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探析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缺陷及其重构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 要:艺术文化产业直接关乎我国的文化实力,为了使我国具备完善的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应加强对其框架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重构我国的艺术管理框架。

人们思考某件事物时通常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这就形成了思考框架,由此可以看出框架是起到引导作用的。对于艺术管理理论来说,其框架对其具有同样的地位,所以必需加强其框架的建设,通过探索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并针对相关缺陷提出重建措施。这要求相关人士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我国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完善性。

一、框架的定义

对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开展分析之前,弄清框架的定义非常有必要。框架原是一个传播学概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才逐渐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其主要定义为:人们对于一些事物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框架在一方面可以框限一些事实,让其隐藏起来;在另一方面可以框构一些内容,让其更加的突出。并且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在建构过程当中牵涉到艺术管理的信息选择与重组及强调。

在艺术管理的学科层面上讲,必须要有其自身特有的理论框架,而理论框架对一个学科来讲,就像是一个人的思想信念,无框架的学科也就无根基可言。值得思考的是,艺术管理的框架构建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艺术管理所具有的理解,并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些事实方面当中,从而让其忽略了其他的方面。由此可知,框架构建的合理与否,会极大的影响到艺术管理在今后的发展道路,好的框架会让道路笔直与平坦,能够促进艺术管理发展与研究,而不合理的框架如果被业界认同,那么就会造成许多后来的研究方向都不恰当。因此,对于现有的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有一定的质疑,并探讨出更合理的艺术管理框架构建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艺术管理的主要管理和框架类型

(一)主要的艺术管理类型

艺术管理具有众多的管理类型,当艺术管理和其它学科交融或者是交叉后,通常会产生新型的管理形式。比如,当行政管理与艺术管理在某种方式下互融后,就产生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管理在与产业管理交叉并互融后,就形成了艺术产业管理等。总体而言,艺术管理类型主要有艺术产业管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等。

艺术产业管理是指通过采取市场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方式,使其生产、服务艺术,由此可以看出,此行业是隶属于第三产业的。所以对于此类行业的管理,应该使其满足第三产业的管理要求。此外其管理对象不仅指具有群体性与艺术性的经济活动,而且也包含了具有个体性与艺术性的经济活动。

被文化行政管理引申,从而出现了艺术行政管理的定义。如果从文化行政管理的相关定义来看,艺术行政管理的执行主体具有政治性特点,其相关的政府执行部门对其管辖范围里的所有相关的艺术活动实施管理。

艺术中介是指为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艺术中介机构有效的推动了艺术的商品经济,能够有效的使商品流向消费群体,因此具有重要地位。艺术中介管理的管理对象便是艺术中介,对其中介服务行为实施规范和控制。从经济角度来看,艺术中介具备了艺术经济管理的某些特质,是它的微型化。

(二)构成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主要理论观点

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一般由宏观、微观和中观3种艺术管理理念构成,而且其突破口是艺术经济管理,并将其出发点定位于艺术市场。宏观角度上的艺术经济管理,是指通过政府部门管理艺术的市场和经济活动。微观角度上的艺术经济管理主要对象是艺术中介,所以是属于艺术管理理论中的中介管理。中观角度上的艺术管理,是指管理艺术的销售、产业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的经济和市场活动,所以这种管理是隶属于艺术行业的产业管理。

三、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框架中存在艺术的产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相脱离的现象

目前的艺术管理理论框架依据成乔明的观点,使艺术产业管理中的行政管理脱离开来,让其形成独立的框架分支。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来,这两种管理模式都是隶属于宏观上的艺术管理,对于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的机构与行业协会来说,都属于宏观上的艺术产业管理。具体原因是这两种管理主要区别性是其管理主体对象的不同,而对于作用范围和对象并没有根本上的差异性,都是规范与管理艺术行业的非盈利和盈利,不涉及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规范,因此可以看出,这两种管理理论同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

