫拉克勒斯火药公司所属的阿利甘尼弹道实验室负责新型推进剂的研制,这种推进剂为复合双基推进剂,其组成为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氧化剂为过氯酸铵和铝粉。由于推进剂的改进,使得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比A1的第二级提高620℃,达到3320℃,推力因此增大。

A2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TVC)技术,即可旋转发动机喷管技术。这个概念较为独特,4个摆动喷管的轴线安装成一个角度,在零位置可以提供轴向推力,而旋转一个角度,发动机喷流会相对于轴线偏转,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轴向推力损失。两个位置相对的喷管产生的方向相反的喷流可以产生滚动力矩,使导弹绕轴线旋转,如果同向摆动可产生控制导弹俯仰和偏航运动的操纵力。与A1的喷流致偏环相比,摆动喷管可以减轻结构重量,减少轴向推力损失,缩短长度,还可避开致偏环在飞行中的破裂问题。

除了第二级的改进,“北极星”A1导弹第一级被延长了76.2厘米,发动机也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推进剂并没有更换。采取上术措施后导弹射程增加了约556公里。

A2所出现的研制问题比A1要少,因为A2在很多方面只是A1性能的延伸,并不是新技术,在测试阶段遇到的问题自然要少,比如A2仍采用A1的MK-1全惯性制导系统,但电子组件有较大改进,精度也有所提高。两种导弹最大的区别是A2第二级采用全新的发动机,因此在试验中这方面出的问题最多。

由于前苏联正在研制反导系统,美国考虑为潜射导弹安装突防设备。第一种突防设备是1961-1962年为“北极星”A2研制的PX-1,随后1963-1965年为“北极星”A3研制了PX-2突防设备。PX-1项目后来进入了批生产,有一艘潜艇的“北极星”A2导弹安装了PX-1突防设备,但当得知前苏联反导系统研制还没成功,PX-1又从导弹上卸下。安装PX-1后,“北极星”A2的射程有所降低。虽然PX-1没有安装在导弹上,但导弹都保留安装的能力。

1960年11月11日,A2X导弹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随后进行的试验相当成功,试验阶段共进行了28枚导弹发射,19枚发射成功,6枚部分成功,只有3枚是失败的。这些A2X中有8枚重新改装用来试验导弹上MK-2型制导系统和再入段材料(这项工作主要为A3X试验的),这些试验是在1961年晚些时候至1962年间进行的,试验时这些导弹的编号为A2G、A2M和A2MG。

当A2X导弹发射后,在上升段无线电通迅信号会减弱,问题出在推进剂上,这种推进剂里添加了比例很高的铝粉,喷射流里含有电离物质。当电离云出现在导弹和地面无线电设备之间时,地面无线电信号无法传输给导弹,因此,导弹遥控、自毁和跟踪受到影响。

“北极星”A2第一次水下发射于1961年10月23日在佛罗里达州附近海域进行,导弹在一艘“拉桑·艾伦”(SSBN-608)级潜艇上发射成功。“拉桑·艾伦”级是美国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它长125米,宽10.1米,水上排水量6946吨,水下排水量7884吨,潜艇中部有16个导弹发射筒。

208枚“北极星”A2从1962年6月开始相继部署在5艘“拉桑·艾伦”级和8艘“拉斐特”级(SSBN-616)核潜艇上。“拉斐特”级核潜艇长129.5米,宽10米,水上排水量7320吨,水下排水量8250吨,潜艇中部有16个导弹发射筒。

1968年1月9日,装备“北极星”A2导弹的“詹姆斯·门罗”号(SSBN-622)核潜艇进行大修,准备重新安装“北极星”A3导弹。1974年11月1日,最后一艘装备“北极星”A2的“约翰·马歇尔”号(SSBN-611)核潜艇开始大修并装备“北极星”A3导弹,这预示着“北极星”A2导弹在美国海军中全部退役。

UGM-27 C“北极星”A3A3是重大改进型,可以说是独立研制的导弹。

1960年美国决定研制“北极星”A3导弹,以提高海基战略导弹武器系统的攻击能力、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仍用A2的发射筒,在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使导弹射程增加,性能提高,这就要求采用新型材料减小结构重量,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布局做适当修改、使用最新技术等。为了达到这些目标,A3设计包括再入段概念;提高制导系统、火控系统和导航系统性能;增加突防设备;导弹轨道成形技术等。

导弹两级大量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导弹的重量因此大大减轻。第一级长4.6米,重11168公斤,壳体采用玻璃纤维缠绕的玻璃钢结构。推进剂仍为聚氨酯,但添加了硝基增塑剂,其比冲和密度更大,添加增塑剂可使燃烧室温度提高约540℃。推进剂重9897公斤。第一级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使用的是A2上使用的摆动喷管系统。第二级长2.25米,重4903公斤,同样为玻璃纤维壳体,采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推进剂重4086公斤。再入段系统包括三个再入段弹头,弹头倾斜安放在弹头内部的外侧,通过小型火箭发动机释放。

