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浅析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影响

作者:jkyxc 浏览数:

【提 要】20世纪60年代,数字技术开始在影视艺术中使用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欲从创作技术层面与创作艺术层面分析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创作技术层面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三个阶段的影响;创作艺术层面主要表现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艺术语言、艺术思维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技术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 技术层面 艺术层面

一、前言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具有二进制运算方式、抗干扰能力强、传播准确度高、信息可以长期保存且通过加密处理不易被盗的特点,这使得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充分运用,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电影形式,强调客观真实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更是别具一格,它是人们在某个具有相对意义的历史阶段保留下来的属于集体的印象。如记录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它兼备传播功能与记录功能,是现实价值和史学价值并重的片种。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具有题材宽广、内容丰富、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的特点;因此,大多是规模宏大的史诗巨作,如《江南》(2002)、《故宫》(2005)等等。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编导们早已从数字技术中嗅到了创作灵感。将数字技术制作的虚拟影像同现实场景记录相结合,已成为纪录片影像表达的重要手段。虚拟影像是早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者们无法想象的东西,因此数字技术打开了他们的思维之窗,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空前活跃。

二、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技术层面的影响

數字技术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技术层面中的影响体现在创作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制作、后期剪辑与录音(包括特效制作)三方面。数码拍摄技术、蓝屏抠像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影视艺术生产力。

(一)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前期策划阶段的影响

1.构思数字化。如何通过影像将历史文化展现出来以及如何处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复杂的历史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前期策划阶段首要考虑的两个问题。而数字技术可以逼真、完美的展现现实生活中无法亲眼目睹的历史文化现象,并通过纪录片独特的影视语言与创作者个性化的艺术手段来合理的处理各类复杂的历史关系。创作者在前期策划的过程中应该把数字技术考虑其中,这样有利于创作者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架。

2.经费数字化。创作者在前期策划阶段往往要考虑到经费的支出预算,财政赤字是创作者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数字技术在经费支出预算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将不同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与预算进行详细归类,且每项经费的支出都有明晰记载,制片人可以根据这一系列的数据做出合理的经费规划,以保证资金方面不会阻碍到影片制作的进程。此外,也有利于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与公开性,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3.文本数字化。数字技术在前期文稿剧本的数字化处理上也颇有益处。文字剧本可使用计算机技术在电脑上进行相应的复制和更改操作,并实现剧本的网络共享与同步更新,这极大地提高了前期策划文本写作工作的效率。

(二)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中期现场拍摄阶段的影响

1.画面的数字化处理。画面的数字化得益于数字摄像机的出现。传统摄像机一般是依靠胶带或者磁带进行画面记录,数码摄像机则使用数字闪存卡进行存储和记录,且拍摄的画面保真度与清晰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可永久性存储。摄像师还可以通过数码摄像机的操作界面调节白平衡、色温、色调、宽幅大小等,使初学者都可以拍出精美的画面。此外,数字技术可与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内容进行虚拟合成,将现场实况与虚拟场景相结合,传递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譬如,大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故宫》在表现春秋战国、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史场景时,就使用了数字合成技术,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感染力与影像说服力。

2.声音的数字化处理。影视艺术的两大表意元素是声音与画面,数字技术可对画面进行创造性编辑也能对声音进行创意性处理。常规数码摄像机的声音是杜比5.1声道立体环绕声,这是一种全新的高质量数码音频编码格式。数码摄像机的机身上可以安装数字话筒,以便声音收录;其优势在于可以高清晰度收录人声,还有防风作用。此外,数字音频可以通过Adobe Audition、Free Audio Editor等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如《再说长江》的解说词配音员李易老师在讲到长江的雄伟之时,铿锵有力,自豪感油然而生,声音极具震撼力。配音解说是该片的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数字技术在配音调试阶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后期制作阶段的影响