(二)理论框架的划分标准缺乏明确性

目前建构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时,不仅将其划分标准定为管理主体,而且将艺术的流通过程和生产也作为划分对象,这就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在按这两类划分标准划分时,会使得类别划分之间出现相互重复和交叠的现象。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艺术市场与艺术的相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其划分标准是依据不同的管理主体来划分的,而对于艺术中介管理来说,其划分标准是艺术的流通、消费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因为划分标准的视角不同,使得这两类的交叉性大,即艺术的行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在产业管理的管理范畴内,但是在艺术的理论框架中,依据成乔明的观点,这两类属于不同类别的管理范畴。

(三)艺术的中介管理所属艺术管理类别存在争议性

根据相关艺术的分类,可以将艺术中介分为盈利为目的的中介、传播文化为目的的中介以及兼具前两种目的的中介。艺术中介作为提供商品买卖和流通的机构,应该具有群体性,因此为艺术消费方与生产方提供传播和介绍的机构都属于此类艺术管理的中介机构。可以看出,艺术中介管理绝对不是微观的艺术经济管理活动,因为中介组织管理属于一类行业管理,所以艺术的中介管理应该叫做中介行业管理。其应当与艺术的消费管理和生产管理处于同等地位,都归属在艺术的产业管理中。

此外,从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的概念上比较,也可以知道艺术的中介管理也是不包括在微观艺术管理上的。因为微观的艺术管理指的是艺术相关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比如对于艺术生产企业来说,其微观层面上的管理是指企业组织内部的人、事、活动的管理,注重的是内部管理关系。而宏观管理注重事物个体之间的外部关系管理,比如对于艺术的行业管理、行政管理、产业管理等都是管理的群体组织的外在活动,而中介管理就是属于群体组织管理,从而可以得出艺术的中介管理是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艺术管理。

(四)分析艺术理论框架的过程与获得的结论存在矛盾

根据主流观点,是将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大类作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的,其划分的标准是事物的内外性与管理权限的区别。但是根据相关事实,艺术经济管理在使其范围扩展到艺术的管理范围时,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的结论就是其理论框架在宏观层面上,而且艺术的产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归属于宏观艺术管理。从此分类的具体过程来看,其分类属于多余行为。而且根据主流理念得出的结论来看,艺术的中介管理隶属于艺术的宏观层面上的产业管理,但是具体分析过程中,却将其归入了微观层面上的艺术经济管理,这就使得其分析过程与结论不相符。

四、建构不同视角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

(一)建构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理论框架

一般来讲,一般将艺术视角分为横向与纵向。如果依据横向的艺术视角并根据门类来将艺术管理划分,可以使其分为文学艺术管理、造型艺术管理、综合艺术管理以及表演艺术管理,但此种分类要求使用合适的门类划分方法。依据不同的角度与原则,通常艺术的门类划分方法有4种。第一种,依据艺术依赖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时空艺术、时间艺术以及空间艺术。第二种,如果依据主体对于客体不同的感知方式,可以将其划分为想象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以及听觉艺术。第三种,如果依据艺术偏重主观表现或客观再现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第四种,如果根据不同的艺术语言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表演艺术包括了曲艺、音乐、杂技以及舞蹈等。造型艺术指摄影艺术、绘画、建筑与园艺艺术和雕塑等。语言艺术指文学的小说、诗歌和剧本等各种样式。综合艺术指电视剧和电影等。

在欧美国家,一般较为普遍的将艺术划分为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这两个大类,但是这种划分方法存在问题。比如对于文学语言艺术来说,其并属于这两个大类。而且表演艺术描述艺术形态,而视觉艺术是根据对艺术的接受和欣赏上来描述的,这两大类具有不同的分类角度,因此不可以混搭。

所以,从艺术的管理角度出发,应根据不同的艺术语言,将艺术划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此种划分形式将艺术门类的各种形式都包括了,这样可以使得艺术管理人员能够将各类艺术的艺术创造和接受、审美特征具有的相同符号与规律特征掌握,有利于其管理目的的实现。此外,通过此类艺术划分方式,能够将各类艺术具有的共通性加以利用,从而有效使用艺术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于造型艺术来讲,有些艺术门类在材料资源和硬件设施上可以相互转换使用,比如绘画艺术中的某些材料是雕刻艺术所需要的,这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的使用率,有利于艺术管理活动。而且因为各门类艺术存在接受、欣赏以及创作上的共通性,这就使得艺术管理能够对各个不同门类艺术发挥作用,使一个艺术管理人员具备多种造型艺术管理能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此种理论框架的建构,使艺术的知识领域能够突出,对其起到导向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使用艺术企业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这种艺术划分形式符合艺术学门科学生的知识背景,便于不同艺术门科的学生将研究与学习的方向确定。艺术学校各类学院可以在分析自身的特点与学科优势下,合理的设置艺术课程。比如对于音乐学院来说,可以偏重于设置表演艺术的管理课程,而对于美术学院来讲,可开设造型艺术的管理课程。