改进最大的是第二级推力矢量控制系统,采用新型液体二次喷射系统。这种先进的推力矢量技术跟A2的摇摆喷管推力矢量技术不一样,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环形贮箱内添加高密度的氟里昂114液体,贮箱套装在第二级发动机喷管的外围,它有4个喷管,每个重约2公斤,4个喷管共有8个锥形小喷嘴,每个喷嘴有3个喷孔,喷射角为25°。该系统跟摆动喷管相比,其结构重量轻,响应快、受火焰温度的影响小。1961年,两枚“北极星”A1导弹A1X-50和A1X-51被重新配置,主要用来测试先进的液体二次喷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1961年9月29日,新型液体推力矢量系统在第二级飞行试验中获得成功。2个月后,该系统被选定作为A3第二级。

A3导弹使用MK-2型惯性制导系统,其体积和重量只有MK-1的40%左右,重量只有40公斤。由于采用新型惯性制导系统,A3的命中精度也有较大提高,达到600米。为了验证新的惯性制导系统和简化计算机设备性能,从1961年11月开始进行了为期1年的试验,7枚经过改进的A2导弹进行了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振奋。

A3的战斗部整流罩(即导弹头部)也是全新设计,它的头锥一改A1和A2细瓶颈形状,为饱满的锥形,战斗部为3个再入段弹头,核弹头编号为W58,当量20万吨TNT,初期曾研究过装一个100万吨TNT当量的弹头,后被放弃。3个子弹头固定在安装平台上,释放时靠机械方法将其同时弹射出去,使之落入目标三角区。弹头的分离释放机构可以保证在子弹头之间有较大的间距,使得1枚反导导弹不能同时摧毁3个子弹头。与单弹头相比,集束式多弹头具有较高的突防能力,在攻击相同的面目标时,毁伤能力也较大。“北极星”A3是第一种携带多弹头的潜射导弹。

由于A3采用了很多新技术,因此,必须在A1或A2改进型上做分系统和新技术试验。1961年底至1962年进行的一系列A2X的试验是为了验证在A3上使用的制导系统和再入段技术,甚至做这些试验时A2还没有服役。

采用这些新技术后导弹射程达到4600公里,命中精度达到600米。

A3第一次发射试验是在1962年8月7日,试验取得了部分成功。考虑到A3几乎全新设计,面临的技术问题较多,因此,直到研制阶段的发射试验进行了7次才完全成功。

1963年7月,A3X第一次在“观察岛”号(EAG-154)船上的发射筒中试射成功。1963年10月26日,第1枚A3导弹从“安德鲁·杰克逊”号(SSBN-619)潜艇上在水下发射成功。A3X飞行测试项目从1962年8月7日开始,1964年7月2日结束,期间总共进行了38次发射试验,20次成功,16次部分成功,2次完全失败。在20次的成功中,只有15次再入段弹头成功地运作并弹射。

“北极星”A3导弹武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导弹发射指挥控制和“北极星”A1/A2系统的相同,其作战使用方法与过程也与A1/A2的相同。

“北极星”A3导弹于1964年9月28日开始在“丹尼尔·维伯斯特”号(SSBN-626)核潜艇上服役,该核潜艇可携带16枚A3导弹。随后,导弹相继部署在“华盛顿”级(SSBN-598)、“拉斐特”级(SSBN-616)和“拉桑·艾伦”级(SSBN-608)核潜艇上,这三级潜艇原携带“北极星”A1/A2型导弹,返厂大修时做了必要的改装以便容纳A3导弹。另一个里程碑事件是,“丹尼尔·维伯斯特”号核潜艇离开关岛基地的阿帕拉港(Apra Harbor)执行太平洋战略巡逻任务,在更为广阔的水域活动,加上“北极星”A3导弹的4630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抵消苏联正在扩张的反潜实力。另一方面,“北极星”研制也是为了打击精度更高,能突破苏联的反导系统。美国潜射导弹成为真正的全球威慑力量。

1963年6月所有的“北极星”导弹被赋予UGM-27的编号。A1即UGM-27A,A2即UGM-27B,A3即UGM-27C。截止1974年,A3代替了所有的A1和A2导弹,只有A3在役。那时,一些A3导弹已经被UGM-73A“海神”C3所取代。最后一枚A3于1981年退役。在1959-1968年间,洛克希德公司共生产了大约1150枚“北极星”各型导弹,其中大部分(约640枚)为A3型。

(未完待续)

(编辑/一然)

推荐访问:狂涛 深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