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教案课件 >

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主要任务

作者:jkyxc 浏览数: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挑战

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面对联合国将要在2015年之后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形势,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政策支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虽然中国已经将“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但尚未编制与之相配套的、较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实施细则文件。有的地方政府虽然提出了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但远没能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认识当代教育功能,因而未能做到自觉、系统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地方教育政策,致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国内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部分研究人员存有认识误区与学术偏见

由于高校地理、环境或资源专业领域的学者较早接触可持续发展教育,惯性地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环境或资源教育的狭窄理解,这样的偏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传播。受到上述偏见的误导,不少教育专业领域学者对国际国内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新结论与新经验缺乏关注与调查,制约着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进程。

(三)校长与教师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动力不足且不够广泛

受到长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国许多校长、教师形成了较为僵化、保守的思维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新的教育思想,普遍不乐于接受。教师习惯于单一的知识教学,对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倡导的价值观教育以及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有畏难情绪。现有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生质量评价制度制约着许多校长教师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有效案例传播不够广泛,可持续发展教育尚未成为培训与督导内容。

(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难于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这两个领域的不少专家与管理者较多关注本专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误以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于己无关,制约着以可持续发展重新定位各自专业教育功能、内容、教学与学习方式,致使两类教育改革与创新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

(五)各种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指导思想过于多元,难于聚焦可持续发展教育

受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政策尚未配套的制约,各种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缺乏来自国家层面的行政号召与要求的动力,因而难以主动地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

(六)用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项经费不足

由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的重视与支持,对中国十多年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是因为缺少国家配套政策,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尚未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列为专项工作,因而缺少专项经费。由于媒体宣传不够,有经济实力的大型国企、私企尚未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较大规模的经费支持。由于经费不足,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多项专题研究,管理干部、校长与教师培训,有效经验总结、编写与出版,中文出版物译英,国际人员交流等所需要的专项支出费用严重不足。

二、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发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等文件,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完成以下重点任务。

(一)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

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包括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全纳教育)关系、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等,尤其要深入总结前十五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功经验,跟踪借鉴其它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着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著述,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体系。

(二)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国家与地方教育政策与规划

教育部及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研究制定落实“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部署的指导实施文件。各地区需要大力开展有效的实验研究与有力的社会宣传,地方政府负责人要更深入了解与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促进教育改革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价值。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地方教育政策与规划,加大力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建设,并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国家及各地区教育督导内容。

(三)培养青少年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

要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强化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教育,主要包括珍惜生命、尊重他人、热爱祖国、敬业诚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弘扬优秀传统、借鉴多元文化等;要强化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创新,大力培养可持续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力、全面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批判思维与综合评价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和设计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方案能力等;要强化可持续生活方式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健康、绿色且有利于可持续成长的作息、饮食、健身、养生、出行、购物与交往方式。

(四)关注可持续发展教育有效案例的总结与传播

各级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媒体及社会团体要进一步调查、发现、总结、传播更多可持续发展教育案例,尤其是教师、校长、家长、企业家、非政府组织负责人及公民个人参加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案例。这样,就能帮助更多人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学会操作方法。

(五)制定可持续发展教育主导下的优质教育与优质学习标准

我们认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多个教育理念中,唯有可持续发展教育最具更宽覆盖面与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我国许多实验学校校长教师表示,其他几个教育理念都离他们较远,正是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够直接指导他们开展课程创新、教学与学习方式改革;正是在参加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中,一大批中小学生增长了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接受与践行了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养成了可持续生活方式,学会了收集处理信息、编写学习报告、小组合作探究、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方案等学习能力。显然,正是这样的学习素质应当成为优质学习的主要构成内容;培养这样学习素质的教育才可被称为优质教育。

教育评价部门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导,研究制定学生学习质量测评指标。可以相信,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与价值观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将能够对优质教育和优质学习产生更加全面的指导作用。

(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专题培训

经验表明,传播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的有效途径是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培训。近十五年来,每隔一年的全国性可持续发展教育讲习班及国际论坛是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家培训形式。各省市的代表从国家培训会上学到了理论与经验后,又到各自地方进行培训,就能及时帮助各地校长、教师了解最新可持续发展教育信息,从而连续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

今后,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培训部门有必要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重要文件、中国近十五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纳入局长、校长与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学校、社区或其他机构,举办专题性展示活动与研讨会,包括观摩与评估课堂教学、观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演示、社区人员和家长讲述可持续发展教育效果等,也是务实生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形式。

(七)关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各种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今后,十分有必要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教育部相关部门有必要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或工作建议,以利于帮助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各种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工作者提高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自觉性,并明确操作方法。同时,有必要在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机关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临时管理机构。这样,就能建立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信息沟通、文件沟通、人员沟通的窗口,并且利于有计划地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其它教育部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学与学习创新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

(八)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合作交流

中国研究人员、校长与教师将更加积极地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地区、次地区级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2014年5月,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达成共识,在北京合作建立了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我们将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将此中心建成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双边、多边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九)正确处理好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其它教育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优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时代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与育人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中强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就是追求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在功能、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学校与社会联系等方面达到高质量状态。

二者的相互关系如下:优质教育是指一切高质量的教育,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涵义与标准;中国和不少其它国家的实践证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产生了促进优质教育的良好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体现当今可持续发展时代需要的高质量教育。可见,广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在推进优质教育。

2.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德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重在进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学习能力与生活方式教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影响的过程。

二者的相互关系如下: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教育为促进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是对德育功能和内容的新定位;在德育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将会促进前者更好地体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充实其内容,拓展其实施空间。

3.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主要关注教育发展的量,强调普及;主要关注基础教育;较多关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关注教育的优质;关注各级各类教育;关注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全民教育,有利于深度推进全民教育,提升全民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明确全民教育方向: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有利于各国政府将全民教育和各自国家教育改革与创新紧密结合,进而促进各国教育的内涵发展。

最后,需要强调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千年发展目标(MDG)的必要性。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有利于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更新各国教育功能、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利于形成加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新动力;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公民,进而成为有效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推动力量。

三、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类教育之梦

中国近十五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充分表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产物,是适应人类新的生存与发展时代需要的全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面对未来全球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面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要在未来5~10年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新前景,我国教育系统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与行动起来,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提高到新的质量水平,以利于培养一批又一批善于为了可持续未来而学习的新型公民。

从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需要着眼,实施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ESD)行动计划需要进行更加高端的顶层设计,其重点在于明确实施该项计划的前景目标。在政策与实践方面,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从各国政府教育的边缘地带走向核心地带,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的主流。在理论与学科建设方面,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体系在实践验证中更加系统与完善,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独立的教育学科。在标准与评价方面,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更有效发挥促进优质教育和优质学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学生优质学习的测评指标,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优质学习的新标准。在学生与全体公民素养方面,着力推动广大教师、校长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青少年学生及全体公民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这就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面临的工作责任和历史使命,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将要塑造的明天教育的新前景,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应当实现的人类教育之梦!

编辑 潘雅 校对 郭伟

推荐访问:主要任务 可持续发展 面临 挑战 教育

相关文章:

Top