(二)依据艺术管理的不同作用范围来建构艺术理论框架

从纵向视角来对艺术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根据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将艺术管理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艺术管理。宏观层面上的艺术管理指的是行政管理,中观层面上的艺术管理指的是行业管理,微观层面上的艺术管理指的是艺术企业的管理。这种艺术企业的管理包括了非盈利和营利的企业内部组织管理。艺术的行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隶属于艺术的产业管理,因为中观层面的艺术概念与宏观层面上的概念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使宏观的艺术管理包括中观层面的艺术管理也是适合的,此种划分方式并不矛盾。

这种划分艺术管理的方式,突出了主体组织的艺术团队、政府部门、艺术企业等。这种划分优点能够将处在不同管理层次的人才理顺,并将各个层次结构中的管理人才需具备的素质标准明确化。比如对于管理艺术产业的人员来说,可将管理人员划分为艺术的行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人员。而对于整个艺术企业架构的管理者划分来说,可以分为高层、中层以及底层艺术管理人员。高层次的艺术管理人员通常指总裁或者董事长等,中层次的艺术管理人员指副总经理或者是地区性的总经理等,底层次指的是部门主管等。依据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环境,明确各类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有利于有重点、有顺序的对各层次艺术管理者进行培养。

(三)融合艺术门类与管理作用大小理论框架,重建复合型理论框架

此两种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因为出发点的不同,使其具有一定差异性,对于艺术管理框架来说,将管理作用大小的艺术理论框架作为第一类框架,其划分标准是管理的不同主体组织,而对于第二类的艺术门类的艺术理论框架来讲,偏重的是不同的艺术门类,这两种框架关注点具有差异性,所以其框架下的分支关注点以及关键词也不同。对于第一类框架来说,其分支更偏重于修正和制定艺术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行规,使其在宏观层面上对艺术发展变化进行掌控,这类框架建构使艺术形成产业化,注重的是艺术产业的经济效益,将其当作经济的重要增加点。但是。此种理论框架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对其服务的具体艺术领域指明。而对于第二类的艺术理论框架来说,其各个分支偏重的是对各个门科艺术的接受、创造以及审美,其最为关注艺术的品质要求,追求的是对艺术的欣赏和享受,所以这种理论框架能够符合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但是这类理论框架也存在不足,因为其没有确定工作的内容。

从这两类理论框架来看,因为各个理论框架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为了能够更完善艺术的管理理论框架,应该对两类框架取长补短,从而形成具有两类优点的复合型的理论框架。复合型理论框架有利于人们对艺术管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不偏重与艺术学或管理学的任一方,从而保证艺术学与管理学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更好的將艺术管理门科所具有的交叉特点体现出来,使艺术学能够合理的运用管理学的相关原理。

总体而言,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是存在问题的,理论框架不仅具有分析与结论不符的问题,而且对于艺术中介管理的归属类别不正确,艺术中介管理属于宏观层面的行业管理,并不属于微观艺术管理。此外艺术管理框架不具备明确的划分目的,使得不同类别出现相互重复和交叠的问题等。艺术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定的框架构建措施,在完善艺术门类框架与作用范围大小框架的基础下,形成复合型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图,确保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1〕王希俊,李精明.当前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缺陷及其重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

〔2〕陈晓湃.当前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缺陷及其重构探索[J].北方音乐,2013,(2).

〔3〕许福芦.艺术管理的伦理价值及其理论陷阱——原理性探究与实践观察的初步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4).

〔4〕王文章.艺术管理概论[J].艺术评论,2009,(7).

推荐访问:探析 重构 缺陷 框架 理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