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在初中物理学科中的渗透

作者:jkyxc 浏览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新的课程标准,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德育教育寓于科学文化教学中,通过知识的学习过程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初中物理主要是研究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其知识的形成隐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教学中深刻地挖掘教材中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之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德育;初中物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047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教师要育人于课堂之中。20世纪以来,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针对他时代的教育问题毫不含糊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论述了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针对应用德育渗透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了总结

一、通过对古今物理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我国古代许多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如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生产、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功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才智。如今,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我国在理论物理方面提出的物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钢铁和电力事业的发展、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神七飞天”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步入航天大国的行列,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教师可以进行今昔对比,引導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利用网络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包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物理学中的很多概念、规律体现辩证的思想,也有很多规律就是在辩证的方法论指导下发现的。如电子、中子、质子的发现以及电场、磁场的建立和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就包含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可知的”哲学思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与分力、引力与斥力、导体和绝缘体等分别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超导、全反射、熔化等物理现象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光的本质的研究历程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静电、摩擦、共振的防止的应用又可以教给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牛顿运动力学与量子力学说明了真理的相对性;麦克斯韦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理论分析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二十多年后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这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有利于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利用网络转变观念,形成智育和德育并重的思想

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解题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因为如此,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了立体的描述,形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质上就是德育的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物理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积极总结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经验,利用物理学所特有的丰富德育资源和特有的德育功能,将德育融入物理教学中,摒弃重科学素质轻道德素养的不良倾向,在提高学生智育因素的同时也使学生德育素养得到同步的发展,真正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利用网络让学生在探究中追求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格操作、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严格按规则操作,尊重事实,如实记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实验和制作,亲自做实验,验证释疑。最后教师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许许多多的物理素材,对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教育都能起到极好的效果。如教学“牛顿运动定律”,介绍伽俐略和亚里士多德时,强调他们一个凭“科学实验”推翻谬误,揭示真理,一个凭“经验事实”妄下论断。以此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情感。如在讲“电磁感应、发电机”时,可以补充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的故事,按理科拉顿比法拉第早做这个实验,但与成功失之交臂,原因之一是没有同伴与他团结互助,否则科学史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这充分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在物理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只要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和目标控制,做到优化教材中的思想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就会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真正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劲松.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6(28).

[2] 于德帅.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第二初级中学 233200)

推荐访问:渗透 学科 物理 初中 德育教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