1.数字化剪辑。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就是对中期拍摄到的各类素材按照创作者的前期构思进行分析、编辑、合成、润色,并配上相应的解说词,以形成一个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作用的完整的艺术作品。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后期制作是否精美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量。传统电视片的剪辑程序繁琐,工程浩大,易造成资源浪费,而非线性编辑技术可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用数字摄像机拍摄下来的素材可以直接传送到安装有非线性编辑软件的计算机中,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对素材进行编号并剪辑,剪辑师可以随时随地裁切不需要的素材,并对编辑过的素材进行查看或修改,同时还可以加入各种文字、声音与特效。非线性编辑技术给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后期制作节约了资源,带来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2.数字化创作。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历史性决定了有许多素材是无法在现实中拍到。因此,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虚拟场景的制作便显得十分必要。AE、3DMAX、MAYA等3D特效软件是创作者们进行虚拟场景制作的常用工具,运用广泛。譬如纪录片《圆明园》中金碧辉煌的宫殿,便是根据现存遗址使用3D数字技术进行复原。类似场景在当代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数见不鲜,促使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不断发展。

三、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艺术层面的影响

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艺术层面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作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两方面。创作的艺术语言是指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表现方式;艺术思维则是指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想法。

(一)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艺术语言的影响

数字技术丰富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艺术语言。传统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强调“绝对的真实性”,包括艺术手法的真实和历史内容的真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语言的发展。数字技术运用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创作之后,故事化的叙事开始流行,“扮演”的形式更為常见,虚拟画面也频频出现。

1.故事化叙事。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认为,“故事不仅仅是人类最多产的艺术形式,而且在和人类的一切活动——工作、玩乐、吃饭、锻炼中争夺着人们每一刻醒着的时间”。这表明纪录片的真实故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和生活,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取代纯粹的自然主义记录,在题材选择和表现内容上偏向人文科学的深度挖掘。“讲故事”常常会运用悬念和矛盾的技巧,如《寻找楼兰王国》中“他们要寻找什么?”这类问题在接下来的叙事中一般会得到解答,发问只是给观众留下悬念,引起重视,增添影片可观性。纪录片故事化只是表现手段,最终目的仍是真实记录。

2.真实再现与虚拟创真。“真实再现”可以将一些无法拍摄到的画面断裂处进行缝合,而“扮演”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譬如《故宫》中皇帝的登基大典,导演聘请现实生活中的人进行“扮演”,生动艺术化的再现历史场景,给观众视听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增添了影像的说服力。此外,“虚拟创真影像”给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圆明园》中给观众展现完好无损的皇家园林,便是使用数字技术(CG技术)进行修补还原所得到视觉奇观。“虚拟创真影像”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全新影像,它带来的是一场以假乱真的电影美学革命性的变化。这场革命丰富了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艺术语言,使之获得极大的自由。

(二)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艺术思维的影响

数字技术促使传统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者们进行思考。诸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虚拟影像的利与弊等问题便提上了设置议程。

1.艺术形式与内容。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的使用造就了一系列的视觉奇观,也引发了“形式”与“内容”的思考。长期性的“数字奇观”会给受众带来审美疲劳,人们更需要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文化。笔者认为,在“形式”与“内容”这个问题上,创作者应该根据特定的文化语境进行分析,准确拿捏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成分比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核心是展现人的精神内涵;因此,将“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以内容为王,形式为辅才是二者共同繁荣发展之道。

2.数字技术催生虚拟影像。数字技术可以创造看似逼真的虚拟影像,VR(Virtual Reality)技术使人们对虚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VR技术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使用者,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完全来自于电脑科技的虚拟影像同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纪实美学”相悖,也遭到了许多传统纪录片工作者的抵制。这也意味着数字技术对纪录片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它的了解与研究迫在眉睫。数字技术也给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拓展了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段,革新了创作思维,也降低了创作成本。一个新生事物颇有争议,重要的并不是争议的表象,而是通过争议之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数字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文化类纪录片。

四、结语

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技术、艺术、美学等层面均有“涉猎”,这就要求创作者了解和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从根本上是要记录和传播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价值始终是首要的这一核心,在创作过程中合理使用数字技术,避免思维上陷入“技术决定论”的窠臼。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民族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数字技术的运用必将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刘旭峰2012《数字技术对影视制作的影响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第17期。

杜娟娟2011《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分析》,《北方经贸》第5期。

罗伯特·麦基2001《故事—材质、结构、风格与银幕巨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

彭吉象2009《数字技术时代的影视美学》,《现代传播》第3期。

张文俊1998《当代传媒新技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650500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推荐访问:浅析 纪录片 历史文化 创作 影响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